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拯救民主黨
民主黨初選酒過二巡,左的更左,溫和派向左靠攏,右翼沒有市場,中間的選民顯然還是無家可歸;還有一些綠黨或未來派…… 林林總總,天下看官恐怕是要醉了。
然而民主黨的大佬們現在更加驚慌,他們合力推出的拜登,本意應是將民主黨的理念凝聚一些,調和一些,不要那麼偏激。不過被委以團結民主黨重任的拜登,其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
拜登在29歲的時候即當選參議員,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之一。將近半個世紀的從政經歷,對於總統候選人來說,也許反而是一個負值,因為時間和經驗,使其在諳熟兩院的規則和關係的同時,也磨去了稜角。拜登成為政黨的產物,但他難以成為時代和民眾的選擇。
76歲的拜登在競選中雖然還處於領先地位,但實際上第一次辯論後,人們已經開始懷疑他的競爭力。他沒有鋒芒,沒有自己明確的主張,在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的攻擊之下,顯得毫無招架之力。他表態的時候猶猶豫豫,規定時間一到,無論是否話語說到一半,都是戛然而止。拜登的年齡也似成為障礙,因為他不僅來回使用同樣的辭彙,有時還有些語焉不詳,話不成句。總而言之,拜登既沒有戰鬥力,也沒有鬥志。
拜登一上陣就開始迅速左轉,試圖跟上民主黨目前左轉的瘋狂奔跑。他努力擁抱身份政治,竭力表明其公正而非種族的態度。但是拜登漫長的從政記錄,以左翼今日的眼光和理念來看,依然是斑斑劣跡。拜登無論怎樣表白,也難以取悅左翼;而同時,他追隨民主黨左翼親睞非法移民,打種族牌,這些無疑會使他家鄉賓州的白人產業工人大為受傷。這些鐵鏽區的選民,在2016年大選中就搖擺不定,現在也許更難相信拜登會傾心於他們並為他們發聲。
演講中的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
26歲的拜登 和半個世紀後的拜登
拜登既要表明是奧巴馬的副總統,又試圖擺脫與奧巴馬的關係。他在民主黨內暫時保有的優勢,緣於他的溫和的觀點,以及作為奧巴馬的副總統。如今這些好感正在漸漸消失,一是因為拜登自己虛弱的表現,另一則是因為左翼如紐約市長比爾·白思豪(Bill De Blasio),攻擊他過去對非法移民的政策,以及其全民健保的不徹底性。拜登為求自保,將此歸罪於總統奧巴馬。然而如此一來,令民主黨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奧巴馬,儼然有了種族主義的嫌疑,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拜登過去即以講話不慎而出名。上周五,在愛荷華州的集會上,他對那些貧窮地區的孩子們說:「貧窮的孩子和白人的孩子一樣有天賦」,停頓數秒,拜登連忙改口說「和富有的孩子一樣有天賦」。媒體寬容地放過了他,但是川普無法不對此進行嘲諷:喬的腦子進水了(Joe is not playing with a full deck)。確實,如果川普這樣講話,媒體不知會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對於拜登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拜登一直試圖成為一個他所不是的人。這種情形在他以往兩次的總統競選中已經昭然,現在更是如此。這樣的境況之下,拜登能否衝出初選重圍,當真讓人懷疑。
作為民主黨極左翼的代表,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在初選中令人矚目。沃倫的主張和桑德斯相近,然而如果說2016年大選是桑德斯的年頭,這次大選,則是沃倫的年頭。沃倫的外在表現,比起怒氣沖沖的桑德斯,要溫和許多。然而她的觀點卻一點兒也不溫和。曾經的哈佛教授,沃倫在表述上清晰而強硬,她非常明確地表明全民醫保的觀點,要求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俄亥俄州的工人,以及在美擁有體面私人醫療保險的,幾乎所有的人,放棄原有保險,接受聯邦統一控制的計劃。她譴責保險,石油,銀行以及製藥等大公司正在吸食中產階級的錢;更毫不客氣地指出,她的目的就是要對美國進行結構性的改變。面對質疑她政策的人,經濟上或政治上的質疑,沃倫則蔑視地稱他們為目光狹小,毫無膽識。
