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人遇到过这事儿吗?一不小心买到凶宅该怎么办?
当初在亚城买房时就有人告诉小娅,问一下房地产经纪人这个房子是不是凶宅?
小娅觉得这个问题很无礼,也很可笑。什么心态啊,怎么可能会买到凶宅?哪儿那么多人在房子里被害啊?
结果一调查才发现,自己其实真的很单纯,也很无知,所谓无知者无畏,我还没把这当回事儿。
下面就给您讲个故事!房地产经纪人Dana Bull在代表买家检查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一处待售房屋时有了惊人发现……
房子有两间屋,一间屋已经被出租,另一间买家想要自住。当Dana检查已出租的房间时发现了一些“污秽”的东西,房间里面散落着“撒旦的装饰”,她还发现了一扇此前未曾留意的隐藏的门。走间房间,里面出奇的干净。当然,还有一些她不认识的奇怪物体。“这是一个房间,我们猜测他们是……献祭动物,是作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Dana说,买家最终放弃了这次购买。
Dana的经历多少有些离奇,但殊不知,那栋房屋的历史真得让人毛骨悚然。
早在17世纪后期,这里正是臭名昭着的塞勒姆女巫的家园,这里曾吸引了形形色色的人来参观。
Dana遇到的问题也是全美很多房地产经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写照,也凸显了类似问题在房屋销售中的普遍存在。
人们通常认为,不小心选到“凶宅”是一种“耻辱”,“不吉利”。即使房屋不存在实质性缺陷,但仍然会令人感到不悦。
那么,到底什么是“凶宅”?
所谓“凶宅”,一般是指房间中曾发生过他杀、自杀或其他非自然死亡情形的住宅。这种住宅,尽管没有法律上的界定,但一般老百姓从习俗上来说都比较忌讳,大多数人并不愿意住在这种房子里。
心理作用
其实宅“凶不凶”,无关封建迷信,对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介绍,发生过非自然死亡的房屋,可能会使人产生一种不积极的情绪,甚至不利于心理健康。
凶宅怎么认定和个人的人生观、性格、承受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因人而异。
当然,在房屋内谋杀、自杀、制毒或从事一般犯罪活动、恶灵崇拜等等不合时宜的做法,往往都会吓跑想要购房的人,房产经纪人也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
忌讳“凶宅”属实
来自Realtor.com的调查显示这是真的。
49%的准购房者表示,即使有降价或增加额外补贴,他们都不会考虑购买凶宅。但18%的受访者对凶宅的态度比较坦然,表示可以接受。其他人说,如果有更低的价格、更大的厨房或是更好的社区,凶宅也是可以考虑的。
界定凶宅
对于凶宅买卖的法律界定,规定也相对模糊,且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纽约
1991年发生在纽约的一个凶宅交易就颇为典型。原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得,之后发现卖房者此前曾在报纸和杂志宣称房屋为凶宅,遂起诉卖房者取消房地产合同。最终上述法院裁定支持原告,原告要回了房屋首付款。
马萨诸塞州
在马萨诸塞州,法律相对宽松。Dana说,从法律层面讲,除非潜在买家要求,否则卖家不必披露凶宅,往往这更像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法律问题。
加州
加州的房地产经纪人Cindi Hagley 主张“充分披露房屋信息”。在加州,关于凶宅的规定更为严格。如果过去三年内房屋内有人死亡,卖方必须向买家披露。但是加州的做法在全美仅是个案。
因此,Hagley虽然只在加州获得许可披露凶宅信息,但她还是全国各地棘手披露案件的顾问,专门研究被认为是凶宅的房屋。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也是Hagley异于常人的经历,她是超自然现象的忠实信徒,她有多次超自然现象的经历。
佐治亚州
买家负责调查房子是不是凶宅,卖家没有义务主动告诉买家房子是不是凶宅,但卖家必须诚实的回答买家直接问卖家的问题。
根据Realtor.com的说法,如果你曾向公众披露你房子为凶宅,那在交易房屋时你就必须向买家说清情况。但如果你觉得这是私事儿,没向公众交代,也自然就没有义务向买房者交代。
Realtor.com建议:
吹嘘房屋须谨慎,小心砸在手里面。
美国的凶宅不在少数,只是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住的就是凶宅。因为美国大多数州法律认为,凶杀、自杀、强奸或是闹鬼灵异事件不会对未来房屋使用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售房者不需向购房者告知此事。包括纽约州、华盛顿州、加州、俄勒冈州及维吉尼亚州等都是这样规定的。也就是你不问,原房主或者中介都不会说,如果碰上无良中介,可能你问了也不见得跟你说实话。
涨知识
其实现在各国每个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凶宅数据库,在美国查询凶宅的权威网站就是DiedInHouse.com,输入房屋地址,就可以查到这里是否有人去世、被杀或自杀。支付11.99美元就能购买一份报告,其中包含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例如这个地址是否有人死亡?是谁?什么时间?死因是什么?网站也会给出这个地址中以往任何居民的“生命状态”。
除此之外,也可以询问房子周围的邻居或者直接询问房产中介,或者在网上搜索房屋地址查看有没有相关的新闻。
但是俗话又说了,一个便宜三个爱。有便宜的东西自然就有接盘的人。相对更便宜的“凶宅”,其实也被一部分人青睐。网上搜索“凶宅求购”,还真有不少人发帖要求购买。比如看惯生死的医生和警察、学区需求者、投资客,部分被低价所吸引的刚需人群。
如果你是购房者,你会怎么选择?不妨留言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