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之際了解亞城首位亞裔市長!淺談華裔從政之路。
2023年12月5日,John Park成功當選喬治亞州Brookhaven市的市長,標誌著喬治亞州迎來了首位亞裔市長。在這次選舉中,Park憑藉其作為市議員期間的豐富經驗和廣受認可的政策主張贏得了選民的支持。
他的當選不僅帶來了市政領導的轉變,也為Brookhaven及亞裔社區注入了新的希望與活力,彰顯著亞裔美國人在地方政治中崛起的趨勢。作為喬治亞州歷史上首位亞裔市長,Park的當選為亞裔移民提供了一個令人鼓舞的榜樣,展示了亞裔群體在美國社會中逐漸增強的政治力量。
John Park
John Park生於韓國,小時候隨家人移居美國,後來在喬治亞州長大。他完成了學業,在Emory大學的Goizueta商學院取得了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Park的職業生涯始於公共健康領域,曾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擔任技術顧問,負責監控全國範圍內的傳染病。在Brookhaven定居後,Park迅速融入社區,並在2014年成功當選Brookhaven市議會第二選區的代表,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作為市議員,Park兩次成功連任,服務期間推動了多個關鍵項目,特別是在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
在競選市長的過程中,John Park提出了多項受到廣泛認可的政策主張,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上。他致力於提升Brookhaven的公共安全,增加綠色空間,並進一步優化市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他還承諾在任內繼續降低房產稅,為Brookhaven的居民和小企業主提供更有利的經濟環境。
Park的競選策略通過積極的基層動員和社區參與贏得了大量選民的支持,最終在2023年12月的市長決選中勝出,開始了他的市長任期。
對於Brookhaven的亞裔社區而言,John Park的當選是亞裔群體參政的一個新起點。通過更多的社區參與和選舉投票,亞裔選民可以更加積極地表達他們的需求和期待,在地方政策中發出更強有力的聲音。
華裔參政
華裔美國人在美國政壇的參與度不斷提高,但這一過程充滿挑戰。與其他少數族裔一樣,華裔社區在參政過程中面對文化、語言和歷史背景等多重障礙。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華裔領袖的出現證明,華裔參政之路也在愈發寬闊。
- 社區參與和基層動員
- 建立社區網路:對於華裔候選人來說,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贏得社區的信任和支持。這通常從基層動員開始。許多華裔政客在參政之前,往往活躍於社區組織、文化活動或教育領域。通過這些平台,他們能夠與社區成員建立深厚的聯繫,並逐漸擴大自己的政治支持基礎。
- 鼓勵投票與政治參與:華裔美國人的投票率在歷史上相對較低,這主要由於文化和語言障礙。但近些年來,許多華裔團體積極推廣選民教育,鼓勵華裔社區註冊投票,並參與地方選舉。這些努力顯著提高了華裔選民的參與度,並在選舉結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像「亞太島民選民項目」這樣的組織,專註於提高亞裔美國人的政治參與率。
- 建立跨族裔聯盟
- 跨族裔合作:華裔政客往往通過建立與其他少數族裔的合作關係,增強自己的選民基礎。例如,許多華裔候選人在競選過程中,與非裔、拉丁裔以及其他少數族裔社區建立緊密合作,贏得更廣泛的支持。像紐約州眾議員孟昭文,他們通過跨族裔合作,成功凝聚了不同群體的選民力量,推動了他們的競選勝利 。
- 多文化背景的優勢:華裔候選人通常能夠在多元文化社區中展現其獨特的領導優勢。John Park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利用自己移民的背景,幫助他與Brookhaven市的多族裔社區建立聯繫,確保他的政策能夠反映出社區的多樣化需求。
- 面對從政中的文化挑戰
- 打破「模範少數族裔」刻板印象:華裔社區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模範少數族裔」,這種刻板印象往往使得華裔從政之路更加艱難。華裔候選人必須通過政策和實際行動打破這些陳規,展示出他們不僅僅是在教育和商業領域的成功者,也能夠在政治舞台上成為有效的領導者。
- 克服語言和文化差異:雖然越來越多的華裔候選人在美國長大,但語言和文化仍然是從政過程中的重要因素。許多候選人需要在競選過程中克服語言障礙,甚至在一些傳統華裔社區,仍需要使用雙語宣傳以確保能夠接觸到年長的選民群體。像加州和紐約等華裔人口較多的地方,雙語宣傳成為競選中的重要一環。
參政限制
