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產品,父母是產品開發經理?美國抵制的過度養育,在中國成了正常現象
8個育娃時刻,美國VS中國
美國康涅狄格一個小城,一位主婦要求市長派人砍掉她所在街區的三棵山胡桃樹,理由是,她新建了一個游泳池,有時要游泳的孩子對堅果過敏。
德克薩斯州一所學校舉行了一場拍賣,拍賣的是使用殘疾人車道的權力——這樣一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家長可以直接開到教學樓前——這個地方原先只有殘疾人才能停車。
一個女經理,剛到兒子四歲生日,第一反應是:孩子終於有資格上鈴木(Suzuki)的音樂課了!她真的拿起電話,連續打給了12位鈴木老師。
一個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藝術老師對他誇了一句孩子有創意,是「天才藝術家」,畫作可以做為小夥伴的榜樣。於是,他立馬在Google上搜索藝術教師的名字,並告訴兒子要請一個專業老師,指導他畫得更好。
這些,是10多年前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案例,收錄於2009年11月30日《Time》(《時代周刊》)的封面文章,Nancy Gibbs 的《Growing Backlash Against Gen X Parents: Helicopter Parents and Overparenting》(《強烈抵制X世代父母的新潮流:直升機父母和過度養育》)。
有意思的是,美國人10年前大力反對的教育理念,在今天的中華大地上遍地開花,北上廣深等城市的中產父母,大多轉型成了職業經理人——把帶娃搞成保護瀕危動物,把教育當做開發產品。
上海的一家國際小學,有個孩子比較皮,不遵守紀律,課上經常搗亂,課下遊戲中和同學發生衝突,於是,同學家長聯名要求校長把他開除,來保護自己孩子的利益。
杭州的一家私立小學,從教室到食堂走路只要5分鐘,卻貼心地配備了帶雨蓬的高爾夫車接送孩子吃飯,這樣那些小「貴族」就不會淋到雨曬到太陽。
北京西城區一個小學,孩子剛剛能背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家長群里馬上有人相約去報一個國學大師課,一節2000元,每周從西城趕到東城上課。有幾個嫌貴嫌麻煩猶豫的家長,等他們想報名時卻發現名額都滿了。
深圳一個著名機構舉辦的國外大學留學講座里,坐滿了表情凝重的父母,其中一半的家長,孩子還在上幼兒園……
從「直升機父母」到 「鏟雪機父母「
「直升機式父母「,是那些有著過度養育傾向的美國家長的別名—— 成天在孩子上空盤旋,一方面保護,一方面監督,執著於孩子的成功,把育兒變成了產品開發。
從1981年到1997年,美國6到8歲的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下降了25%,家庭作業卻增加了一倍多。《兒童健腦食物:益智食譜100則》在書籍銷售排行榜上位居前列。一聽到有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樂可以幫助提高智商,不管是新生兒家庭,還是懷孕待產的媽咪,紛紛把家裡的CD換成了《通過音樂的力量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
反對「過度養育」的浪潮讓一部分父母進行反思和糾偏,但是攔不住更多的父母加入「產品開發競賽」。
直升機式的環繞監管還不夠,更粗暴有力的「鏟雪機」父母出現了。
焦慮地守在孩子身邊、監視孩子一舉一動的直升機父母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東西了。如今一些富有的家長更像是鏟雪機,為孩子提前掃除前往成功路上的所有障礙,讓孩子不必遭遇失敗、挫折或喪失機會。
——Claire Cain Miller和Jonah Engel Bromwich,《紐約時報》
據社會學家Sabino Kornrich和Frank Furstenberg分析的消費者支出調查數據,如今,父母在養育子女上的支出超過以往任何一代人。
過度養育,不僅方式變得更強烈,連時間也拖長了,從原來的幼小到初中,延長到高中大學,甚至到孩子就業後……
高中老師正在上課,會收到憤怒的簡訊,是家長抗議孩子的考試分數給得不合理;
大學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嗨,媽媽!」網路實時監控攝像頭,以便家長看到學生的現狀;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等大公司為新入職員工準備了類似「育兒大禮包」的東東,由他們轉交父母,因為父母們要參與孩子薪金和待遇的談判……
今年美國爆出的高校招生舞弊案,就是過度養育的極端展示:
家長買通考官作弊或者通過代考提高孩子的美國高考成績,行賄大學工作人員偽造體育特長生身份讓孩子進入名校——哪怕他們從來沒玩過這些運動項目。
其中花錢最多的——給中介650萬美元的那個家長,是中國上市公司步長製藥老總趙濤,其中50萬美元中介用於行賄運動隊偽造帆船特長,讓女兒進入斯坦福(今年3月被學校發現舞弊女兒已經被開除了)。
在中國家長中,像趙濤這樣的頂級富豪畢竟不多,但是若論家庭教育投資占收入的比例,很多家長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身邊的親友中:
一個孩子在上海上著一年學費25萬的幼兒園,還在外面花10萬塊補鋼琴和體育;
另一個孩子在上北京順義的國際小學,學費看起來一年只有30多萬,但是班車費(6萬),馬術高爾夫等俱樂部費用,每年遊學和夏校費用,算下來每年要小100萬。
在育兒方面中國家長正陷入瘋狂,一邊只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一邊苦笑著稱自己孩子為「碎鈔機」和「吞金獸」。
中國的家長也已不再滿足僅僅做一個產品開發經理,而是正成為孩子的CEO兼投資人。
一個朋友對我說:養孩子就像開公司,前期就是要不斷投入。
她加了一句:比起創業,投資孩子的成功率更低,肯定收不回本。
隔了一分鐘,她又加了一句:但我也認了。
那些被過度開發的「產品」,上線後怎麼樣了?
