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 美国一男子家门口剪草当场惨死!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华人亲述经历 这样做可以救人一命
夏天来了,户外活动增加了不少,在美国,环境优美,很多人都喜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但是一定要小心蜜蜂,处理不当可能丧命!
近日,一名正在颐享天年的70岁男子,在自己家院子里剪草的时候,就遇上了恐怖的一幕,60000只蜜蜂围着他狂叮,直到他倒地休克。
悲剧的男主人公叫托马斯·希克斯(Thomas Hicks),今年已经70岁,平时和妻子两个人住在德克萨斯哈伯德克里克湖附近的一栋独立屋中。
他们的房子只是美国随处可见的独立屋,但是风景独好,而且后院非常大,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树。
夫妻二人每天在湖边看风景,喝喝茶,安享晚年。
这天下午,男主人托马斯正在院子里剪草,他的手持割草机发出突突突的响声,惊动了安静的湖面。
这是,托马斯的妻子佐尼正要出门买菜。佐尼经过托马斯的时候温柔的说:“亲爱的,后院就别剪了,你记得吧,蜜蜂又回来了。”托马斯笑着回答:“知道了,我保证不去。”佐尼就这样走去附近的杂货店买菜了。然而等她回来的时候,却看到了被蜜蜂覆盖住整个身子的丈夫!
之间托马斯一边尖叫,一边左右跳来跳去,但是佐尼却连他的眼睛都看不到,蜜蜂实在是太多了。旁边放着的剪草机还在突突突地响着,每一个声音都在激怒着蜜蜂。
佐尼丢下手里的东西,赶紧拨打911的电话,随后拖着已经休克的丈夫进屋,不顾蜜蜂的袭击,对他做起了心脏复苏。等消防员和警察赶到的时候,他们都被眼前的蜜蜂数量震惊了。一名消防员赶紧脱下自己的装备,裹住佐尼,将她救了出来。她也被蜜蜂蜇的不轻,被立刻送医治疗。但是托马斯就不太幸运了,他被蜇的次数太多,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在1个多小时的心脏复苏努力下,也没有醒过来。
消防员们佩戴着专业的防具,开始和蜜蜂搏斗。他们发现,这群蜜蜂是从后院的一个死掉的树里飞出来的。
于是消防员将这颗朽木劈成两半,打算一探究竟。
结果他被眼前的画面吓坏了,整颗树干里密密麻麻都是蜜蜂的蜂巢,粗略估计有60000只。
————密集恐惧症慎点下图—————
经验丰富的消防员没有太多犹豫,他用灭火泡沫把这一树干的蜜蜂全都喷死了。
事后,佐尼接受采访称,3年前,他们发现那颗死掉的树里面住进了蜜蜂。但是他们没有太在意,没有想到,3年的时间,蜜蜂已经繁殖到了60000这个恐怖的数字。现在她心中充满了后悔。佐尼和丈夫托马斯十几岁就认识了,一起携手走了这古稀之年,谁知,只是剪了个草就丢了性命。
现在蜂巢虽然已毁,但是60000只蜜蜂中还有活着的,不知道飞到哪里去建新的巢穴了。
警察和消防员正在挨家挨户通知他们的邻居:“最近不要在室外使用噪音较大的剪草机,因为那些蜜蜂还没有冷静下来,很可能再次酿成悲剧。”
去年夏天,小编的一位朋友黄女士在大温高贵林自家门口也被蜜蜂蜇了一次。
她说那天她只是去倒垃圾,不知道是垃圾的味道,还是垃圾桶的声音惊动了蜜蜂。
她突然感觉到大腿一阵刺痛,扭头一看,大约有5只蜜蜂正嗡嗡嗡地围着她转。
她吓坏了,手舞足蹈地跑着。
这套动作竟然激怒了蜜蜂,它们疯狂地进攻,不顾自己的性命蜇了黄女士3个大宝。
回到家后,黄女士发现自己的大腿小腿后腰都被咬了,她小心翼翼地把蜂尾拔出来,整个人就头晕目眩的不行了。
随后几天,她都在卧床休息,被蜇的大包肿的老大,又痒又疼,简直生不如死。
大约2周后,毒液才彻底褪去,她才能下床。
其实黄女士也算是幸运的,因为她对蜜蜂的毒液并不过敏。
一说到蜜蜂/马蜂叮咬,很多人都把它看成“蚊虫叮咬”,但其实蜜蜂蜇人死亡率很高!不少人根本不当回事,结果导致悲剧的发生。
据悉,蜜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这根刺连接着它身体里的内脏,这个会产生毒素的内脏,叫做“毒液腺”。蜜蜂蛰人时,常将其毒刺遗弃于伤处。蜂类毒液中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使部分蛰伤者友生过敏反应。北美生活中常见的蜜蜂主要要3种:蜜蜂、马蜂、杀人蜂蜜蜂:被蜜蜂蛰后,容易出现溶血、过敏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马蜂:蜜蜂蛰人时,常将其毒刺遗弃于伤处。而马蜂刺人后则将蛰针缩回,还可继续伤人。杀人蜂:提醒是蜜蜂的2倍,有一根盛满神经毒素的大毒刺,蛰刺能造成心脏骤停和过敏性休克。据悉,大黄蜂每年造成亚洲超过50人死亡。当您或您身边的人被蜜蜂蜇伤后,一定按照下面4步处理:
1、立即挑出蜇刺
2、肥皂水反复冲洗
3、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
4、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心慌憋气、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就近就医
注意:第一点,拔出蜇刺是错误的,应该是用消过毒的针头或者其他尖锐物品挑出毒刺。因为当用镊子或钳子夹住毒刺的那一刻有可能把毒刺内的残留毒液再次注入人体内,加重过敏反应。①
任何蜜蜂(蜜蜂、马蜂、黄蜂、土蜂等)蜇伤后都有可能出现过敏。
第二点:蜜蜂蛰后,出现过敏反应,赶紧就医,就近就医,千万不要不当回事,也不要奔着远处的大医院去,一定先就近就医,就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