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敏:追北極熊之旅10,與四隻北極熊相遇
《追北極熊之旅10:與四隻北極熊相遇》
文 / 若敏
2025 年 8 月 11 日 小雨

雨落在丘吉爾的清晨時,我正在窗前想:
今天,會遇見北極熊嗎?

過去的幾天,陽光明媚,而鎮上的每一扇窗、每一個轉角,

(網路照片)
今天,我們要坐上苔原車(Tundra Buggy)駛向北極熊的世界。
一、奔赴苔原
7 點半,我們來到集合點登記。
霧氣在屋檐與湖面之間緩緩遊走,

八點,大巴準時駛向苔原車登車區。我和小寧坐在第一排——

八點半,12 號苔原車門在我們面前打開。

司機 Jim Baldwin 站在門口——風霜寫在臉上,慈祥藏在眼裡。他在丘吉爾生活多年,

苔原車像「陸地探險船」,巨大而穩固,輪胎高達 1.7 米,能翻越冰雪、泥濘、淺水,帶我們駛向一般車輛無法進入的 Wapusk 國家公園——克里語中「白熊」之地。「Wapusk」意為「

二、苔原在雨中呼吸
公園遼闊而原始。風從苔原掠過,像遠古的呼吸。苔原花海、

這裡不僅是北極熊的領地,也是馴鹿、北極狐、

顛簸是苔原車的日常,車身上下起伏,像在坐船。Jim 時而講述野生動物的故事,時而提醒我們保持安靜,以免驚擾動物。

公園像一片未經雕琢的世界:
苔原的風,濕而冷;
矮灌木與苔蘚在雨中低垂;
紫紅色的矮柳蘭鋪成無邊的海。

車輪在土地上起伏——那是永久凍土層的呼吸,

忽然,Jim 減速。
又忽然,他停下。
所有人的呼吸都收緊。
三、第一隻北極熊:花海中的凝望

在一片潮濕而柔軟的綠意中,那抹白色出現得悄然又準確——

那是一隻年輕的母熊。毛色因夏季而呈淡淡金黃,鼻尖還帶著晨露。

車內一片安靜,連快門聲都輕得像呼吸。
雨絲斜落在她的背上,她卻紋絲不動,彷彿在思考我們從何而來,

原來在這片土地上,野生動物看人類的方式,也可以像詩一樣。
四、三隻熊:夏日裡的溫柔三重奏
當車繼續向前,卻不久再次停下。

花海深處,一個更令人心醉的畫面出現了。

一頭母熊,帶著兩隻奶黃色的小熊,在苔原那頭出現了。

小熊們笨拙、輕盈、滾圓,一會兒互相撲倒,

母熊偶爾低頭嗅嗅它們,把走得太遠的小傢伙輕輕推回。

她的動作里沒有任何猶疑,只有耐心和溫柔——

我們屏息,只怕驚擾了這一場原野上的親子遊戲。
雨水從天邊細細落下,小熊的毛在光線里泛著柔軟的光。
「你們非常幸運,」Jim 說,
「再晚一會兒,這三隻就要躲進樹林了。」
幸與不幸,在荒野里,從來都只隔著幾分鐘的時間。

五、苔原午餐:雨與花之間的安寧
午餐在車上解決:
烤牛肉三明治,厚實而美味。
薑汁南瓜湯,熱騰騰,是寒冷中最溫柔的暖意。

我們在車內喝著熱湯,窗外的小熊在粉紫色的花海中打滾——

那畫面如此美好,以至於讓人忘了雨、忘了寒風、忘了時間。

直到它們的身影漸漸褪入一片翠綠的矮樹林,我們仍久久未能回神。

六、丘吉爾:一座與熊共生的小鎮
丘吉爾鎮孤懸在哈德遜灣邊緣,沒有通往外界的公路。
而它,卻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身份:
• 世界北極熊之都

• 世界白鯨之都

• 觀鳥者的天堂

• 北極光的舞台

全球約 2.5 萬頭北極熊中,有相當一部分會在這裡的海岸線上徘徊。

(網路照片)
夏日,不是它們最忙碌的季節;海冰已融,它們便進入半休眠狀態,

(網路照片)
它們安靜、孤獨,卻也脆弱——
因為氣候變暖,它們能站在海冰上的日子越來越短。

(網路照片)
這片苔原,正在成為它們最後的避風港。
七、苔原上的一整天
苔原車像一艘緩慢的白色船隻,在原野上漂移。

鳥從天空掠過,

有時,我們會把一塊石頭誤認成北極熊;
有時,搖曳的灌木也會讓人心頭一緊。

(網路照片)
而真正的北極熊一旦出現,那種壓著心臟的跳動,
Jim 說:「當北極熊與你對視,你的一生都會改變。」

(網路照片)
我相信。
八、花海與歸途
返程途中,大片矮柳蘭在雨中搖曳。

紫紅色的花像為苔原鋪上的輕紗,也像為我們送行的溫柔儀式。

我看著那些花突然意識到:
我們今日遇到的每一隻熊、每一朵花、每一滴雨,
卻在那一天相聚了。
這是旅途里最不可言說的饋贈。

我後悔沒帶上長焦相機,卻又慶幸——有些景象,不屬於鏡頭,
九、寫在最後
感謝小潔的組織,小寧的照片,小敏的剪輯,

(網路照片)
寫完這些,我忽然又想念它們了——
那些白色的、安靜的、孤獨卻莊嚴的生靈。那些可愛的白胖子。
願它們所在的世界,永遠有足夠的冰、有足夠的光、有足夠的時間,有足夠的海豹。
(完稿於2025年11月21日,美國亞特蘭大)
(攝影:若敏、小潔、小寧、小敏、Shawna、海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