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汽車高管為何緊張中國人什麼時候來
每隔幾天,我就會接到汽車高管的電話,要求回答「中國人什麼時候來?」近些天,問題變得更直接:中國人到底來了沒?但關於中國汽車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的敘事很獨特,與日韓不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豐田、日產、本田和現代等公司先從本土向美出口汽車,然後在美建廠,供應商隨之而來,之後研發中心也來了。但中國(汽車)進入美國的過程完全相反。
誠然,若不把沃爾沃算在內,我們在美國公路上看不到一輛中國汽車。但好幾家中國製造商已悄無聲息地在密歇根、聖何塞和洛杉磯建立研發中心。在這些中心工作的美中高管正為美國消費者準備中國產品。其他跡象也顯示中國人是認真的。中國推出科技藍圖,計划到2025年每年生產500萬輛電動汽車。為在明日科技領域取得領先,中國需融入新技術培育地,如矽谷、密歇根和德國南部。2016年初我的研究團隊就確認有51家中國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和汽車科技公司在美開展業務,如今達到105家。中國公司巨浪將很快湧向美歐。在美開展業務的中國汽車公司有三類:供應商、科技公司和汽車製造商。
供應商: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安家。沿著密歇根州到喬治亞州的I-75(洲際公路)製造業走廊,有數十家中國零部件供應商,他們僱用成千上萬的人,生產的零部件範圍廣泛,玻璃製品、懸掛系統、軸承、安全氣囊、輪胎、電池、儀錶面板、動力轉向系統……這些公司包括北美汽車高管想了解的一流中國供應商的名字。現在,他們現身美國本土,直接向底特律大汽車公司供應產品。
科技公司:以加州為大本營。沿加州101號公路從聖何塞一路開到舊金山,密布美國汽車技術公司。不太顯眼的,是在當地開展業務的中國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不斷擴大的網。比亞迪等中企高薪聘請大量矽谷工程師幫助研發世界級電動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你會發現有好幾個研發中心都由中國公司運營。被允許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59家公司中14家是中國的。
汽車製造商:為進軍做準備。誠然,我們目前在美國公路上看不到中國品牌汽車。但中國好幾家大製造商都在為進入美國市場積極準備。2020年晚些時候,請在美國街頭尋找第一批中國汽車吧。為何不會更早呢?因為貿易爭端無疑放緩中國在美進行汽車投資的步伐。但隨著那麼多中國公司已融入美國工業結構中,這種趨勢是無法扭轉的。
(作者邁克爾·鄧恩,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