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立即遣返!韓國派747專機赴佐州,接回數百名被ICE拘留工人

在喬治亞州布萊恩縣的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合資電池工廠,9月4日的突襲行動如風暴般席捲而來。475名工人被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逮捕,其中300多名韓國籍技術人員和工程師,成為焦點。

這些工人大多持B-1商務簽證或ESTA授權,本是為安裝專有設備而來,卻被指「非法就業」。事件爆發後,處理這些工人的方式成為韓美外交的戰場。從拘留中心的冰冷鐵門,到韓國包機的緊急起飛,這場「移民危機」的後續處理,充滿了緊張、談判和人道考量。

相關閱讀:史上最大執法,佐州數億美元損失!現代-LG電池廠被突襲細節來了

被捕後,工人們被迅速轉移到佛克斯頓的ICE拘留中心,距離工廠428公里。這裡是移民拘留的「臨時監獄」,環境簡陋,工人被分批安置在擁擠的牢房。

朴志勛(化名),一名35歲的韓國工程師,回憶拘留第一夜:「房間冷得像冰庫,我們擠在窄床上,手機被沒收,只能通過公用電話聯繫家人。」 ICE官員對他們進行初步審問,焦點是簽證類型、工作內容和入境意圖。許多工人辯稱,他們的「安裝調試」屬於B-1簽證允許的「監督工程」,但ICE堅持這是「有償勞動」,違反移民法。

處理流程分兩步:短期拘留與長期處置。短期內,ICE提供基本醫療和食物,但拘留期不確定,從幾天到數月。工人可申請保釋,但需繳納高額保證金(平均5000-1萬美元),並承諾出庭。

韓國駐亞特蘭大總領事館迅速介入,派員探視,提供翻譯和法律援助。領事金泰浩表示:「我們確保每位公民的基本權益,安排心理諮詢,避免語言障礙。」 但現實殘酷:部分工人因語言不通,簽署了不明文件,導致後續麻煩。

長期處置是焦點。美方給出兩選項:強制遣返或移民法庭審理。強制遣返意味著五年禁入美國,並留下不良記錄,影響未來職業。審理則需數月拘留,成本高昂(律師費1-2萬美元)。

韓國政府傾向「自願離境」——工人承認違規,自願回國,避免遣返標籤,保留再入境機會。外交部長趙顯飛往華盛頓,與美方談判:「我們希望人性化處理,這些工人是技術專家,非犯罪分子。」 韓方強調,B-1簽證邊界模糊,許多工人合同明確授權「設備安裝」,應屬合法。

為加速處理,韓國啟動包機計劃。大韓航空確認,9月10日晚,一架波音747-8i(368座)從仁川飛往亞特蘭大,專接被拘韓國工人。這是韓國政府罕見行動,凸顯事件緊迫性。包機費用約50萬美元,由政府和企業分擔。

領事館協調名單,確保工人簽署自願離境協議。朴志勛說:「聽說有包機,我鬆了口氣。但五年禁入,我的工作怎麼辦?」 現代和LG承諾補償損失,包括薪資和機票,但工人擔憂職業前景——許多是借調,遣返後可能失業。

處理中,法律漏洞浮出水面。移民律師查爾斯·庫克指出,B-1簽證允許「監督工程」,但禁止「直接施工」。合同若明確,工人可上訴。但審理漫長,拘留期間生活艱辛:飲食不合口味、缺乏隱私、心理壓力巨大。

一名工人家屬在韓媒採訪中哭訴:「他只是去工作,為什麼像罪犯?」 安傑洛·帕帕雷利補充,ESTA國家如韓國,公民可90天商務訪問,但執法主觀性強,易成「灰色地帶」。

喬治亞經濟受衝擊。工廠延誤導致供應鏈中斷,短期損失數億美元,失業率或升至5%。當地商會呼籲調查,擔心外資撤退。韓國企業暫停赴美行程,現代重新評估投資。特朗普政府稱行動「維護就業」,但韓方指責「政治動機」——2026年選舉前,喬治亞搖擺州移民執法成選票工具。

廣告圖片推廣 精彩內容繼續

事件處理仍在進行。包機將帶回多數工人,但部分選擇審理,爭取清白。韓國總統李在明下令專案小組,李在明與特朗普峰會承諾的1500億美元投資,如今蒙陰影。這場風暴,不僅考驗韓美關係,也暴露移民政策與經濟合作的矛盾。工人從拘留所到包機,路途漫長,未來更不確定。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亞特蘭大生活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