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中国裔高管全军覆没了!为啥硅谷的中国攻城狮不敌印度人?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新闻,硅谷的中国裔高管终于全军覆灭了。
自从上次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离职之后,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微软的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这个宝贝独苗,而他最近也宣布了离职,这就意味着美国科技巨头中再也没有一个华人高管。
而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在硅谷坐稳了米国公司高管的位子,甚至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比如近来谷歌的CEO桑达·皮猜(Sundar Pichai),微软的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都是妥妥的印度裔。
硅谷三大科技巨头,已经被印度人拿下两个(据说因为谷歌的印度高管太多,在员工餐厅里连牛肉菜谱都见不到了)。
除此之外,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这些知名国际巨头的 CEO 都已经被印度人占领。
于是,大家纷纷不淡定了。
为什么好端端被印度人抢了地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话说,在硅谷这个战场,印度人和华人一直都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两方明掐暗斗的故事能讲三天三夜。
而沈向洋的这次离职,传说也是被印度人挤兑的。
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印度人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人英语好。
有些人可能会不服气,就印度人那个“咖喱味英语”也能算好吗?
你还别不信,在硅谷经常能看到发音标准的中国人把老外说的一脸懵逼,而印度人操着一口流利的“咖喱味英语”却能和老外愉快的交流的场景。
知乎上有个答主在硅谷工作,他专门对硅谷的印度裔和华裔做了词汇量测试,结论是华裔的词汇量普遍在2万个上下,而印度裔居然都在3万以上,差距是整整一万个单词!
据这个答主说,他的印度同事大部分在高中时都至少读过三四百本纯英文书了。而华人普遍少的多,平均1-8本,大部分人都是考完了GRE才有足够单词量进行这种阅读。
这倒也不是说印度人学霸,而是历史造就的。
因为印度这个倒霉的国家从18世纪开始就一直是被英国爸爸管着,当了一个世纪的英国殖民地,英国政府也是狠,在1835年开始在印度推行英语教育,规定印度所有大学都必须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所以,接受过这种英式教育的印度人,尽管口音很谜,但实际上他们品味、内在和价值观都是英式的了。他们不光词汇量占据优势,沟通表达能力和在西方国家的适应性也比中国人强。
这就好比是你身边有两个歪果仁,一个思密达,一个新加坡人,你觉得哪个比较好沟通呢?一定是新加坡人啊!
而你们知道,融入一种文化、一个圈子,语言绝对是最重要的优势。
其次,就是印度人很会忽悠。
我们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低调的,这是我们的民族特性,但印度人就很不一样。
他们普遍不像华人那样害羞,脸皮比较厚,即使什么都不懂,也能和人用咖喱英语哈拉半天,喜欢问问题,比较能迎合欧美人的交流习惯。
而且能像我上文说的接受“英式教育”的人,往往都是印度的高种姓族,他们在先天上确实很有心理优越感,显得更加自信。
再加上印度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那是地狱生存模式啊!
他们经历的竞争比中国还要残酷激烈,能来混美国的印度人,都是在各种复杂的印度文化下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油条了。
所以,印度人普遍会给人一种“能忽悠”的感觉。
他们往往能给项目赋予很好的愿景,而愿景是对产品的抽象,所以寻常的产品也能被他们忽悠出屌炸天的感觉,至于项目实施,去找聪明的华裔干好了。
相比之下,咱华人要老实多了。
中国去到米国的码工、硅工,大多是清北复交等top高校的精英,往往都是清高惯了的,本身也都是多年老老实实寒窗苦读出来的中产家庭娃子。
所以,普遍社会经验欠缺,江湖斗争经验不足,对复杂情况不能自如应对——一句话就是:不会抢食。
再加上民族本性,往往都比较温和谦逊,怎么可能斗得过恶劣生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印度人呢?
用硅谷华人码农的话说,印度人工作出招往往是出其不意,“乱拳打死老师傅”,你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我在网上看了不少分析的帖子,除了上面两个主要原因,还有不少网友奉献了自己的观点:
比如印度人普遍对薪水要求低,比中国攻城狮便宜;
比如印度裔内部很团结,在公司内部互相扶持提携拉帮结派,带动了整个部门高层、中层和基层的快速“印化”,而华人就比较清高不搞这些;
比如中国科技业蒸蒸日上,更多优秀的人才回国也能大展拳脚,不用死磕留在米国,机遇和选择甚至比在硅谷更好,而印度本国几乎没有太像样的科技业,就业环境太差了;
印度铁路升级,招9万个铁路工,2800万人应聘
再比如印度留学生超过60%能拿到美国H1B工作签证,中国留学生只有6%能拿到。。。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接受这个现实,印度人确实在米国更吃得开。
但除了这些表面的原因,我更感兴趣的是,印度人这个神奇民族的鸡娃方式有没有可借鉴的点呢?
