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纪录片《美国工厂》:美中合作的缩影

奥巴马旗下公司投资的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名字听起来并不吸引人,好像可以被描绘成为一个被欺骗的工人与贪婪的资本家面对面的简单故事。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洛杉矶时报》20日发表的影评文章称,实际上这是一个复杂而且多面性的故事,涉及到非常不同的文化结合与碰撞,同时还有助于了解全球经济问题。

本片的导演博格纳(Steven Bognar)和雷查特(Julia Reichart)曾3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他们的电影通常会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让《美国工厂》不同的是,这部电影与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有关。

2014年,俄亥俄州代顿(Dayton)一个通用汽车在2008年关闭的大型工厂重新开张。来自中国的福耀集团接手后,在这里开设了一间汽车玻璃工厂。

片中称福耀搬到俄亥俄州的动机是在尽可能多赚钱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得到福耀高层的首肯后,纪录片导演博格纳和雷查特获得了3年的特殊特殊访问权。他们还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聘请了两名中国制片人参与制作,帮助深入采访那些为开设新工厂来到代顿的中国工人。

《美国工厂》清楚表明的一件事是,不管是中国工人还是美国工人,这间工厂都让他们受益良多。尤其是美国工人,在通用汽车工厂关闭后,陷入失业困境的他们迫切需要一份工作,尽管薪水要比以前低。

这一投资5亿美元的工厂的计划时雇佣2000名工人,还会将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进行配对。美国工人在实践中学习,而离开家人来到美国的中国工人负责指导和督促。

有些时候这样的组合会变成朋友,就像来自中国的自身熔炉监督员王河(Wong He,音译)和与他同组的美国工人哈尔(Rob Haerr)那样。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双方产生文化背景上的冲突,尤其是在还没有产生利润的时候,双方都在为此寻找原因。比如片中的中方指导人员认为美国本土工人效率太低,而美方工人则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另一个关注点在于美国工人和中国工人对工作的本质,以及需不需要为工作做出某些牺牲的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举例来说,中国工人更容易接受严格的管理,而美国工人则崇尚个性。片中就有中国工人向上司抱怨美国人不接受加班的细节。

双方对于解决这一困境都有不同的计划。中方派遣美国本土的关键人员到福耀集团的中国本部学习观察。而美方担心公司在安全问题上的态度,与联合汽车工会( United Auto Workers)取得联系。

【侨报记者张杨8月21日报道】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侨报,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外新闻小编

关注亚特兰大华人生活网,即时收取美国亚特兰大市华人相关的各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生活资讯和实用信息。帮助你了解亚城华人社区的各种新闻、活动,提供一个与其他同城华人随时无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