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 記亞城華人的求醫經歷

聲明:1. 我的就醫體驗不代表美國所有醫院的現狀。2. 本文純粹以個人角度闡述事實。

廣告圖片推廣 精彩內容繼續

背景介紹

本人在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讀經濟和歷史本科雙專業。由於疫情影響,學校自三月中旬便開始網路教學。這一個月我和大多數留學生一樣,在家上網課、運動、看電影,盡量減少出門和與人接觸的機會。

我平常都是自己做飯,偶爾會變新花樣來滿足自己的食慾。幾天前在沃爾瑪買了Tilapia fillet(羅非魚魚排)。在吃的途中突然感到左下方喉嚨一陣刺痛,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小心翼翼地吞了下口水,感覺還正常,便繼續吃了下去。事後感到喉嚨依舊有刺痛感,以為是內部劃傷便不再去理會。

可是過了幾天後,喉部依舊感到不適,遂決定去醫院做喉鏡把刺取出。我上個暑假就因卡魚刺而進醫院,那時是在國內,方便便宜。可是現在在美國,我曾有的美國就醫體驗是看病貴看病難,且現又處於特殊時期,我感覺會是難上加難。我聯繫了幾家耳鼻喉診所,都回復近期不上班。我向校方求救,校方醫務處建議我可進埃默里醫院的急診,那裡會有解決辦法。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心裡糾結了一番,要不要冒著被感染風險去醫院?疫情之下每天確診的人數都是在刷新記錄,而且喬治亞州也是重災區之一。埃默里醫院作為亞特蘭大最好的醫院,感染後去那裡醫療的人數估計也是最多的。同時我也不想給醫護人員添麻煩,我的癥狀不算緊急,醫療資源應該用到更有需要的病患們身上。

我前後思索糾結再三,但是實在受不了「有鯁在喉」的不適感,魚刺這種東西你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下去,或者到底能不能下去,長期卡在喉嚨里會不會有炎症,每次咽東西時心裡總是懸著的感覺太難受了。最後下定決心,去醫院處理。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醫院之行

我戴好了口罩、防護鏡,胸包上面還插了一個消毒液方便隨時洗手。醫院處於我們學校的中心地段,醫院旁邊是我曾經住了兩年的宿舍樓Complex。Uber司機經過空曠的校園時我不禁心裡一陣惆悵——大學生涯就這麼兵荒馬亂地結束了。

風和日麗的春天裡,過去的一幕幕flashback向我襲來。青蔥的綠樹,綻放的花朵,地毯似深綠的草坪,南部特有的明媚陽光;象牙白的樓,硃紅色的屋頂,和李煜的「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竟有幾分相似之處。春假前我們還笑著揮手道別,說著春假後再見。殊不知我們就如此消失在人海。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到了醫院急診門口 (Emergency Room, ER),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竟沒有車排隊,或者病患在等的情況。平常經過那個地方的時候都有許多車在排隊進入,救護車也頻頻雜訊大作地接送病人,在我大一大二時經常在晚上被急救車的警笛驚醒。

現在最緊急的情況下卻一反常態,醫院也像我們學校一樣冷清。我走上前,向兩個護士陳述了我的情況,她們讓我原地等待給我登記。我遞給了她們我的駕照和醫保卡,便和她們的閑聊了起來。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醫院井然有序

首先我注意到入口旁邊多出了一個黑色的帳篷。這個帳篷以前是不存在的,她們跟我解釋如果有患者出現了發燒發熱,肌肉酸痛,失去味覺嗅覺——新冠的癥狀的話——會直接進到帳篷里檢查,裡面有許多能夠鑒定新冠病毒的儀器。若確診,病人則直接轉移到醫院的特殊部門進行治療,不會把病人送到普通的急診里。

我虎頭虎腦地往帳篷內看了一眼,裡面大概有十來張床,每張床都是空的,有幾個醫護人員在內工作,井然有序。

她們又聊到CDC(美國疾控中心)和醫院內部給她們預測的「Peak」(最高峰,轉折點)是在這個月23號的那一周,於是醫院給值班醫生的輪班都調整了。我問她們會不會很辛苦,忙不過來。她們說大多數人還好,確實工作時間更長了且更注重消毒,不過不至於忙到崩潰。聽完她們的解釋後,我雖略微放心,但還是替她們捏一把冷汗。

