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赚钱?华人靠拍汽车尾气年赚$70多万!制度被玩坏了?
在纽约,举报卡车或校车发动机空转排放废气,居然能让人年入百万美元。这项原本为了环保的政策,如今成了部分市民的“副业”,甚至被称为“六位数赏金猎人”。如今,市议员们终于坐不住了。
据《纽约邮报》报道,皇后区市议员、环保委员会主席詹纳罗(James Gennaro)近日宣布,“这样的时代结束了。这项计划已经被当作职业使用,这不是它的本意。”


纽约市政府的“市民引擎空转举报计划”(Citizen Idling Complaint Program)于2019年启动。当时官方的出发点很简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次年,摇滚歌手比利·艾德(Billy Idol)还为活动代言,呼吁司机“关掉引擎,让空气更清洁”。

制度设计很诱人:
- 普通民众只需拍摄到卡车空转引擎超过3分钟(校车为1分钟)的影片;
- 上传给市环保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或行政审裁办公室(OATH)审核;
- 一旦核实属实,举报人即可获得罚款的分成。
奖励比例不低:通过环保局申报可获罚金25%分成,若直接向 OATH 提交且裁定成立,分成高达50%。
而卡车怠速罚金从350到2000美元 不等。关键是95%的举报都被判成立。
据市府数据,部分市民几乎“全职”从事举报工作,收入惊人。排名前五的举报者收入分别为:
- 东村居民 Ernest Welde:约 89.6 万美元
- 下东城居民 吴万芳(Wanfang Wu,音译):74.9 万美元
- 下东城居民 Ephraim Rosenbaum:72.5 万美元
- 布鲁克林高地居民 Michael Streeter:71 万美元
- 波隆丘居民 Patrick Schnell:58.3 万美元
当记者登门采访时,施内尔否认收到超过 58 万美元的奖励,惊讶地说:“那数字从哪来的?我根本没拿到那么多。”在关门前他补了一句:“这工作其实挺辛苦的。”

纽约市环保局数据显示,举报量在短短几年内激增:2022 年共收到 4.9 万宗,到 2024 年暴增至 12.4 万宗,今年还未结束,已突破 10 万宗。

举报集中在曼哈顿中城、下城、布鲁克林富裕社区及皇后区西部,而哈林区、南布朗克斯、布鲁克林东区等污染更严重的“环保公义社区”,反而举报寥寥。
这让不少议员认为制度“失衡”,富人区居民靠举报赚钱,穷人区却依旧被污染笼罩。
纽约市环保局长阿加瓦拉(Rohit Aggarwala)曾在市议会公开表示:“我们应该为举报付报酬,但没必要让他们变成百万富翁。”
詹纳罗也呼吁改革,认为应缩短视频时长要求、减少奖金比例,或建立举报限额,防止有人“职业化”操作。
然而,环保组织“纽约清洁空气联盟”(New York Clean Air Collective)发言人格柏汉(George Pakenham)为举报群体发声。他表示:“空气污染每年导致纽约约 3200人过早死亡,增加癌症、痴呆和哮喘风险。业界应面对问题,而不是转移焦点。”
他呼吁市府改进举报网站、消除语言歧视并增加人手,让更多市民参与打击非法排污。
这种“举报奖”该赞成还是该取消?您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