在美國,移民(即自然歸化入籍的公民)和本土出生的公民在參政權上有一些重要的區別。雖然歸化公民可以擔任許多政府職務並參與大部分的政治活動,但有一些特定的職位是移民無法擔任的,通常這些職位要求擔任者必須是本土出生的美國公民。以下是主要的限制職位:
1.總統和副總統
美國憲法明確規定,只有本土出生的公民才能擔任總統和副總統。根據《美國憲法》第2條第1款中的要求,任何競選美國總統的人都必須是:
- 本土出生的美國公民;
- 至少35歲;
- 至少在美國居住14年。
- 這一規定也適用於副總統。因此,移民或歸化的公民,即便在其他職位上有豐富的經驗,也無法擔任這兩個最高行政職務。
2. 國防部、內閣成員的一些關鍵職位
雖然歸化公民可以擔任多數內閣職位,但在一些涉及國家安全的關鍵政府職位上,例如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局長、國家安全顧問等,也有可能會有「本土出生」的要求,儘管這不總是憲法性限制,而是基於國家安全法規的考量。
3. 軍隊中的一些高級指揮官職務
在美國軍隊中,雖然歸化公民可以服役並擔任大多數職位,但一些高級軍官指揮職務可能會對非本土出生的公民有所限制,尤其是在涉及核武器、國家安全和情報的職位上,常常對候選人的出生地進行更嚴格的審查。
4. 部分情報和安全機構的高級職位
在國家情報和安全領域,如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和聯邦調查局(FBI)等,有一些特定職位可能要求擔任者必須是本土出生的公民,尤其是涉及國家機密和戰略安全的高級職務。這些職位需要最高等級的安全許可,歸化公民可能面臨額外的審查或限制。
5. 其他敏感的國家安全職位
一些政府和防務承包商公司,也有針對國家安全敏感職位的限制。儘管這些職位並非直接隸屬於政府,但因為涉及國家安全事務,仍然要求持有最高安全許可,且通常會對非本土出生的公民進行嚴格的背景審查,甚至限制他們擔任某些職位。
這些限制源於確保國家安全的需求,而並不意味著歸化公民的能力不被承認。隨著美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歸化公民在各級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
華裔政客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位華裔政客在美國政壇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是在地方和國家層面的政治中,他們的崛起為華裔社區樹立了榜樣。
- 孟昭文(Grace Meng)紐約州第六國會選區的聯邦眾議員,她是首位代表紐約市的華裔女性國會議員。她在國會中致力於推動華裔及亞裔社區的權益保護,特別是在教育、健康和少數族裔問題上。孟昭文是美國華裔在國會中最重要的聲音之一,也是亞裔美國人面臨的多種問題的有力倡導者。
- 余胤良(Ed Lee)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亞裔市長,曾於2011年當選舊金山市市長,並連任至2017年去世為止。作為舊金山的首位華裔市長,他在推動城市發展、房屋建設以及社區包容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的領導下,舊金山經濟繁榮,特別是科技產業蓬勃發展。他的成功激勵了許多亞裔政客和市民積極參政。
- 陳李婉若(Irene Hirano Inouye)儘管她不是市長或議員,但陳李婉若在美國的非營利組織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她曾擔任亞太裔美國人聯合會的主席,並致力於推動亞裔美國人在各個領域的影響力。她的工作幫助許多亞裔進入公共服務和政治領域,特別是在地方政府和教育機構中。
- 周永康(Michael F. Y. Chang)加利福尼亞州議員,並且是首位代表Orange County的華裔參議員。他在教育、環境和經濟發展等領域做出了顯著貢獻,推動了有關少數族裔的多項法案。此外,他還積极參与推動華裔社區在政治中的參與度,幫助許多亞裔公民了解和參與選舉。
- 劉醇逸(John Liu)紐約市前市主計長,他是紐約市首位當選的華裔市政官員,曾競選紐約市市長。作為主計長,他監督市政資金的使用,致力於財政透明化。他的背景和成就對亞裔社區有著深遠的影響。
- 吳弭(Michelle Wu)波士頓市現任市長,並且是波士頓歷史上首位女性和首位亞裔市長。她的當選標誌著波士頓的多元化發展,也顯示出華裔女性在美國政壇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吳弭在城市交通、氣候變化和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備受矚目。
結語
隨著John Park的成功當選,也讓我們更加期待看到佐州首位華裔市長的出現。華裔社區在喬治亞州的政治參與度逐年提升,越來越多的華裔居民積極投票、參與社區活動並展現出強烈的參政願望。
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