自從在埃默里遇到了那麼多brilliant(智慧且陽光)的學醫的同學和教授後,我充分地相信著美國醫療水平的先進不僅是因為科技先進,更是因為人才濟濟。我身邊同學也有不少學醫的,他們能完成pre-med困難的課程就已經證明他們的智力和毅力異於常人。再經歷4-5年的醫學院的磨練,他們成為學術界或醫療界的精英一定實至名歸。

登記完後,一個護士向我招了招手,讓我跟著她進去。

我原本放鬆的心又緊張了起來——會不會外面一切太平,裡面卻混亂不堪呢?畢竟病毒的傳染性那麼高,裡面又紛繁複雜,若我不小心感染上了怎麼辦?我趕緊把口罩和眼鏡戴好了一點,擠了擠胸前的酒精消毒液,搓了搓手,並警告自己進去不許摸臉,揉眼睛,和摳鼻子。做好心理準備後,我深吸一口氣,忐忑地跟了上去了。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急診靜悄悄?

事實證明,我又想多了。

醫院內部正常的不得了,甚至還有些冷清的感覺。外人甚至會覺得,這家醫院是不是生意不好,病人都不來這看病。護士帶我走過一個長長的走廊,走廊異常安靜,偶爾能聽到儀器的「嗶嗶」聲,或者醫護人員的說話聲,總之和我預想中的醫院截然不同。我想像的病號滿床,救護車不停地拉人進來,似乎都和這家醫院一點關係都沒有。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那個護士帶我進到一個房間里,讓我在此等待。

房間是玻璃推拉門,進門處有一些醫療設備,房間中間是一個白色的小床。上次進到這種房間,是我在高中做消防員志願者時,我用推車推了幾個傷員進醫院,其中一個黑幫成員打架把手劃傷了,滿地的血,那房間近乎和這間一摸一樣。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皮開肉綻」,那血腥味還記憶猶新。這次,輪到我是病人了。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過了一會兒,另一個護士便推門進來給我測一些基本的指標,血壓體溫什麼的。我的體溫正常,血壓有點偏高,好像是130/80。她看我呼吸有點急促,問我怎麼了。我說我緊張,怕被感染新冠。護士笑了起來,用黑人大媽特有的語氣安慰我:「You will be fine babe, you look prepared. Don』t worry darling.」 爽朗的笑容下露出的大白牙與她黑色皮膚形成鮮明對比,她熱情的態度也讓我放鬆了許多,血壓都下來了。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良心醫保

測試完後,又有一名工作人員進來,她自稱是財務人員,跟我確認一下我的醫保。我心裡「咯噔」一下。俗話說得好:「看病窮三代,急診毀一生。」 雖然我買的是理賠率比較高的醫保,但是還是不確定急診的理賠率是多少。以前打綜合格鬥,骨裂後看的骨科醫生就讓我錢包大出血,後來又聽說了一些天價醫療費的案例,更讓我不安。

護士很耐心地給我遞了一堆材料,跟我解釋了一大堆我的學生醫保的信息。我的心一直懸著,等待著她說出那個數字。

她磨嘰了半天,最後告訴我:「100美元deductable, 100美元copay,剩下的保險100%全包。」

「咻… 」 我擦了把冷汗,我心想要是價錢太貴我就跑路不治了。200還是能接受的,雖不如國內200塊搞定,但在這裡動不動就大幾百刀的醫療費下,200還算是個良心價。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隨後正式的醫生來了。她簡單地了解了我情況,跟我說先拍X光,如果X光看不到魚刺的話就再拍CT。我問能不能直接做喉鏡?她說要做完檢查之後再決定。我心想反正剩下的錢全部報銷,那就按照醫囑做吧。

