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陽春三月,漫遊亞城卡特中心
在亞城生活了一年,從亞城東邊的薩凡納到西部的查塔努加,從南部的小鎮到北部的山區,從城市到鄉村,自認為把整個大亞特蘭大走了個遍,大大小小的必游之地應該是走得差不多了,可心裡總覺得錯過些什麼,直到那天去參加「一帶一路」論壇,才發覺,我是把前總統卡特的地盤給漏掉了。
其實在我的朋友圈中從來沒有人向我推薦過卡特中心,以至於在接到論壇的通知時,還錯把卡特中心誤認為是生產挖掘機的卡特公司的活動場所,理所當然的把建設「一帶一路」與挖掘機聯繫在一起了嘛!當時心裡還嘀咕:真是財大氣粗,把個活動場所建在市中心地帶。
進得門來,卻沒有發現哪怕是一台挖掘機的影子,倒像似置身於一個園林花園一般。
絲毫沒有一個企業那種獨有的喧囂,不禁感慨美國大企業的企業文化,它的實力不需要滿牆的標語和旌旗招展來彰顯。
等到從停車場去往會場的時候,在通道上看見門頭上寫的這個才幡然醒悟,這裡是前總統卡特的「卡特中心」。
按這個國家的慣例,政府會為每一位卸任的總統在他的故鄉修一座以總統本人命名總統圖書館,亦或總統中心。前總統卡特的則位於亞特蘭大。
就那一瞬間,我的腦子有些凌亂起來,腦子裡不斷湧現「吉米·卡特」,卻又一時無法理出頭緒來。
論壇茶歇的間隙,凝望著窗外無限春光,存在於記憶深處的碎片逐漸被拼湊而變得清晰起來。
可以說在我的記憶中第一次聽到美國總統的名字不是華盛頓、不是林肯、也不是尼克松,而是1979年的那個春節在收音機里聽到的卡特總統。
繼而在大院小禮堂的那台黑白電視上看到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模樣和他的演說。
聽到了英語原來不僅僅是「Chairman Mao」。
於是我決定了,等論壇結束,一定要好好遊覽一番。
如此春光,不可辜負。
三月的亞特蘭大,正值初春時節,花季來臨,一些早春的花已是「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之勢,迫不及待的爭相競發。
散了會走出會議廳已是中午時分,陽光暖暖,撲面氣息涼悠悠的,清透至極,漫步於卡特中心,頓覺氣定神怡。
儘管是艷陽高照,看到庭院中的梨花,總有帶雨模樣,風吹過來,則會紛紛揚揚的落英。
也難怪當年唐伯虎會說:「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對於杜鵑,我是喜歡得有點莫名,不是因為小時候聽冬子媽唱的《映山紅》,而是孩提時代,每到這個季節,滿牛坡的杜鵑花,傍晚歸家,宅子里傳來老爺子「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
但此時,在這樣的庭院里徜徉,盛開的杜鵑使我腦海里浮現出的種種過往,陡生唏噓。
曲終聲盡意無窮,杜鵑開了。
有評論說卡特總統是政績平庸的一任總統,但卻是一位有歷史地位的總統。
至少,是他讓我們看到美國農民不但有玉米餅吃,還有牛奶喝。
是他成就了中美邦交正常化,讓很多人能自由往來於中美。
如今,卡特中心專門設有中國項目,足見其對中國感情之深。
卡特總統卸任後回到亞城,除了寫回憶錄,還經常穿梭於國際,充當和平使者,由於他的突出貢獻,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此外他老人家還時常在亞城南部小鎮他的老家普蘭斯的一座教堂義務上課,有機會一定要去聽聽他的課。然而,有消息說他正在同癌細胞作鬥爭,真心的希望能聽聽他的課。
喜歡園中的池塘,池塘邊雖然沒有榕樹,反而更像金色池塘了。
我曾感動於《金色池塘》這部奧斯卡大獎的影片,是因為老方達和他女兒戲裡戲外演繹了兩代人的代溝問題,加上女神赫本,三人爐火純青的表演,和他們家的那張美麗的池塘,至今讓我嚮往不已。
就是到老的時候,不用坐在爐子邊,而是靠在金色池塘的那棵樹下,回憶青春。
卡特總統中心更像是一座博物館或紀念館,成列著許多卡特總統在任時受到個人贈品、紀念品、圖書、以及總統的檔案。
不用說,這裡面當然會有中國的禮品,其中鄧小平送給卡特的一幅蘇綉應當很有意義,我沒看見,據說是一隻繡得很精美的貓,我只想知道是白貓還是黑貓。
有時候那些勵志的故事往往就是那麼不經意的出現在你的身邊,阿甘那種是絕妙的故事,而吉米·卡特,這位出生在亞城南部小鎮的花生種植者,最後成為美國總統,那可是十分骨感的現實,這個成功學夠登峰造極了吧?
時光總是匆匆,當我還在浮想聯翩之時,已是夕陽西沉,抬眼望了望亞城,該回家了。
這回我把卡特中心的地址收藏了:
453 Freedom Parkway Atlanta,GA,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