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本已退休的美国华裔科学家 又被新冠“召唤”回来了 只因他的这项专利……

随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每日公布的实时统计数据,也让疫情防控逐渐变得常态化,“戴口罩、常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也是家喻户晓的防疫“必考”内容。大部分人也能很好地遵守这些准则,毕竟,疫情的阴影还未散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也算是分内之事。

广告图片推广 精彩内容继续

不经意间,口罩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成了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紧俏品。但其实正如我们了解到的那样,在全美,甚至佐治亚州内,口罩稍不留意就会变得有些复杂,动不动就上升到“政治行为”。

最近,川普总统发推表态,“戴口罩是爱国行为”。

图:总统推特截屏

不知总统的话是否会让大家都乖乖戴上口罩,我们拭目以待!

戴口罩,问题来了,选哪种口罩?有条件的人,首选当然还是N95。还记得疫情爆发初期,N95口罩身价倍涨,却依然是“一罩难求”。

我们今天是要来说说N95背后的这位男人,被人称为“N95之父”的华裔科学家——蔡秉燚。

他说:“我不是N95之父”

蔡秉燚在今年上半年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首先就强调“我不是N95之父”。

正如他说的,N95只是一个口罩的类型,而他的发明是为N95口罩过滤层加静电的技术。

看似简单的描述,但却凝聚了蔡秉燚和来自田纳西大学研发团队多年的辛勤付出。也是这项看似简单的发明,在这场抗疫战争中,让人类和病毒之间多了一层更坚固的屏障,让新冠病毒能够被一个个薄薄的口罩所阻挡。

蔡秉燚英文名是 Peter Tsai 。在田纳西大学,大家不会称呼他为“N95之父”,只会称呼他Peter,他给自己的定位也只是一位材料学家,长期以来从事无纺布过滤材料研究。

田纳西大学网站上关于他的简短介绍,其实也指出,他有很多机会担任其它要职,但他继续坚持在实验室默默工作。

而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大放异彩的N95过滤层核心发明却是30年前蔡秉燚的一项发明成就,在 SARS 之后,再次于 2020 年帮助万千医护人员免于病毒之侵害。

他说:“应该给我颁发No Belly Prize”

1974 年毕业于台北科技大学的蔡秉燚,学的是纺织化学纤维专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赴美深造,1990 年在田纳西大学获材料科学结构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据材料科学专业的专业人士介绍,材料学的知识系统比较繁杂,无所不包,几乎涉及工科和理科的各个领域,有材料的晶体结构、分类、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电磁学性质……听不懂是不是,没关系,小娅也不懂。

小娅也只是想告诉大家,1995年蔡秉燚发明的这项技术,也就是N95口罩使用的静电熔喷布,看似简单的让布料带上静电,但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偶然得到,而是反复论证推敲才获得的这项成果。大大提升了口罩过滤细菌与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也因此得到了专利。

材料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反复实验和失败是常态。蔡秉燚获得了他的第二个B.Otto和Kathleen Wheeley奖。他成为田纳西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奖的人。此后的30多年里,蔡秉燚依然服务于材料科学行业,已拥有12项过滤技术专利,并且为170多家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随着疫情蔓延,N95口罩一罩难求,本来已经退休的蔡秉燚成立了临时实验室,为了测试不同的消毒方法,几乎每日工作接近20小时。目的是提高N95口罩的生产速度,或者找出消毒方法,让医护人员能够重复使用口罩。

而这样的任务并没有任何实际报酬,蔡秉燚也毫不介意。为了保持口罩的过滤功能,同时控制消毒成本,蔡秉燚尝试了煮沸、热蒸、烘烤、阳光下长时间暴晒等各种方法,最后在4月发表了研究报告,证实干热消毒法效果最好,也就是尽量不要常温水洗,可用158华氏度(70摄氏度)的温度,把N95口罩消毒60分钟。

他接受媒体采访时,首先感谢的是来自全球的医生及学者。他甚至开玩笑说,有人建议提名他拿诺贝尔奖( The Nobel Prize),他觉得自己应该拿一个 “No Belly Prize”(没有肚子奖,谐音 Nobel Prize),因为近段时间他为了调查研究数据瘦到了没有肚子。

他说:“人们在公共场合绝对应该戴口罩”

直到今天,大部分民众都了解到了N95口罩是最有效的防护工具之一,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警告公众不要购买和佩戴。因为长时间佩戴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如果公众抢购N95口罩,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严重缺货的情况。

蔡秉燚呼吁民众,“在公共场合绝对应该戴口罩,即使不是N95口罩。任何口罩都能保护你和他人的安全。”

一直到今天,蔡秉燚都在以身作则佩戴口罩,并且一直没有停止对静电吸附的研究,希望通过对材料的技术改良,来减少需要长时间佩戴口罩的医务人员的不适感。他依然在写文章、接受采访,并且孜孜不倦地分享着他的知识。

正是有蔡秉燚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华人科学家,为人类照亮了未来前进的方向,试着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你还了解哪些著名华裔科学家的故事,留言给小娅,我们多多来挖掘这些华人之光。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独家约稿、原创。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