拍完X光,等了許久後,醫生過來跟我說X光看不到有異物在我喉嚨。有可能刺太小了照不到,又讓我去拍CT。

拍完CT後,我回到了小房間等待醫生。

自娛自樂家中宅

回想這過去的時間,不禁感到自己又可憐又可笑。網課了一個多月,我從精神小伙變成了野人。頭髮兩個月沒剪,只有嫌熱才會刮鬍子;因為沒機會見同學,平常也在家裡邋裡邋遢。雖然我的外形差強人意,但是我秉著「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革命精神,為自己創造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世界。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為中華之崛起而編曲,想聽我的歌就請點一個「在看」)

我家的車庫被我改裝成了GarageGym,能夠滿足我最基本的健身和拳擊需求;效仿吾皇詹姆斯,我把一個框子掛在我家陽台,便成了我的籃筐;買了些錄音設備和軟體,雜亂的卧室便成了home studio 錄音棚;上油管看個Gordon Ramsay,廚房便成了米其林三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只要積極樂觀,就沒有東西難得倒我。

(詹皇籃球)

(保證西瓜沒有汗味兒)

確實,我有什麼必要可憐自己呢?武漢千萬受影響的同胞,國內億萬受影響的人民,哪個人的生活不比我苦?我很幸運自己安然無恙,身邊的親戚朋友目前也沒聽說感染新冠的案例。生活本該如此,她充滿了不確定性。穩定和繁榮只是人類歷史裡為數不多的時期,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貧苦、疾病和戰亂中度過。

最近看的《悲慘世界》和《罪與罰》,讓我更深刻地思考痛苦和成長的關係;聽著關於喬治-奧威爾的故事,明白了他的經歷造就了他,他的痛苦造就了《動物莊園》和《1984》;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的探索;Jared Diamond 的《槍炮、細菌和鋼鐵》對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的討論。每一個話題沉重卻值得深思。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大多數人都失去了深度思考和仔細閱讀的習慣,無用的信息充斥了人們的生活,而我希望保持那一點對知識和真理的探索和渴望。

結果顯示無異樣?

喉嚨的刺痛感把我拉回現實。醫生進來了。我看著她,彷彿看到一個白衣天使,是上帝派來解決我苦難的。

出乎我意料,天使說CT顯示喉嚨內依然沒有異物。

我非常疑惑,跟她解釋說這種異物感已經存在了好幾天了,且沒有消失的跡象。她解釋說可能是喉管被劃傷了,然後我持續的進食讓傷口得不到恢復,更加上我誤以為有刺,通過吞咽更硬的食物使它下去,結果導致傷口惡化。她建議回家休息,少說話,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

我提出異議,還是想做喉鏡來直觀檢查,但遭到了天使的拒絕。她說現在新冠病毒依舊肆虐,盡量避免會傷害我黏膜的檢查。就算做了喉鏡,肉眼也看不到刺,因為CT拍出來的片是以毫米為單位的切片模型。如果CT看不到,肉眼更看不到了。她非常篤定,說的話毫無還價的餘地。在她的強大氣場下,我只好作罷,告訴自己我只是內部劃傷,而不是有「有鯁在喉」。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七秒鐘的記憶

我灰溜溜地回家了。拔刺不成,反而參觀了一次埃默里的急診室,拍了幾張沒用的片,喉鏡不給我做,錢包卻瘦了一點。或許真的沒有刺,只是我自己嚇自己。總而言之,這次我能感受到美國醫療系統依然井井有條,每一環節的醫護人員都熱情、專業,且耐心。在此我向他們獻上崇高的敬意。

我的體驗並不代表全美醫療系統的狀態,只是希望給在國內眼巴巴盼望孩子的家長們一個參考——美國的狀態真的沒有微信群里說得那麼可怕,給他們正常的關心就足夠了。

徐良說魚只有七秒的記憶,而這根魚刺帶給我的記憶會很長很長。如果家長還不放心的話,就請督促愛吃魚的孩子:吃魚的時候小心刺!

一根魚刺帶我體驗疫情中的美國急診

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建於1836年,位於美國南部第一大城市 —— 亞特蘭大。作為一所世界頂尖級綜合私立大學,埃默里大學是美國25所」新常春藤「院校之一,素有「南方哈佛」之稱,曾達全美綜合排名第9,在近20年的美國大學排行榜中穩居全美前20。埃默里醫學院曾收治美國第一例埃博拉病人,並成功治癒;現正著手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小汪,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