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造假|中國一年內117篇論文被國際刊物撤稿 不僅是丟臉!

尷尬了!中國一年內竟有117篇學術論文被國際學術期刊撤稿!到底是什麼原因?

近日,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京召開通報會,通報了2015-2016年查處的科研不端行為典型案例。通報會披露,自2015年3月份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4批集中撤稿,涉及到中國作者論文117篇。其中有23篇被撤論文標註了科學基金資助,有 5篇被撤論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中。

這些論文被撤銷的主要原因是「同行評議涉嫌造假」。通俗地簡單地說,就是學術造假。而這些論文作者,都是有身份的人。有醫生、大學教師、研究員和中高級工 程技術人員等。更可憐的是,有些論文作者是專業論文造假公司幫助製造的。《南方周末》曾報道,一家名叫南京德亨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代筆公司,提供一篇 SCI論文,從合同簽訂到發表文章需要一年時間,價格是64000美元,如果加急半年價格則是68000美元。有一位「槍手」,寫出並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了的論文達100多篇,算他個人一篇只賺3萬美元(在造假產業鏈上,其他參與人也需要分些錢),也達300多萬美元了。300多萬美元依現時的匯率,足有2000多萬元人民幣。

專業論文造假公司就是僱用一幫職業化寫手,專門研究國際權威期刊的用稿風格,量身訂製種種論文。這種論文造假公司有中國的,有國外的,也有中外合作的,不論哪種,「中國大陸客戶」需求旺盛。2016年9月20日,美國論文抄襲監測網站PlagiarismWatch宣布,他們通過查重軟體發現了一起中國論文造假事件,並且有充分證據顯示,這是一起由論文造假公司和「掠奪性」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雜誌默契合作的針對中國作者的「職業化」造假事件。被點名的巴西雜誌《遺傳學和分子研究》(簡稱GMR),2015年發表的中國學者文章達到 1605篇,佔總發表量的78.1%。

專業論文造假公司進行大批量代筆行為,那也就顧不得精細加工。GMR中至少11篇SCI論文,有著完全一模一樣的實驗圖表。如果沒有舉報信,哪怕是最先進的技術也很難識別,其中一個名為圖表三的流式細胞檢測結果,出場率更高達9次。

論文造假,在中國有著特殊的需求。其中最強烈的是職稱評選需求。中國高級職稱評選往往需要有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要求。其次是聘用考核要求,要你一年有N篇國際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被稱作「任務」。再次是專業人員取得的政府或社會機構的科研項目,要求也是要將成果拿到國際核心期刊發表。但是,許多人對此沒有頭緒,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花錢找槍手代勞。國際核心期刊要求非常嚴格,有人雖然曾經用掉半條命發表過自己的論文,已經對高水平的論文有了自己的經驗,但面對職稱、職業考評和科研項目那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他們也只好選擇向現實妥協。有人本來就是學術混混,既然國際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就是一種剛性的標準,那他們也就更願意主動向專業論文造假公司購買論文。

國際核心期刊,對中國來說是最稀缺的資源。中國自己也有些學術期刊,有些也被列為中國核心期刊,但非常尷尬的是沒有一家中國學術期刊具有國際核心期刊的高 度與信譽。在學界,所謂的中國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為中國的學術期刊和其他期刊一樣,早就玩壞了自己,讓那些刊物在國際學界基本上已不值得一提了。因此,中國檢驗學術成果的最好辦法就是看論文能不能在《自然》、《細胞》、《科學》這全球三大頂級雜誌及被列入SCI各領域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名錄的雜誌發表。國際核心期刊與所謂中國核心期刊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家不講情面,不看官職,不把金錢誘惑當回事,異常高傲、清高,學術至上,油水不進。

不過,國際核心期刊也有短板。由於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論文,他們又死心眼與缺心眼,堅持每篇論文都要認真看,並做出正確評估,就十分燒腦子、磨時間。一些人專門研究他們的選稿標準與要求,主動迎合,精心編造而不是胡亂編造,把假的東西山寨得像真的一樣,那些編輯不小心,也就上當了。

