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解的美國學生貸款危機
今年5月的一天,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家羅伯特.史密斯來到美國喬治亞州的Morehouse學院,為2019屆畢業生致辭。在致辭之後,史密斯送出了一份讓在場學生狂喜的大禮:他將為本屆畢業的所有學生貸款買單!
據估算,要為該學院2019屆畢業生還清全部學生貸款,史密斯預計要捐出3400萬美元。《金融時報》將史密斯此舉稱為美國今年「最富有戲劇性」的慈善捐款。
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慈善捐款捐給了教育。據Giving US年度報告,2018年美國捐給教育的慈善捐款達587億美元。越來越多的慈善捐款捐給教育,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美國大學學費可以說是全球最貴,美國學生為此背負的學生貸款也是冠絕全球。
根據美國教育研究組織CollegeBoard的統計,2018-2019學年,美國公立大學本州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0230美元,州外學生平均學費是26290美元,而私立大學平均學費高達35830美元。
私立名校年度學費更是動輒超過5萬美元,以2018-2019學年為例,哈佛學費為46340美元,斯坦福是50703美元,麻省理工是51832美元,紐約大學是51828美元,布朗大學54230美元……
此外,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生的食宿費一年至少也要超過1萬美元,再加上生活費、書本、電腦等必要開支,在美國上私立名校一年的開銷最少也要7萬美元。而2018年美國家庭的中位數收入僅6.1萬美元。一個美國普通家庭一年不吃不喝,也供不起一個名校本科生。
並且,美國大學學費的上漲速度更是遠超通脹和收入漲幅。1980年代末至今,美國大學學費上漲速度是通貨膨脹上漲速度的4倍,是家庭收入增長速度的8倍。
因此,解決方案只有一個,就是學生貸款。截至目前,4400萬美國人背負學生貸款,貸款總額約1.5萬億美元,接近美國經濟規模第三大的紐約州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並且,無補貼的學生貸款利率高達6.08%,要知道美國30年期的房屋貸款利率也不過3.77%。4400萬背負學生貸款的美國人平均每人負債約3.5萬美元,每人一年光貸款利息就超過2100美元。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學生貸款如同一座大山,在他們還沒有開啟職場生涯前就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還清學生貸款有多困難?最好的例子當屬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第一夫人米歇爾。這兩位哈佛畢業生直到2004年才還清了他們的學生貸款,而那一年奧巴馬已經42歲併當選了聯邦參議員,米歇爾也已經40歲。
根據美國國會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參眾兩院一共有68名國會議員仍在還學生貸款,或者是還自己的,或者是還子女的,平均負債額3.8萬美元。其中貸款壓力最大的是來自德州的女眾議員Veronica Escobar,49歲的她不僅沒有還清自己的學生貸款,還又背上了孩子的學生貸款,總負債超過了6萬美元。
在美國,62.5%的貸款者無法在30歲之前還清學生貸款,這意味著隨著他們成家立業,同時要面臨學生貸款、車貸、房貸等多重貸款壓力。這也導致自2012年以來,學生貸款的違約率持續快速上升。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統計,截至2019年上半年,發生嚴重違約的消費者信貸中,35%是學生貸款,比重遠超車貸、房貸。學生貸款已經成為美國個人信用違約的最大原因。截至2019年上半年,學生貸款違約貸款金額高達890億美元。
並且,不同族裔面臨的壓力還不盡相同,黑人大學生由於家庭相對貧困,貸款比例(77%)遠高於全美平均水平(60%)。然而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的黑人家庭,收入卻仍較美國本科以上家庭收入的中位數低23%。
更高的貸款比例,更低的畢業後收入,這意味著黑人學生的還貸壓力要遠遠大於其他族裔學生。這也是為什麼史密斯的捐款行動引發美國媒體熱議,因為Morehouse學院黑人學生的比重高達94.6%。
學生貸款還改變著「千禧一代」美國人的家庭關係。傳統來說,崇尚獨立的美國人在成年以後通常不會繼續向父母求助,而如今高昂的學費讓他們不得不求助於家庭。紐約大學教授Caitlin Zaloom在其研究學生貸款的著作中便提出,日趨高昂的大學學費已經將美國家庭和孩子越來越緊地捆綁在一起,美國一代人的家庭關係因此發生巨大改變。
1.5萬億美元的龐大負債,不斷升高的信用違約率,學生和家庭不斷加大的財務和精神壓力,美國的學生貸款危機已迫在眉睫。為此,角逐2020年總統大選的民主黨競選人伊麗莎白.沃倫和伯尼.桑德斯均主張由政府出面為貸款買單。
根據沃倫的方案,政府將把95%的學生貸款一筆勾銷,同時她主張對美國家庭凈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7.5萬個家庭每年加征2%的稅。換言之,沃倫的方案其實是讓美國的富人來替學生貸款買單。
但問題在於,並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史密斯,要在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對富人加稅難過登天。從貧困家庭走出的沃倫有著美好的初衷,但在當今的美國環境下通過「劫富濟貧」方式解決學生貸款危機,只能是個美好的願望。
作者:王亞宏,本文轉載自2019年10月19日《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