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煮花生成為美國喬治亞的連鎖品牌,你還沒吃過吧~

如果你在喬治亞州的公路上開車,很可能會被路邊一個個冒著熱氣的小棚子吸引。裡面沒有炸雞、沒有漢堡,只有一大鍋咕嘟咕嘟翻滾的——花生。

是的,美國南方人痴迷的「水煮花生」(boiled peanuts),就像中國人夏天吃煮花生、啃毛豆一樣,是再家常不過的零食。但有意思的是,這種看似「土味」的吃法,在美國居然成了一種「鄉村奢侈品」,甚至被叫做「country caviar」(鄉村魚子醬)。

佐州的花生生意,像麥當勞一樣連鎖

在佐州,尤其是中部地區,花生攤不是隨便擺擺的夫妻老婆店,而是發展出了連鎖模式。比如 Hardy Farms,一個本地農場家族,靠著幾十口大鍋和一批批「花生小姐姐」,把小攤子開成了遍地都是的品牌店,每年能賣掉幾百萬磅水煮花生。

這和中國路邊的煮花生攤、烤紅薯攤是不是很像?

南方零食,北方人嫌棄?

有意思的是,水煮花生這種「軟趴趴」的口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 南方人:吃得津津有味,還能配啤酒看橄欖球。
  • 北方人:一口咬下去覺得像是沒熟透的豆子,甚至有人形容它像「濕掉的堅果」。

這就跟中國的豆腐腦甜咸之爭差不多:口味之分,南北撕裂

把「鄉土小吃」吃成潮流

除了花生,美國還有不少「草根美食」被吃成了「文化符號」:

熱狗攤:就像北京的羊肉串,人人都能吃得起,卻能撐起一座城市的味道。

燒烤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就像中國人家裡的火鍋鍋一樣。

地瓜干:在美國健康食品店裡,一小包烘乾紅薯片能賣到 5 美元以上。中國人眼裡不值錢的東西,在這邊成了「超級食品(superfood)」。

是不是感覺很魔幻?

路邊攤背後的文化

中國路邊攤:講究一個「熱鬧」,煙火氣十足,價錢便宜,吃的就是那份「隨意」。

美國路邊攤:看似隨意,但招牌、統一的包裝袋、社交媒體營銷,都做得很「正規」。

說到底,美國人把很多原本屬於生活邊角的小東西,放大成了「特色文化」,不僅賣給自己人,還能賣給遊客。

最後說說「生活里的幸福感」

有人說,美國生活缺乏「煙火氣」,但如果你在佐州逛過一圈,你會發現其實不然:

  • 小鎮的集市裡,阿姨們賣的自製果醬和中國趕大集差不多;
  • 路邊的煮花生攤,能讓人瞬間想起中國夏天隨處可見的燒烤攤;
  • 就連喝著啤酒、啃著濕乎乎的花生看球,也像是另一種「擼串文化」。
廣告圖片推廣 精彩內容繼續

生活的本質,大概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小事里,找到一種熟悉又新鮮的快樂吧。

你在美國有沒有遇到過讓你驚訝的「土特產變潮流」?比如在中國幾塊錢的零食,在這邊成了「網紅食品」?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