對付造假,國際核心期刊固然要不斷提高編輯水平與斷稿能力,但更有效的措施是對造假論文和無法實證論文作撤稿處理。這在國際學界,是最嚴厲的處罰。 2014年,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發育生物學實驗室的小保方晴子的兩篇論文被《自然》撤稿後,她的博士學位被早稻田大學取消。她的導師、具有國際聲譽的日本著名細胞生物學專家笹井芳樹為此羞愧難當,自殺身亡。但在山寨有理不丟人的中國,遇到這樣的事,莫說自殺,當事人辭職的都很少。中國一直說要振興科技,但在對待學術這個基本是非問題上,國際社會使用的是國際邏輯,中國使用的是中國邏輯,兩者完全不一樣。

2015年3月,英國BMC出版社(BioMed Central)撤回43篇論文,其中41篇系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

2015年年8月,全球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斯普林格(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已發表的64篇論文,而這些論文全部出自中國學者之手。

2015年10月,愛思唯爾(Elsevier)撤銷了9篇論文,9篇也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這三次撤稿風波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同行評價涉嫌造假」,也就是審稿人郵箱是假冒的。

如此明白張膽、無所畏懼地學術造假,對中國學人的國際聲譽損害不用多講,小蔥拌豆腐,一清二楚。這當然也是中國學界業態的一個真實面目,至少有相當一部分人總在欺詐,糊弄社會,也糊弄整個世界,在侮辱學術,在突破學人最起碼的良知與底線。而這,又是不良制度倒逼產生的嚴重後果,有點逼良為娼的體制性野蠻。 學術摻假水分太多了,它一定動搖真學人的理想、信念,讓他們反而變成學界的「傻子」,並且讓他們失去應有機會和必要的科研資源。會做的不如會鬧的,會鬧的不如會吹的,會吹的不如會騙的,基本價值觀扭曲變態了,那整體學術水平及真實性可想而知。

中國學界還有一個苦惱之處,就是信息流通不暢,對國際前沿科技走向、探索與交流信息的獲取比較困難。比如google學術搜索等,已經是全球學者的關鍵資料庫,但中國學者卻很難有機會使用。學術研究,在起點時就必須進行全面的科技查新,以決定正確的研究方向。不然,你辛苦幾年摸索出來的東西,人家早就有 了,你的研究就很可能是白費幾年時光,至多只起到對他人成果旁證的作用。實用科技方面,別人先有了,你後面跟上來,但人家的科技體制好,會立即取得國際專利,並且迅速生產轉化。你跟在人家後面,則可能什麼也不是,至多就在中國市場有點機會,但中國科技生產轉化中的腸梗阻太多,收益有限。若是技術屬於國外禁 運類的,機會稍多些,但慣常的問題是技術升級跟不上。有些技術前幾年還差不太大,過了幾年,卻又與人家拉了一大截。甚至像屠呦呦當年發表的青蒿素,原本中國領先於世界,卻又在世界歷史長河中變成落後了。以青蒿素為基礎的一系列新專利與新產品市場,中國目前只主要起到原材料提供者的作用。

因此,中國科技雖然「捷報」頻傳,不斷有了重大「突破」,填補了中國或世界的「空白」,不斷有東西讓歐美日「嚇尿了」、「後悔了」、「眼紅了」、「折服 了」,但在整體科技水平上,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上,不說別的,一個基本的事實是歐美日依然維持1990年代以來對中國的高科技與尖端武器禁運之策。若中國科技真提升到與他們比肩與接近的程度,或者有不少科技為中國獨有,那種禁運早就被打破了。再看國際優秀學者,哪兒好哪兒去。他們主要的流向依然是美國。當然,較之於過去,中國現在要好很多了。海歸多了,有些機構也引來了國際學者,有些成果確實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整體上的差距在那裡,卻又必須承認。你要強大,千萬不可以僅僅強大在自己的幻覺之中。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Wenxuecity,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