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敏:寫作,在夢想的路上
《帶著微笑,走向夢想》
第二屆全球華文散文徵文大賽優秀獎
若敏
夢想,每個人都有過。隨著歲月,夢想變幻著絢麗的光環,時近時遠。人生之路,都是單行線,無法回頭,也沒有預約。我們永遠都無法預知夢想的花開花落,但是,經年過往,我們可以努力,追求,澆灌,微笑,讓夢想一樹一樹的花開。
日子輕輕滑落到秋季,陽光把溫暖送進窗欞。倚在窗前,回首遠去的歲月,時光之筆彩繪淡描,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畫卷。
誰曾是我夢想的引路人,父親應該算一個。我對文學的喜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父親的影響。七十年代,書的種類非常少,父親就想方設法為我借書。王之琛先生是原《大公報》社長的兒子,在海軍大學是父親的同事,他那裡有許多中外名著,我讀完一本,再換一本。一行行馨香的文字,一個個曲折的故事,在寂靜的書房裡,泛出淡淡的花香,如春暖花開,沉醉了一簾書夢。在書的海洋里泛舟,是少女時代最快樂的事。遇到一本好書時,我會廢寢忘食,甚至打著手電筒在被子里讀書。隨著閱讀的書越來越多,我開始有了想自己編故事的慾望。
真正開始編織文學夢是高中時代,非常幸運地遇見了一位知識淵博的語文老師胡興雄。1978年,剛剛被平反的胡老師,重新回到了講台。他的課妙趣橫生,中文的優雅娓娓道來,我就像一塊海綿,貪婪地吸允著中文課里的每一滴雨露和甘泉。我喜歡寫作文,一拿起筆就停不下來。我的每篇作文,都被胡老師當作範文在全班朗讀。印象最深的是,胡老師說:「寫作文不是記流水賬,要有創意,有重點,寫出最讓你感動的瞬間,如果你自己都看不下去,怎麼能要求別人喜歡,你花時間寫,也要對得起別人的時間。」從此,筆就成為我最好的朋友,伴隨著我的作文獲獎,伴隨著我一步步劃向夢想的彼岸。
高考的塵埃落定,讓我踏進了醫學院的大門。在浩瀚的醫學書海中遨遊,我不忘文字的靜美。那份觸動心弦的初戀,那份溫暖陽光的友情,或淡或深的歲月,漸行漸遠的往事,在我的筆下流連。文學夢,如一曲婉約馨香的提琴曲,讓我駐足,回眸,然後,在醫學之路上繼續向前。
在人生的畫卷里,有陽光明媚,歲月靜好,也有月圓月缺,離合悲歡。有些日子已經隔了很久很久,如今輕輕拾起,依然看得到關注的回眸,依然聽得到花開的聲音,感恩那相遇的緣分,感受到溫暖的心靈。時光荏苒,然而,夢想從未離開,最美的東西,一直都深藏在心間。
1992年我來到美國,一下子陷入了英文的海洋。我工作的大學醫院裡,同事都是美國人,英文越來越流利,中文卻越離越遠。我在英文書中遨遊,可內心卻渴望能夠看到中文文章。那些年,唯一可以維繫中文的是《人民日報》海外版。我曾寫過一篇《過生日》的文章,在海外版上登載。好幾位校友,看到文章後,打電話祝賀我,那種欣喜若狂的感覺,久久不散。我撫摸著報紙上的鉛字,夢想花香四溢。沒多久,我從夢想里回到了現實,忙碌的工作,堆積如山的家務,職場上的拼搏,還有兒子各種才藝班的迎來送往,讓我最終停下了筆。
當年的美國,互聯網還沒有普及,是英文的海洋,中文的沙漠。在中國時,曾覺得到處是中文的喧囂聲。而如今,能夠聽到一句中文,會心中一動,熟悉和溫暖。
送兒子去中文學校學習中文,我和先生都達成了共識。每個周日,都是雷打不動的學習時間,來回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也從來沒讓我動搖過。這樣,一直堅持了9年。但是,我也注意到中文教師的良莠不齊,教學方法的單調,照本宣科的無趣,讓很多學生萌生了退意。我的中文夢又開始萌發了,我想,做一名中文老師,一方面可以近距離地接觸我最喜愛的中文,另一方面,讓我的教學去喚醒這些美國長大的ABC對中文的喜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樣的夢想多麼誘人。
2006年,機緣巧合,亞特蘭大現代中文學校需要周末的中文老師。雖然,我是醫學院畢業的,但是,憑著我在醫學院五年的教學經驗,對中文的喜愛,決定試一試。標準的普通話發音,精心準備的教案,讓面試的校長和教導主任喜出望外,馬上與我簽訂了合同。
