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亞裔市長搞垮加州城市,79歲黑人老太靠「常識」救回來了!

曾被譽為「最自由的城市之一」的加州奧克蘭,如今正經歷一場意想不到的復興。

幾個月前,這座城市還在混亂的邊緣徘徊:犯罪橫行、無家者營地遍布街頭、垃圾成堆、商家關門逃離。就在許多人以為奧克蘭「救不回來了」的時候,一位79歲的黑人老太太——芭芭拉·李(Barbara Lee)——意外地成為了城市的「救火隊長」。

而這一切的開端,是前任市長盛桃(Sheng Thao)——一位年輕的亞裔政治新星——的突然倒台。

盛桃曾是奧克蘭的「進步派」象徵。她支持削減警力、強調「社會公正」、主張包容無家者的露宿權。可幾年下來,城市治安崩潰:商家被洗劫、街頭毒品泛濫、連In-N-Out漢堡都因治安太差永久關門。

今年春天,奧克蘭民眾終於忍無可忍——盛桃在罷免公投中被趕下台,隨後又因涉嫌腐敗遭到聯邦起訴。

就在外界認為奧克蘭將陷入更深的混亂時,一位幾乎從國家政治舞台「退居二線」的老政客登場了。

芭芭拉·李在美國政壇上並不陌生。她曾是國會中最堅定的「反戰派」,唯一一位投票反對9·11後發動戰爭的議員,長期以來被視為典型的「自由派鬥士」。

她接任奧克蘭市長後,外界驚訝地發現:這位老議員的治城方式,竟然如此「接地氣」。

李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喊口號,而是讓消防車重新開動。

她重新開放了自2002年以來首次全面運作的25座消防站。她恢復了被禁多年的高速警車追捕權,讓警察能真正追捕罪犯。她帶頭走上街頭,檢查無家者營地、RV車區、非法傾倒垃圾點。

她推出「Keep the Town Clean(讓城市乾淨)」行動,短短數月清理出30多噸垃圾。

警方報告顯示,今年奧克蘭的搶劫案下降了41%,謀殺案下降了21%。

對於這座曾被稱作「全美最危險城市之一」的地方來說,這樣的數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79歲的李幾乎每天都在街頭出現:教堂、社區會議、商鋪、學校。「你幾乎無處不見她的身影。」當地商人雷·鮑比特(Ray Bobbitt)說。「她也許不是最年輕的市長,卻是最願意捲起袖子幹活的那一個。」

金屬工廠老闆蘇童(Sue Tong)經營的廠區門前,曾經被露宿者與毒販佔據多年。如今,那裡豎起了厚重的水泥護欄。她笑著對記者說:「以前我連走出門都害怕,現在終於可以安心上班。」

曾經遍布帳篷的街角開始出現工人清掃的身影,夜間巡邏車重新出現在市區主幹道。人們開始在奧克蘭重新談論「安全」這個詞。

李並不掩飾自己的務實立場。「我現在只想讓城市重新團結起來,先把工作做好。」她在市政廳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

在過去幾年,美國西海岸的許多城市——舊金山、波特蘭、西雅圖——都陷入類似困局:在「進步理想」的旗幟下,治安和秩序逐漸崩塌。如今,這些城市都在悄然「回歸常識」——增加警力、清理街頭、整頓城市。

奧克蘭的轉向尤為明顯。李計劃把警員數量提升到700人,雖然仍低於理想值877人,但在「削警」呼聲一度蓋過理性的城市,這已是巨大的轉折。

李的轉型並非沒有爭議。她的批評者指責她「背叛了理想」,從「反戰鬥士」變成「強硬市長」。

但更多的居民則鬆了一口氣。「她至少在做事。」房地產投資人艾薩克·阿比德(Isaac Abid)說,「城市需要乾淨、安全,這不是政治問題,是生存問題。」

奧克蘭的轉變或許仍在早期,但方向已經明確。在這個曾被川普稱為「爛到該派軍隊進去」的城市裡,一位年近八旬的黑人老太太,正在用最樸素的方式重建秩序:修路、補洞、清垃圾、招警察。

這些看似簡單,卻是奧克蘭久違的常識。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華人生活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