前一阵子我Bing和大家聊过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电影讲了凤凰卫视的资深记者周轶君走访了5个国家,想看看那些不同环境下的孩子是如何成长的,其中一个国家就是印度。
印度人口这么多,大环境里的公共教育也算不上好,为什么世界500强里印度籍的高管那么多?这也是周轶君很好奇的。
在调查中,她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印度的教育有个很有意思的思路——Jugaa,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凡事都有替代方案。
比如,家里没有花洒用,用铁桶戳几个洞,挂在水管上,就变成了花洒。
再比如,TED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视频。
某研究人员发现,非洲疟疾横行最重要的原因居然是当地医院买不起显微镜(即便买了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不敢用,万一用坏就要赔上好几年的工资)——而没有显微镜,就不能及时的监测疟疾。
于是,一个好心的印度兄弟“山寨”出了一种基于折纸技术的显微镜Foldscope,低成本低到咋舌,运输和维护也大大滴方便,在非洲大受欢迎。
他的设计者,是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工程教授马努·普拉卡什博士,他手里拿的那张纸就是一个折纸显微镜Foldscope的全部材料!
还有阿尔德库布塔——“废物变玩具”的倡导者,作为一个工程师,他发现许多穷孩子没玩具,花钱给这些孩子买玩具太不切实际了,(主要也是没钱),于是他就从垃圾堆捡垃圾里给娃子造玩具。
然后还写成教程,免费发布到网上,这样一来,即便是最穷的人也可以玩得起玩具了。
所以印度人“山寨”的本领真是让中国人望尘莫及。。。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印度比中国更贫困匮乏,资源更有限,所以培养出这种“替代方案”的思维就显得特别必要。
而Jugaad,恰巧是攻城狮一个特别好的品质。
所以看印度电影,我们总会发现他们脑洞很大,这些脑洞对娃子们的积极影响都是巨大的。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并思考良久的印度电影,估计大家都看过,就是很经典的《三傻大闹宝莱坞》。
电影描写的“皇家理工”大学原型是著名的印度理工,这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其难考程度不亚于清华,同时它也是为美国硅谷输送人才最多的印度学校。
所以要了解硅谷的印度人,不妨看看印度理工学生是什么样。
《三傻》里电影的开篇,就是对印度理工的无情吐槽:教条、压抑、呆板、一成不变,应试教育、毫无创新精神(但别想太多,我们也是这么吐槽自己的)。
这种不留情面的批判,不正是表达了印度人真正推崇的教育理念吗?
电影开头的电击门口的小便者;最危机关头的紧急助产里的临时网络教助产;自制发电机、自制吸尘器吸胎儿……
电影完美展现了印度人对智慧的概括:
强大的山寨能力、动手能力、灵活思考、挑战权威的勇气。
用一句台词来说就是:All is well。翻译过来就是,随你怎么样折腾都好。
印度学生不接受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他们一旦发现了不认同的东西,会在课堂上当面和老师辩论,挑战老师。
而在印度老师的眼里:“课堂上挑战老师很常见,当一个老师的观点被挑战时,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让他觉得口渴。”
所以,在印度理工,考试的试题是开放的,没有ABCD的选项,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你以为开卷很容易就错了,仅仅是写答案就会写到手疼。
但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名校,印度理工的环境是差的出奇。
学生宿舍房间简陋,供水不足,厕所里满是爬虫,食堂里鱼肉奇特的味道中混杂着肥皂的气味,铁质的餐盘千疮百孔。在中国这简直不能想象。
这带来的是什么呢?
一个曾在印度理工就读的学生说:学校对我们最大的教育就是在将来的职场中要绷紧神经,在疯狂而野蛮的社会中学会逆境生存。
这不也是强大生命力的体现吗?
混乱的结果也并不常常是坏的。在混乱的环境中找到秩序,这正是一个成为CEO的优秀品质啊。
Bing总结:
印度这个国家,真的是很神奇。
这个一度、甚至现在,都被我们嘲笑的国家,这个落后、贫穷、拥挤的国家,也创造出了最多的神话,也是一位值得敬佩和认真研究的对手。
只有更好的研究出“敌人”的战术战略,把“敌人”当做镜子,才能更好的思考我们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
另外,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后看衰中国科技业,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虽然印度码农已攻占硅谷,但也只不过是高级雇员而已,他们代表也只是美国公司。
而当今世界,互联网世界的玩家除了美国,也就只剩下中国了吧?
中国攻城狮斗不过印度攻城狮不打紧,只要我们的互联网公司能够干掉美国公司就好了啊!
我们机会还是大大滴多!
如果说印度生产的是500强高管,那么我希望我们能生产出更多的500强公司,还是能赢得终局胜利的。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
知乎网:智课
知乎答主:@EricHedgedog
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
微博@周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