從此,我在海外的中文教育之路,越走越寬闊。每堂課的教學,我都精心準備。海外的中文教學,有它的獨特之處,引導鼓勵,互動實踐,用對中文的喜愛和熱情,感染他們,啟發他們,讓他們看到中文之窗里那些優雅生動的漢字,發自內心地享受這種美好。我們班的小品,詩朗誦,是學生們最喜歡的部分。在教學上不斷地辛勤耕耘,換來了碩果累累。連續幾年,學生們參加海外華文青少年徵文比賽獲獎,我也獲得了優秀指導老師的殊榮。2011年,牛琳琳同學獲得了魯迅文學獎的海外徵文優勝獎,並代表海外的獲獎學生,在上海的發獎大會上發言。如今已經是斯坦福大學學生的她,仍然在學習中文。那些進入到大學的學生們,也不約而同地會在大學裡選修中文課。「你是我最喜歡的中文老師!」每當看到學生們寫給我的卡片,我還是會熱淚盈眶。
我在中文教學上的創新和改革,得到了學校教師和家長以及學生們的肯定。《學古詩,寫詩樂》,不僅刊登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還得到許多網友的稱讚。有一位老師留言,「若敏將詩詞引入海外漢語教學是一個大膽而有遠見的嘗試,因為「詩歌」既是漢語語言的核心又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之一。漢語詩歌表現出的視象美,音象美,義象美,事象美和味象美等是英文詩所無法比擬的。另外,漢語詩歌中的「韻味」和「氣勢」等美感更是西文望塵莫及的。今年兩位華裔少年獲全美詩歌大獎,盡在情理之中,因為中國人天生具有「動天地,感鬼神」的「詩心」,「詩心」一動,則無處不是詩——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若敏所從事的是在海外傳承「民族魂」的經世不朽之偉業,值得網友關注和支持。」 孩子們的視角和想像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2009年,我拾起了擱置多年的筆,重拾文學夢,一篇篇散文、紀實、隨筆、遊記、詩歌問世。我把自己的中文教學經驗,以中文老師手札系列的形式發表。我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們的作文,也一篇篇地登載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和亞特蘭大的華文報紙上。參加亞特蘭大中文寫作協會,編輯和出版了幾本文集。有好幾篇文章,被海外文軒收錄出書,同時被接納為海外文軒的終身作家會員。
2015年7月,受中國僑辦的邀請,參加了海外優秀華文教師華夏行,在西安和新疆烏魯木齊,我們沐浴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雨露滋潤中,名師名家的文化講座,華夏文化的實地考察等等,讓我們收穫滿滿。我還非常榮幸地作為教師代表之一,在大會上發言。
我已經辭去了在美國公司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華文教育和中文寫作的工作中。現在想想,每件看似偶然事件的發生,都蘊藏著必然。對中文的摯愛,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著迷,胡老師對我的鐘愛和厚望,我對孩子們的愛心,9年的聽課經歷等等,成就了我成為中文老師的夢想。機遇總是鍾情於有準備的人,只有繼續努力,才能讓我的中文教學和文學夢變得更美妙圓滿。
窗外,秋雨綿綿,那些記憶里的花開,陪我走過了風雨兼程的幾十年,它們在筆尖上輕舞,在素箋上流連,似一首樂曲,在撥動著我的心弦。夢想真好,文字的相伴,讓我從不孤單。即使歲月流逝,那些100多篇的文章,銘記著我對夢想的追求和無悔的付出,留在記憶深處,永遠是馨香脈脈的感動和溫暖。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畢業的學生,但我相信,中文之夢不僅在我的心靈里開花,也會在他們的心中綻放,芬芳著我的夢想之路,也芬芳著他們的生命之程。
夢想,於我而言,一直在路上。有風景,有欣喜,更有馨香。讓我們帶著感恩和微笑,擁抱夢想。生命之路,輪迴四季,夢想化作筆下的水墨,洇開成一樹一樹的春暖花香!
(此文曾獲得過第二屆全球華文散文徵文大賽優秀獎,並刊登在《夢想照進心靈》第二屆全球華文散文大賽作品選一書中。)
作者簡介:若敏,若水上仁堪養性,敏思椽筆自陶情。喜歡美食,熱愛瑜伽和游泳,愛好旅行。寫作是記錄觸動內心的柔軟,心動成為鉛字而凝固永遠。
散文《帶著微笑,走向夢想》獲得第二屆全球華文散文大賽優秀獎。。《感恩母愛,輪椅出行》獲得文學城徵文最佳獎。出版多部合集《與西風共舞》、《生活還可以》等書籍。海外文軒會員。
八零級醫學院學生。畢業後,留校任教,讀研。1992年赴美後,在大學醫院和公司從事醫學臨床工作。現在定居在美國亞特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