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30歲女子11小時飛機返國,下機10分鐘昏迷身亡,背後隱秘讓人後怕

一位30歲女子在乘坐11小時長途航班返國後,下機僅10分鐘便突發呼吸困難、咯血,陷入昏迷,最終不治身亡。

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不僅讓同行親友淚眼模糊,也將長途飛行的健康隱患推上風口浪尖。

一聲嘆息

故事發生在7月3日。這位女子從國外踏上歸途,11小時的飛行旅程看似順利。飛機平穩降落廣州白雲機場時,她拖著行李,臉上還帶著旅途的疲憊。

然而,下機僅10分鐘,異樣悄然降臨。她突然感到呼吸急促,嘴角溢出鮮血,身體搖晃著倒下。同行者驚慌失措,迅速撥打120,將她送往醫院搶救。醫護人員全力以赴,但她的生命在搶救室里悄然熄滅,留下無數疑問。

目前,死因尚在調查,但醫生初步推測,她可能罹患了「肺動脈栓塞」(PE),與長途飛行中的久坐有關。回顧她的旅程,11小時緊貼座椅,腿部幾乎未曾活動,這或成為致命導火索。

醫學上,這種因長時間坐姿導致的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引發肺部堵塞的狀況被稱為「經濟艙綜合征」。這不僅發生在經濟艙,也可能在任何久坐場景中悄然上演。

專家回憶類似案例,解釋道:「經濟艙綜合征」並非特指某病,而是久坐導致血流不暢,血栓形成後可能危及生命。女子的癥狀——突發呼吸困難、咯血,正是肺栓塞的典型表現。

醫生強調,若她在飛機上或下機後及時察覺胸悶、腿痛等異常並求助,或許還有一線生機。「黃金搶救時間很短,拖不得!」一名急診醫生嘆息。

誰是高危人群?

專家指出,頻繁飛行的旅客、久坐辦公族、肥胖者、孕婦、血栓史患者、近期手術或骨折者、吸煙及重度飲酒者都易中招。尤其長途飛行中,空調乾燥、空間狹窄,更易誘發問題。

預防關鍵在於多動:每小時喝200毫升水,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每隔60分鐘做3-5分鐘腳部運動,如伸展腳尖和膝蓋;適時起身走動。若自駕,每2-3小時停車活動。日常生活中,熬夜、打麻將或伏案工作也可能埋下隱患。

廣告圖片推廣 精彩內容繼續

這起悲劇令人警醒。30歲的她本該有無限可能,卻因疏忽葬送生命。她的故事提醒每位旅人:長途飛行雖常見,健康卻不容忽視。下一趟旅程,你會多加小心嗎?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亞特蘭大生活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