麻省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
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s)
沃倫忠於她的信念,幾十年如一日,這一點使她顯得異常真誠,在一群多少顯得做作的候選人中,她能夠獲得其應有的光輝。但她的理念這樣激進,其衝擊力,也許超過了時代和民眾的承受能力。前馬里蘭州眾議員約翰·德萊尼(John Delaney)認為:沃倫和桑德斯的免費醫療及免費學費的高調承諾,將使獨立選民失望,而讓特朗普重新當選。
1972年民主黨大幅度左傾,推出左翼代選人喬治·麥戈文(George McGovern),結果民主黨遭遇史上最大的滑鐵盧,大選僅在一個州獲勝,幾乎是全軍覆沒。八十年代的沃爾特·蒙代爾(Walter Mondale)和邁克爾·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亦是向左偏移,結果那兩屆選舉,民主黨也是慘敗。
哈里斯在初選的第一次辯論中,由於指責拜登三十年前的行為有種族主義之嫌而一鳴驚人,人氣隨之大增。可是這也立刻為她自己招致了攻擊。第二次辯論時,夏威夷眾議員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指責她六年前作為檢察長時,對吸毒者,囚犯和死刑犯處理不當。圖爾西有條不紊,指證清晰,令人無處躲藏。哈里斯當時非常氣結和氣餒,其總統之途,眼看著就此結束。聯想起哈里斯去年在聯邦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聽證會上的虛假憤怒,以及今次對拜登近乎無中生有的指責,哈里斯的不真誠,大概的確使她顯得咎由自取。然而哈里斯的新聞秘書伊恩·薩姆斯(Ian Sams)在哈里斯受到攻擊後,即刻在推特上發表了NBC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聲稱「俄羅斯宣傳機器」正在支持圖爾西,近乎可笑地將通俄門延展到了民主黨自身。
圖爾西今次辯論表現出色,政治風度可圈可點。她主動為拜登抱打不平,兩人之間或有默契也未可知。
第二輪初選辯論,圖爾西「謀殺」了哈里斯
九月即將進行第三次辯論,估計沃倫和拜登到時會有交鋒。拜登是否還會像過去兩次那麼無心戀戰,沃倫是否還是一如以往地激烈和勇往直前,都是人們所關注之處。無論兩人如何表現出色,其可以贏得的選民基礎,都似不盡人意;而一些觀望的民主黨大佬或第三方候選人,到時則很可能「不得已」參選。
左翼電影人麥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在綜合分析之後,竭力推薦米歇爾出來參選。奧巴馬當初年輕而生機勃勃,真誠的笑容和犀利的言辭,給人希望,為他贏得了被後人稱之為奧巴馬同盟的一大幫選民(Obama Coalition),包括黑人,婦女,城市白人和年輕人。拜登顯然難以收穫年輕選民,沃倫也不見得能夠到城市白人和中產階級的支持。唯有米歇爾,摩爾認為,具備團結民眾的可能性。前些時候川普推特譴責民主黨的四人團體,希拉里和奧巴馬都出聲譴責。這是否意味著希拉里不甘退場,或者意味著米歇爾·奧巴馬也許會要出山?
拜登中庸,沃倫,桑德斯激進,哈里斯和科瑞(Cory Booker)則「憤怒」與「深情」。然而哈里斯和科瑞的聖潔姿態難以感動眾人,因高尚的語言說得過多,有時只會是適得其反。那麼希拉里呢?人們將川普和希拉里做了個比較:川普是個真實的”壞”男孩(Authentic bad boy) ;希拉里則是虛假的”好”女孩(disingenuous nice girl)。 然而,即使希拉里再次出山,她又有多大的民眾基礎,去戰勝老對手川普?
左派電影人竭力推薦米歇爾聲稱只有米歇爾才有機會戰勝川普
民主黨看來正有些疑似無路,不知誰能夠來拯救民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