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己先知道?亞城的你會測一個嗎?
人食五穀雜糧,難免生病。去了醫院,尋醫問診想必都經歷過,遇到疑難雜症,難免會被醫生開單子去驗血。
這其中的道理大多數人也都知道,主要是血液中各種血細胞的數值變化可以作為一種指標衡量身體的健康狀況。比如,白細胞增多時,有可能就是有炎症或是感染;紅細胞減少或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就有可能是貧血,等等。
但如果告訴你,驗血除了可以診斷疾病,還可檢測你5到10年內死亡的風險,你會相信嗎?
近日,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真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科學家們檢查了來自12個組別、年齡在18歲到109歲之間的44,468名歐洲人的血液樣本,取得了這個突破性研究成果。
在查看數據時,首席研究員Eline Slagboom和她的團隊在血液中發現了14種與「全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獨立相關的生物標誌物。這些生物標記物參與各種過程,如脂蛋白和脂肪酸代謝、糖酵解、液體平衡和炎症,最終有助於確定一個人在5到10年內死亡的風險。
科學家們說這項研究可以提醒民眾,鼓勵他們要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家們隨後對帶來死亡危險的14種潛在因素進行了更為詳盡的分析,包括免疫力、血糖控制、炎症和循環脂肪等。
研究作者寫道:
「檢測結果可能用於臨床實踐,以指導治療策略,比如在判斷老年人是否太過脆弱,不適合進行侵入性手術。」
但疑問也隨之而來,這14種生物標誌物實際預測死亡風險的準確率到底有多高?
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們還將他們的數據與1997年芬蘭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進行了對比。芬蘭科學家的研究顯示,有超過7,600名芬蘭人(其中1,213人在隨訪期間死亡)的數據,通過14種生物標誌物預測了5至10年內的死亡率,準確率約為83%。
研究作者寫道,這表明與所有年齡段的傳統危險因素相比,生物標誌物「明顯提高了5至10年死亡率風險預測的準確率」。按照常規風險因素,例如:血壓和總膽固醇,通常具有78%至79%的死亡率預測準確度。
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新的研究來進行更好的醫療干預。比如老年人只需通過血液測試,便能夠準確預知未來十年的死亡風險。
儘管這項研究的規模令人驚嘆,不過這14種生物標誌物的血液檢測用於臨床環境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個預測死亡風險的血液測試研究。
2018年,谷歌的Medical Brain團隊對其人工智慧(AI)進行培訓,以預測醫院患者的死亡風險,其早期結果顯示,其準確性略高於醫院自己的預警系統。一名身患乳腺癌晚期的女士來到一家城市醫院,她的肺里已經充滿液體。電腦讀取了她的生命體征,估計她在住院期間去世的概率為9.3%。谷歌利用一種新型演算法讀取了這位女士的175,639個數據點,然後測算其死亡風險為19.9%。兩周之內,這名患者死於Google AI預測的情況。在整個研究中,谷歌分析了216,221份住院病例,包括114,003名病人,以及所有電子病歷中超過460億個數據點。該系統仍處於初級階段,但谷歌相信有朝一日可以用它來預測死亡。
不過,這項檢測也讓大家想起了靠「一滴血檢測儀」走紅的14億騙局,據說只需要手指上的一滴血就可以檢測300多種疾病,小到疑難雜症大到癌症,沒有它查不到的,並且極其小巧,可以隨時隨地檢測。
這項技術的造就者就是曾被譽為「女喬布斯」、「全球最成功女性」的美國血液檢測創業公司Theranos創始人Elizabeth Holmes,號稱可以用一滴血檢測幾百種疾病的騙局騙到了14億,而花掉了14億美元融資最後製造出了什麼?她最後造出的機器僅能提供幾項檢測,而且錯誤率還極高。
隨著《華爾街日報》報道了一滴血謊言之後,相關的監管部門也進入了調查。現在的Theranos已經徹底停止了營運,那14億美金也早已煙消雲散,而曾經被媒體追捧的美女富豪也不知所蹤。
謊言是無法改變世界的,真正可以改變我們命運和健康,一直也只有真正強大的技術團隊和不斷創新的科技。
關於血液檢測等新技術,我們的讀者有什麼不同看法,如果真有預測死亡風險的血液測試儀器,你會測嗎?不妨留言給我們。
Ref: a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