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護理醫師是怎樣煉成的|我的成長經歷分享

護理醫師(Nurse Practitioner, NP)是接受過系統高級臨床培訓並具備獨立執業資格的護理專業人員。相較於一般註冊護士,護理醫師擁有更廣泛的醫療許可權,包括獨立進行健康評估、診斷常見疾病、開立處方藥物及制定治療方案。

在多個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NP 通常在初級保健、家庭醫學、兒科、婦科、老年醫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能夠獨立或協同醫生為患者提供連續、全面的護理服務。高級執業護士在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優化患者健康管理及填補基層醫療資源不足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大家好,我是Tina,一名在美國工作了近七年的護理醫師。

為什麼叫「護理醫師的煉成之路」?因為這條路走下來,真的就像打怪升級,每一關都不容易。從申請學校,到實習、找工作,每一步都挺挑戰,但也收穫滿滿。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經歷,希望能給也在走這條路的你一點參考和鼓勵。

護理學校申請:別錯過申請時機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Tina的北美護士路」,分享了我申請本科護士學校的經歷。這裡再提醒一下:

北美的大部分護理學校每年秋季開學,但申請往往提前半年甚至更久就截止了。

我就是因為沒注意這個時間點,白白浪費了一個學期。當時還是F1學生簽證,不能斷學,只能選幾門雜課硬撐著等。後來終於被阿拉巴馬一所私立大學錄取,護理之路才算正式開始。

美國南部:居然也是次文化衝擊

2013年,我拎著四個大箱子搬到阿拉巴馬。一下飛機就體會到了文化差異。學姐笑著對我說「Y』all」(南方口音的「你們」),我一時沒反應過來,還以為她要開始freestyle呢 。

雖然語言不是大問題,但生活習慣、溝通方式、上課節奏,確實都要花時間適應。

畢業找工作:身份限制是問題

畢業後拿到了OPT,可以合法工作一年。但新難題來了——國際身份在找工作上很吃虧。雖然聽說過以前有些醫院願意給護士申請工作簽證,但是問了很多醫院,沒有一家願意幫忙辦工簽,怕麻煩。

我當時找到了一個SICU白班的崗位(重症外科),雖然挺幸運,但壓力也有點大。剛畢業就進ICU並不輕鬆,建議大家可以先從普通科室開始,積累經驗後再考慮專科方向。

居留問題:現實和感情的拉扯

當時想過轉去加拿大或澳洲,那邊對技術移民更友好。但感情也在牽引著我——當時的男朋友已經談婚論嫁了,放不下。

於是最終決定邊工作邊申請研究生,同時備考GRE。幸運的是,阿拉巴馬的另一所大學錄取了我,還不要求GRE成績,順利進入了NP項目。

NP項目怎麼選?快速掃盲

我們學校當時有三種NP項目:

1.成人重症NP(Acute Gerontology Acute Care NP):適合醫院工作,不能看小孩和孕婦。

2.家庭NP(Family NP):適合門診和急救室,可看各年齡段。

3.精神科NP(Psychiatric NP):那時不常見,現在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學校也推薦讀DNP博士項目,對未來從事教學、研究幫助很大。

隱形難題:找實習老師(preceptor)

研究生階段學校強力推薦大家自己找帶教老師,實在找不到的話再向學校求助。

我剛開始非常困難,在ICU沒工作多久,也不認識人。最後是靠朋友的朋友被介紹到了一個小醫院的內科組,才勉強找到了實習機會。後面又轉到一個心內組實習了兩個學期。

其實理想的實習應該多輪轉不同科室,而我當時資源有限,多少有點「混畢業」的成分。希望大家提前準備這一步,不要像我這麼被動。

畢業啦:總算上岸了

實習雖然坎坷,但還算順利地畢業了。幾個月後,我就找到了現在這份NP工作。

我所在的是一家比較大的醫院。通常大醫院的福利好、發展空間大,但是有時候薪水沒有小醫院給的高。目前的工作節奏是一周四天,每天10小時,節假日和周末輪班。有時候周中可以連休兩天,有時間處理生活事務。

反哺:從「求帶教」到「帶學生」

這幾年我也開始帶學生實習了。

當年找帶教老師吃了很多苦,所以現在特別想把這個機會傳遞下去。看著學生們的成長,也讓我不斷回顧和反思自己的職業道路。

寫在最後

如果你也在考慮走護理這條路,想成為NP,我想說:

這條路雖然不容易,但只要堅持,一定值得。每一個難點,都會成為你能力的一部分。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一點參考。如果你也正在申請、學習或準備實習,歡迎留言,我們一起加油!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2 條回復

  1. 富貴花開說道:

    你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為你的毅力點贊👍為你的拼搏精神點贊👍你是在美國留學學子們學習的榜樣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