同在佐州上大學,有人一年拿3萬,有人只拿400!
在喬治亞州,同樣是上大學,不同學校間的「起跑線」可能比你想的更遠。根據一項最新數據分析,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每名學生獲得的學術支持經費接近3萬美元,是一些小型私立學院的近10倍。

為什麼這事值得關注?
簡單來說:學校花在學生身上的錢,影響你能不能順利畢業。
數據顯示,那些在學術支持和學生服務方面投入更多的高校,往往擁有更高的畢業率。這意味著,資源多的學校,學生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反之,資源薄弱的學校,很多學生可能中途輟學、背上貸款、學歷沒拿到。

誰在「砸錢」支持學生?
讓我們先看一下在學生支持方面投入最多的學校:

再看看支出「吊車尾」的院校:

埃默里每名學生的學術支持經費是$28,881,而伊曼紐爾大學只花了$430,差距近67倍。兩所學校的畢業率也呈現明顯差距——前者高達92%,後者只有35%。

該如何理解這些數據?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考慮申請大學,這些數字值得重點參考。尤其是對於很多華人家庭來說,「考上大學」並不等於「大學畢業」,更別提畢業之後的就業和發展。
在選校時,除了看排名和學費,也要看學校每年到底花多少錢來支持學生。是否有學術輔導、寫作中心、心理諮詢、職業規劃服務?這些都不是「額外福利」,而是提高畢業率的關鍵支撐。
根據美國高等教育數據,全國大學的平均學術支持開支是$2,933/每生/年,學生服務開支是$4,828。
從這個角度看,埃默里等頂尖院校的投入不僅遠超佐州小型大學,甚至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它們不是「剛好做得好」,而是「花得多」。
那麼,公立大學是不是就不行了?
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喬治亞大學(UGA)作為公立旗艦校,在學術支持方面投入$6,883,也大幅高於全國中位數;雖然在學生服務上支出偏低,但畢業率依然達到87%。

可見,並不是「貴=好」,而是資源配置合理、管理高效的學校,依然可以做到好成績。
選校不光看排名,更要看「人均投資」
每年都有大批學生申請進「網紅」大學,但不妨回頭看看,學校能不能真正提供你需要的支持。尤其是第一代大學生、經濟資源有限的家庭,入讀一所重視學生支持的大學,可能比名氣更重要。
如果你正在選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了解:
- 查閱學校官網上的「Common Data Set」,了解人均支出;
- 諮詢在校學生或校友,問他們實際能否獲得幫助;
- 關注學校的畢業率、就業率、轉學率等數據;
- 如果可能,參加校園參觀或線上說明會,親自了解學生服務資源。
有時候,一所學校值不值得選,關鍵不在宣傳海報上,而在它到底願意為你花多少錢、做多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