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若敏:亚城慈济,围炉感恩

《亚城慈济,围炉感恩》

若敏

2024年12月7日,是亚特兰大慈济支会感恩的日子。近100位慈济志工包括有社教老师、香积志工、报税志工、慈青和慈少、慈济人文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志工参加了年度围炉的活动。

台湾和福建闽南一带,大年夜全家大小,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一起聚餐,被称为围炉。围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冬令时节,家里备上丰富的菜肴,老老少少围着炉边“打火㶽”,表示团聚、欢乐、感恩、幸福!

12月7日中午12时,慈济亚特兰大支会在会所举办2024年围炉感恩活动。近100位包括志工和慈济人文学校的学生与家长,慈青和慈少们前来相聚。

支会负责人孙嘉莅师兄致词欢迎大家的到来,感恩志工一年来为慈济志业的付出,并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事业和志业顺遂。Annie师姊,也发言感恩感谢。

100多位参会人员,共享香积厨房志工准备的丰盛素火锅午斋,以行动实践慈济2024年主题:“弘法利生信愿行,蔬食共善护大地!”

香积厨房的志工,从一周前便开始规划大型活动的场地布置与食材采购的工作,其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周四按照单子采购各种食材,周五从各种食材的准备到高汤的熬制,各种酱料的调配,周六早上继续完成食材准备和桌椅板凳的安放和布置,在Annie师姊的带领下,提前完成得井井有条。

在采访Annie 师姊的时候,得知因为场地的限制,只能安排100人左右,所以invitation only,参加围炉的人员是被邀请的。主要是邀请慈济的志工们(包括人文学校、香积厨房、报税组、社教老师等)、慈青、慈少、人医会医生以及护持慈济的荣董,以表谢意。

香积厨房的志工们忙碌了很多天,周六志工早早来到厨房准备食材,看着有二十多盘满满当当的各种蔬菜、蘑菇、豆腐、芋头、玉米、素牛肉丸子、素狮子头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深深感叹,香积厨房为了这次围炉,做了充足的准备。

我坐在社教老师和香积厨房志工这一桌,有心素食仪的Sharleen 老师和Nancy老师,还有永玉瑜伽老师和王静芬线条舞老师,其他的是志工们。

Annie师姊说:“感谢一凡餐厅的王凡老师捐赠了芝麻球(煎堆),炸馒头小花卷,整整2大盆。 Sharleen 老师带来了三种不同口味的cookie,刘师兄带来了新鲜出炉的蛋挞,Jane拿来了亲手制作的戚风蛋糕。感恩!”

自2022年搬进新会所以后,这是第三年举办围炉感恩活动,可以看到准备工作特别用心,无论是摆设,装置各方面,一年比一年好。Annie 师姊说:“一个月前就要做一些先前的筹划,比如邀请的名单,火锅食材的采购明细,点心水果,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盘子,瓦斯炉等。工作繁琐,但是有序。志工们合和互协齐力去准备这样的一个大型的活动。

开始用餐,一声令下,大家排队拿酱料,拿点心和水果,聚餐非常有秩序。火锅和食材都事先放在了桌子上了。

我们这一桌超爱豆苗和蘑菇,其他食材也都各取所爱,汤底鲜美,陈师傅和阿毛师傅两次过来给大家续高汤,美味的素火锅,让大家都赞不绝口。

后来了解到鲜美的汤底包括了药材和各种食材,香积厨房的师傅们熬制了整整一天。

Annie还带着我看到建筑设计师Howard 师兄制作的升级版竹筒岁月,示范给我如何投钱进去,她说:“围炉前一天周五下午超过五点钟才安装完成。新会所共有四个捐款的竹筒岁月,包括人文学校,楼上有两个,一个竹筒回娘家,和竹筒岁月。楼下这个新的是升级版,。”不得不夸赞一下Howard,从新会所最初的设计,装修到如今一直不断地完善会所的设施和布置,全部是义工,分文不取。

Annie还给我解释了竹筒岁月的意义,她说:“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做一些这个竹筒岁月投钱,是让大家知道,不管大钱小钱,身上有点钱,觉得可以做点事情,你都可以去投钱,不一定说一定要等到大钱才去捐的,就是这个意义。”

围炉在欢乐和祥和的气氛中进入了尾声,感恩志工们一年来的欢喜付出,在大家的努力下,期待会所未来更加兴旺,能更好地为社区服务,感恩!

【竹筒岁月的精神】

慈济行善的脚印遍布全球,源头是来自从1966年最初的30位家庭主妇,每天存5毛钱的竹筒岁月行小善的涓流。每天将一个铜板,丢进竹筒扑满里,那个叮咚叮咚的声响,就是您爱心的声音了,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竹筒扑满装满的,不只是您的爱心铜板,更重要的是您这份助人的善念,聚沙成塔、粒米成箩,慈济就是从这竹筒岁月开始的。

【竹筒回娘家】

每到岁末隆冬,是慈济人和会众,竹筒回娘家的日子,大人、小孩带着一年的积蓄,来到联络处,将点点滴滴的爱心,汇入功德海,积少成多,持之以恒,是人人行善的理念,而竹筒则是聚沙成塔,粒米成箩的展现了,当竹筒被打开,虽然单独一只,金额不多,可是10只、20只、100只汇集时,小钱就变成拔苦救难的大力量。所以竹筒回娘家,是善心聚集的时刻,也是行善实践的时刻。

 

(完稿于2024年12月12日,美国亚特兰大,摄影若敏 )

(感谢Annie提供资料和照片,感谢采荣、马老师提供部分照片)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独家约稿、原创。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