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星星之火

2019年12月6日晚,在美國亞特蘭大的Fumi餐館的多功能廳,衣香鬢影,觥籌交錯。寒暄中,屢屢提及的是孩子。不是我們身邊和我們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是遠在萬里之遙的孩子,散布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台灣、陝西、山東、東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的孩子們,一共562個。

這些孩子,是發起於亞特蘭大的「美中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歷經10年資助的孩子們,是還沒來得及振翅高飛就被生活重壓住的天使,是我們曾經、現在和將來都在牽掛的人。在這個回顧基金會10年歷程的晚上,我們用一部「折翼天使」的紀錄片回顧基金會10年歷程,回訪收到資助的一部分孩子。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眼前生活無數一地雞毛的苟且。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詩和遠方,不是每個人都能懷揣夢想。對生於貧困和不幸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沒有環視周圍詩意的奢侈,沒有抬起頭看得見的遠方,他們早上睜開眼就是為活下去的掙扎。

30分鐘的紀錄片,周圍不少成年人頻頻拭淚。在這個晚會前,我約了紀錄片導演卯瑞卿先做了一個電話採訪。90分鐘的採訪,我平生第一次遇到一個成年的男人在和一個沒有見過面的人談話時,難過得幾次哽咽,說不下去。雖然我們在電話的兩端,沒有面對面,在等待卯導平息下來的靜默中,我揣測他透過攝像機鏡頭看到那些大山深處的孩子時心靈的震撼,要什麼樣的場景,讓一個走過人生大半的人,只是回憶,依舊潸然淚下?!

紀錄片里,在走近孩子們生活的家園之前,是拉長了鏡頭的錦繡山河,那雲海繚繞、亦幻亦仙的山巒是我在美國的孩子心心念念想要旅行探訪的「阿凡達」世界,一個超凡脫俗的天堂仙界。

鏡頭拉近,雲消霧散,撕去了自然遠觀的優雅美麗,露出生活張牙舞爪的猙獰:貧困惡劣的生存環境,天災人禍的雙重打擊,留在鏡頭面前的是山窩裡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孩子們。

8歲的小女孩,應該是清晨沾著露珠花朵兒待開的年紀,應該是父母捧在手心裡呵護的稚齡。我們看到的卻是天剛亮就起身燒火煮飯、洗衣餵豬,急急忙忙給癱瘓在床上的爸爸清洗褥瘡、留下飯食,然後走幾個小時山路去上學的小姑娘。大山貧瘠,雨水沖積出巴掌大的地方,被山裡人稱為「弄」,就是那裡人家種幾棵玉米、青菜賴以生存的環境,這裡幾棵,那裡幾棵。大山險峻,滾落的山石,砸死了小姑娘的哥哥,砸傷了小姑娘的爸爸,成了高位截癱的殘疾人。絕望的媽媽棄家而去……坐在課堂里的小姑娘,一星期有5天,可以在學校吃飽中飯、晚飯兩頓(政府扶貧工作的結果),卻不能完全安心地學習,她時時刻刻都在惦記著床上不能動彈的爸爸……

鏡頭前的另一個家庭:爸爸在外打工車禍身亡,媽媽跑了,留下3個孤兒,大的11歲,小的幾個月大,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最小的沒有對媽媽的記憶,從小叫奶奶「媽媽」。在這個片子完成之後的幾個月,被稱作「媽媽」的奶奶因病也去世了。

一個清早,扛著攝像機的卯導抓拍到一個拎著幾乎他身高一半的水桶去山窪打水的男孩,在寒冷的天氣里,衣著單薄,不留神從坡上滑倒,掉進水窪。孩子不聲不響地爬起來,沒有哭泣,如常打了水拎著水桶爬上坡,好像生活原本這樣。就在孩子和卯導分道而行時,男孩回頭,眼睛帶著期盼,直視著卯導,孩子說:「伯伯,你能不能幫我找到媽媽?找到我感激不盡。」

貧窮,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深刻的傷害是心靈上的。因為父母長年外出打工或是拋家棄子的離去,讓孩子們對親情求而不得,艱難地自己求生存。

孩子手裡拿著的是尋媽媽的告示,希望鏡頭、影片能幫助他找到媽媽

紀錄片攝製組,在孩子放假、周末的時候,跋山涉水,每次都承擔著山路塌方、掉進懸崖的危險前往,住進山裡,跟拍孩子們的生活。當攝像機的鏡頭對著寒冷的早上摔倒在水窪,想見媽媽的男孩時;當攝像機的鏡頭對著那沒有見過母親,卻同樣渴望母愛,叫著奶奶「媽媽」長大的孩子時;當攝像機的鏡頭對著小姑娘周末回家給爸爸露著血和腐肉的褥瘡擦洗上藥時;當攝製組跪在骯髒的豬圈地上仰拍拎著豬食的小姑娘餵豬時;當那些像小姑娘回家把爸爸排泄在塑料袋裡的屎尿拎去室外簡易廁所,用腳踩實的片段沒有最後留在紀錄片里,卻如刀刻一樣封印在攝製組成員心裡時;鏡頭中的畫面是真實得讓人戰慄的對比:如此風景如畫的自然,如此困頓不堪的生活!在訪談中,當這樣的畫面一幀一幅地在卯導的腦海里回放時,記憶是滴血的傷口,敘述是揭開傷口的疼痛。男兒有淚不輕彈,流下來的淚一點一滴都是壓著良心的沉重。