家長關注孩子的每件小事,掌控他們的每個細節,目的就是他們將來能實現我們為他們精心打造的計劃:進入名牌大學,找到好工作。
那麼進了大學,找到工作,「產品」推向市場了,家長是不是就可以輕鬆了,可以放手或享受回報了?
那你就太天真了。
那些過度開發的「產品」,看起來有著光鮮的外表和強大的功能,但在眼花繚亂的產品說明書里,卻缺少一個關鍵性能叫「獨立運作」。
《紐約時報》和早晨諮詢公司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
子女年齡在18歲到28歲之間的父母,有四分之三會為孩子預約看病或理髮;
11%的父母表示,如果孩子工作出了狀況,他們會給孩子的老闆打電話商討解決。
下面這些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大學裡。你猜猜是哪個大學?
開學前,父母先跑到宿舍幫孩子鋪床疊被、再跑到食堂查看飯菜是否合適;
每次考試時,父母是遠程人肉鬧鐘,以免鬧鈴鬧不起孩子,耽誤考試;
老師給孩子打了B或C,父母要去和老師討價還價,爭取更改到更高的分數;
畢業時如果孩子考研,家長聘請昂貴的輔導老師,幫助孩子寫論文或改論文;
孩子找工作,家長瞞著孩子,偷偷幫著投簡歷……
答案如下:
斯坦福大學。
這些案例,出自《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是曾任斯坦福大學新生教務長海因斯(Julie Lythcott-Haims)的暢銷書。看到孩子考上名校家長還不放手的種種怪狀,她才寫下這本書來討論美國中產階級過度養育的問題。
她把新生稱為「易碎品」,剛上大學他們就似乎已經筋疲力盡,一杯水的壓力就足以讓他們崩潰。
父母給了孩子最好的安排,卻沒有給他們自我生存的能力。
10來年前,美國華爾街,一個常青藤學校的畢業生,順利地被一家投資銀行聘用,起薪25萬美元。但是投行加班是常態,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或凌晨,他的媽媽看到很心疼,於是設法找到他老闆的號碼,打電話抱怨。第二天,這個年輕人上班時,發現自己的門禁卡失效了,他的東西裝在一個紙盒子里放在門口,保安讓他拿著東西走人,紙盒子上寫著一句話:「問你媽媽去。」
幾年前,中國北京,北大的一位教授和他在銀監會的老婆鬧離婚,本來很尋常的一件事卻鬧大了,網上一片沸騰,眾人皆知,原因就是他們把父母也攪了進來,雙方家長向孩子配偶的單位寫控告信互撕。
當你放手了,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臨床心理學博士瑪德琳·萊文,結合自己3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調查發現:高分、獎盃,甚至是優渥的家境,並不能給孩子帶來真正的成功。
她在《給孩子軟實力》一書里寫道:
孩子生活中潛伏的最大危害,並不是街上有陌生人從天而降之類的偶然事件,而是父母為孩子做的太多,結果導致他們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一般來說,在生物學上,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特別關心,保護他們,擔心他們會不會出事,會不會犯錯,能不能成功快樂。
但是,教育不能只講本能,不講科學。從科學上看,雖然好過對孩子漠不關心,但是比起適當放手,過度養育對孩子弊大於利。
2012年,通過跟蹤調查181個不到5歲孩子的家庭,《兒童與家庭研究雜誌》公布結果,採取「強化型養育態度」 的母親更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消極的心理狀態。
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美國瑪麗·華盛頓大學發現,那些被過度養育出來的大學生,對家庭生活更加不滿意,生活不幸福,抑鬱水平也比其他人高,因為他們感到自己沒有自主同時也缺乏能力。
過度養育的父母,其實心中有個假設:孩子自己不可能成功,除非我們可以隨時保護和糾正。
在現實中,這個假設並不正確——
父母對孩子所有的養育,都是為分離做準備的。而孩子獨立所需要的所有心理素質和品格技能,都不可能隨著孩子長大突然降臨,而是從小到大在一件件小事里培養和鍛鍊出來的。
在《時代周刊》的那篇封面文章里,寫到:
你真的希望孩子成功嗎?那就要學會何時放手。當你鬆手了,他們才能飛得更高。拖他們後腿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做父母的。
在美國,那個被老師誇獎為「天才藝術家」的幼兒園小男孩,聽到爸爸要給自己請指導,他像看著外太空生物一樣,看著爸爸並告訴他:我只是想不受干擾地畫個畫,為什麼大人總喜歡接管一切?」
在中國,那家上海國際學校的校長拒絕了開除那個「問題兒童」的家長聯名請求,而是讓班主任和班上同學自己協調解決。同學們和班主任一起探討出一個辦法,請那個小孩當維持班級紀律的班委。漸漸地,孩子的表現好多了,同學也和他相處愉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