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房產 | 改房遭歧視,七旬華人把政府給告了 要是亞城的你 會怎麼辦?

近日,家住休斯敦的魏老先生遇到了麻煩事,很氣憤。因為改建房屋,他的鄰居把他給告到了HOA(Home Owners』 Association)也就是社區管委會那裡。雖然有熱心的華裔團體幫助老人家維權,律師也已介入。

但兩輪HOA社區聽證會下來後,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年已七旬的魏老先生直指這其實是種族歧視事件

自動草稿

8月27日,HOA聽證會現場。(圖源:維權組織者提供)

幾位經歷了聽證會的人,也深為其它族裔群起圍攻華裔的現象而倍感憤怒

七旬翁直斥「歧視」,為打官司寧可賣房

魏先生說,他現在居住的這個地方是2015年底購入的,他請建築師進行了重新設計,主要改動包括:把原有的游泳池改建成pool house調整了車道位置、並將原車庫改造成卧房等。

在經過長達四個月的審批後,這份設計獲得了市政府和HOA的批准。2016年6月,工程開始施工,並於當年年底完工,整個過程中,各種檢查人員來過不下十趟。魏先生為這次改建投入了二十多萬美元。

沒想到,意外接踵而至。當魏先生按計劃安裝好院子圍欄後,HOA前來阻止,說不可以有那個圍欄。

魏先生不理解,「當初圖紙里設計了這個,而且也是審批通過的,為什麼不可以?」 對方只說了句「對不起,我(審批時)沒有看到。」

雖然魏先生又驚又氣,但他忍了忍、還是決定將圍欄拆掉。

自動草稿

圖片左邊白色圍欄的是魏先生的屋子,右邊紅棕色圍欄的是白人鄰居的房子。魏先生的車道的入口就在這條街上。

事情並沒有完。

魏先生因為平時做一些裝修工程,所以家中會放置一些工具,有時也會把貼有裝修信息的工作用車停放在家中車道上。與魏先生一牆之隔的一位白人鄰居很快就開始發難。

她向HOA投訴說魏先生家的圍牆高度、房屋以及車庫等影響了她家的視線;稱魏先生搭建的雨棚使得雨滴落到她的院子里;她還偷偷溜進魏先生家院子拍照取證,試圖證明魏先生對此處房屋的使用並不是「住家性質」(Residencial)、而是「商業性質」(Commercial)。

於是,這就有了文章開頭提到的兩輪HOA社區聽證會。

魏先生房屋正面。因一樓沒有卧室,所以魏先生請設計師將原車庫改成了卧室,避免了老人上下樓梯的麻煩。

由此,車庫從正面改到了房屋側面。這些改動都經過了市政府和HOA的同意。

7月30日晚上舉行的笫一輪聽證會,魏先生差不多是孤軍奮戰。面對八位HOA委員,魏先生又做了讓步,比如,他把車庫裡的工具全部搬走了,也把工作用車停到了別的地方。

但沒想到,鄰居又借HOA的力量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包括:

降低後院的圍牆高度、拆除雨棚、封死屋中一面牆上的氣窗等等。魏先生這次實在不願意再順從,他質疑這些完全是挑剔,因為與他類似的房屋改造措施,在他周圍的那幾條街上很容易就能看到,包括把工作用車停放在家中的現象也比比皆是。「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卻不可以?」魏先生對此非常憤怒,於是他開始尋求幫助。

魏先生已將雨棚的形狀改成了v形

維權組織者亨特(Hunter)告訴記者,他此前曾幫助一些華人處理過與HOA的維權,知道這種事情處理起來很棘手。

儘管有思想準備,但當他看見「由非裔、西裔、印度裔和白人組成的委員會,對一個幾乎不會講英文的華人老者步步進逼、橫加指責的時候」,「那種感覺讓人牙根發癢。」

亨特形容當天現場如「唇槍舌劍」,交鋒歷時近三個小時。HOA口氣很嚴厲,稱「如果再不接受那些條件,就要法庭上見」;而滿頭白髮的魏先生也已經是在為尊嚴而戰,聲稱「就算是賣了房子,也會堅持打這場官司」

眼下,魏先生與鄰居的律師們仍在商談之中。事情走向會如何發展,敦難預料。

「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卻不可以?」

「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卻不可以?」這是魏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反覆表達的一個觀點。

