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被濫用,七成簽證落入印度人手中!這些公司被約談
近日,美國國會兩党參議員罕見聯手,將矛頭直指矽谷與華爾街巨頭。
9月25日,參議員查克·葛拉斯里(共和黨)與迪克·德賓(民主黨)致函包括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摩根大通(JPMorgan)在內的十家全美最具影響力的大企業,要求解釋:在本土科技人才大批被裁的同時,這些公司卻僱傭了數以千計持 H-1B 簽證的外籍勞工。

收到這封信的企業名單涵蓋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與諮詢巨頭:
- 蘋果(Apple)
- 亞馬遜(Amazon)
- 摩根大通(JPMorgan)
- 德勤(Deloitte)
- 谷歌(Google,Alphabet旗下)
- Meta
- 微軟(Microsoft)
- 沃爾瑪(Walmart)
- 高知特(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
- 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信中明確要求,這些公司必須提交詳細數據:他們到底僱傭了多少 H-1B 員工?薪資水平如何?美國本土員工是否因此被取代?
在寫給亞馬遜 CEO 安迪·賈西(Andy Jassy)的信中,兩黨議員措辭強烈:「在所有美國本土人才都被晾在一邊的情況下,我們很難相信亞馬遜找不到合格的美國科技人才來填補這些職位。」
諷刺的是,被點名的幾家科技巨頭,Meta、亞馬遜與微軟都在今年宣布裁員,同時大舉投資人工智慧。
賈西今年6月甚至警告,未來幾年亞馬遜內部許多白領崗位可能不保,因為更多工作將交給 AI 完成。
然而,2025 財政年度,亞馬遜及其雲服務部門 AWS 卻獲得了超過 14,000 份 H-1B 簽證,塔塔諮詢、微軟和 Meta 各自超過 5,000 份,蘋果與 Google 也分別拿到逾 4,000 份。
根據政府數據,H-1B 最大的受益國是印度,佔總批准數的71%,中國以 11.7% 排名第二。

H-1B 的設計初衷,是幫助美國企業引進特定專業領域的國際人才,但近年來卻被批評成為漏洞,被用來以「低薪外包」的方式擠壓美國本土就業市場。
特朗普政府則在本周宣布,將要求企業為每一份 H-1B 申請繳納一次性 10 萬美元的費用,並同步提出改革方案:
- 取消現行的隨機抽籤制
- 改為加權選擇程序,優先發給高技能、高薪的外籍工人
這一舉措被視為徹底顛覆現行體系,將大幅提高企業成本,同時改變人才篩選規則。
特朗普政府的新政則直指 H-1B 制度的核心:用高門檻抬高申請成本,真正留下的只能是頂尖人才,而不是廉價勞力。看來H-1B 簽證制度或將迎來幾十年來最深刻的一次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