很多紀錄片里的鏡頭,不是一次拍成的。陳立新編導和攝影師們,面對這些在貧困中求生,渴望母愛、父愛的孩子們,經常忍不住失聲流淚,需要一次次擦乾眼淚,才能看清楚鏡頭。本來一個普通拍攝的工作,成了攝製組割捨不下的關愛之旅,不僅僅帶著攝像器材,還帶著100多個饅頭、包子,帶著電磁爐、電視機、手機,帶著愛,竭儘可能地幫助鼓勵孩子們,和他們在生命邊緣掙扎無助的家庭。

因為良心的沉重,原本互相陌生的人,因為對孩子們的牽掛,讓攝製組的每個人走回大山,走回那些家庭,不再僅僅因為是採訪拍攝的工作。他們甚至沒有向基金會申請,自掏腰包,請大山裡的孩子們來到山外的省城參觀、遊覽,看看山外邊的世界。

這份愛意,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的尊重、呵護。老天不公,那麼我們來抹平!

因為良心的沉重,基金會的每個志願者用行動承諾,募捐到的每一分錢都要用到孩子的身上。我們在海外募捐籌款,國內的志願者不辭勞苦地走訪每一個孩子的學校和家庭,核實信息。基金會發放善款,從來不假他人之手,都是國內/國外的志願者親自將錢送交孩子的家庭。

我們是很少很少的,全部工作人員都是志願者的慈善基金會,所有人不領基金會一分錢。這次拍攝紀錄片的費用是基金會另行籌款的,首映式的酒會也是每個參加的志願者和捐款人自付費用的。

因為良心的沉重,我們不僅僅是捐出金錢,我們通過長期資助項目關注孩子的成長。很多捐款人想方設法和孩子保持通信、聯繫,希望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希望讓孩子感覺到他們是有人關愛的。

孩子不放棄,在生活的困頓中艱難求學。我們能做的就是伸手拉他們一把,助上一臂之力;孩子要放棄,我們不放棄,千方百計把他/她找回來上學,拉著他/她一起往前走。

有幾個孩子是放棄過的。為了能早些掙錢養家,一個成績不錯的女孩子幾次想要不讀書了,去城裡打工。攝製組了解到這個情況,緊急申請了資金,幫助女孩子能夠安下心來讀書;一個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的男孩子,到學校報道時發現帶來的錢不夠,不願意給撫養他長大的伯父再增加負擔,自作主張轉身離開學校跑去深圳打工。遠在萬里之外的基金會知道後,非常著急,馬上請國內的志願者聯繫孩子的家人,幾經周折把孩子找了回來。直到孩子重返課堂,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一個一個孩子,是深藏在大山裡、邊遠地區的天使,被貧困的沉重摺去了飛翔的翅膀。我們能做的,是找到他們,為他們背負起一點生活的沉重,讓知識助他們振翅飛翔。

星星之火,在漫漫貧窮的荒野角落,在重重貧瘠的大山裡,不算有多溫暖,不算有多光亮。但在每個得到了資助的孩子心裡,它是一顆帶著生命溫度的心貼近另一顆的暖意;對因此而重新看到希望的孩子家庭,它是跨越千山萬水來自遠方的一線光明。

是的,這個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孩子太多太多,我們能幫到多少?有意義嗎?有誰在乎呢?10年,我們幫到的562個孩子,對他們是有意義的,他們的人生因此不同,他們是在乎的。因為我們邁過千山萬水送過去的幫助,讓他們沒有失學,讓他們有機會讀完高中,甚至不少上了大學;因為我們越過重重困難傳過去的愛心,讓他們感受陽光,讓他們在困頓中還心存希望,在寒冷中還有星星之火帶來的溫暖,在絕望里還有星星之火激發起他們深埋的夢想。

「美中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從亞特蘭大起步,現在已經擴展到芝加哥、鳳凰城、哥倫布和印第安納波利斯其它4個北美城市,在中國的辦事處也在籌備進行中。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我們夢想中的每一個華人每年捐出10美元,會有多少孩子擺脫貧困到麻木的生活?會有多少孩子可以重新燃起心底的希望之火?

10年,基金會讓我們有緣和562個孩子溫暖相擁,彼此成就:我們的大手拉一把孩子,讓他們完成學業,走出困頓;孩子的小手拉住我們,他們承受生活重壓的堅韌,他們在困苦中的互助和善良,他們對滴水之助的感恩,讓我們在感動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星星之火,可以燃起你我心底深處的善良,可以點燃孩子心中沒有泯滅的希望,可以溫暖一個曾經絕望的家庭。10年之後,我們希冀著「美中下一代基金會」乘慈善的春風在北美大地,在故土的中國,燃起燎原之勢。

基金會副董事長潘玲向紀錄片卯瑞卿導演贈送鮮花

請你,和我們同行!

美中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十周年紀錄片

海外觀眾可觀看

中國觀眾可觀看

https://v.qq.com/x/page/t30326mnajz.html?pcsharecode=jWw97tBJ&sf=uri

「美中下一代教育基金會「 網址:www.fornextgen.org/

基金會郵箱:contact@fornextgen.org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