在街區里發現,發現確實有不少鄰居家的房屋都有類似在後院搭雨棚、帶著廣告標識的工作用車停放在家裡,等等現象。

自動草稿

年已七旬、在美幾十年的魏先生說,這是他笫一次遇到歧視

不過,那些鄰居並沒有經歷魏先生所遇到的責難。

魏先生也曾經拿著他拍到的照片去問HOA,但對方只是表示「既然你的鄰居告你了,我們就要受理。」魏先生每年要向HOA交400美元左右的服務費,沒想到,HOA卻不能秉公處理,甚至HOA對當初自己審批通過的那份設計圖都可以用一句「我沒看到」來搪塞。

這一切,只能讓魏先生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典型的歧視華裔。滿頭白髮的魏先生嘆息道,他來美已經幾十年,還是笫一次遇到這種歧視。

魏先生展示市政府和HOA審批過的設計圖

有時候是我們華人醜陋,但有時候就是種族歧視。」 他還說,「如果我們華人不能團結起來,只是一小部分人關起屋門、吹吹牛皮,自以為是精英主義,那是非常可笑可恥的。」

民族裔利益最大化與種族歧視的悖論

此事也在亨特的朋友們中引發了討論。其中一些觀點已經超出了維權本身,更值得思考。

自動草稿

魏先生將原有游泳池改造成pool house,並搭了個雨棚。雨棚所在的圍欄隔壁就是白人鄰居家的院子。

一位朋友問道,「如果不討論對錯和有沒有受歧視,當黑人、墨西哥人、印度人和白人一起對我們中國人種族歧視時,我們是哪裡出了問題?」 「當所有人都反對你時,錯和對又有什麼意義?」他還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最高法院判案也是投票表決制,所以「對也好、錯也好,多數就是最後裁決。」

細細想來,這些話意味著至少兩層考量。

一是在美華人的形象與處境問題,二是當下美國政治生態中誰是「多數」的問題。

華人膽小怕事,凡事盡量忍耐,祖先們甚至留下了「忍字頭上一把刀」這樣的金句。

如果,彼此相安無事,那我們可以把這種品格理解為「寬容友善、與人無害」,但是,倘若真的發生了什麼事情,這種性格的弊端就一覽無餘了。

比如,鬧的沸沸揚揚的訴哈佛招生歧視案,8月30日司法部剛剛表態支持原告、認為哈佛存在歧視,8月31日一早,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就報道稱,「目前沒有一個亞裔學生願意出來作證,以證明哈佛的錄取政策對亞裔學生造成了傷害。」

這則新聞一來讓很多華人覺得不可思議,但也有很多人遺憾的承認,「華人不願意當出頭鳥、而更願意搭順風車。」試想,這樣的消息出來後,會讓別的族裔怎麼看待華人?

另一方面,人們不得不看到,華人與周圍人的矛盾有時候也是生活習慣或意識形態使然。

比如,很多華人喜歡把後院當菜園,而美國傳統白人喜歡把前、後院都當花園或者社交區域,他們經常會私下比較誰家的院子打理的更精心、更漂亮,如果某位新來的鄰居能夠把自己的院子經營的漂漂亮亮,基本上他能立刻得到四鄰的歡迎;

而栽花弄草也恰恰是美國鄰居們互相認識、並逐漸發展成「友鄰」的契機。千萬不要以為美國鄰居種花只是因為愛花,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理由是:一條景觀優美的街道,有利於整個街區的地產升值。

華人有時候愛佔小便宜,但有些事往大了說就是根本不懂美國法律了。

比如,筆者曾聽聞鄰居抱怨,說有華人摘她家門前的金桔和枇杷吃,而且一抓一大把,甚至被發現了也不以為然;也曾有過糖城的屋主幹脆向警方報案,因為他家院中有一片竹林,春天時長了不少竹筍,結果有一窩蜂的華人趕來挖;還有更早前被外媒爆出的華人長者去教堂重複領救濟品、然後拿去賣掉換錢甚至扔掉等事件。

往往就是這些點滴的小細節,經過口耳傳播,鑄成了今日華人的一種形象。當然,華人聰明勤奮、重視教育、勤勞節儉、愛護家人等等,這也是華人長久以來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只不過,人們往往無從得知,那些角落裡的眼睛更願意看自己的哪一面?

多族裔的多元文化

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自特朗普總統任職以來,美國社會分歧加大、矛盾凸顯,誰是多數、誰是少數,迷局難定。

對於華裔來說,我們知道自己無論是從人口數量還是政治優勢、話語權重,都還處於絕對少數的狀態。

因此,曾有一部分人堅持認為「華人需要抱一個大腿」,不過,抱哪個大腿呢?是選擇多族裔的多元文化?還是以本族裔利益最大化為壓倒一切的目標?

美中關係變糟和族裔矛盾加劇,只會給在美華裔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的不確定。

至少,70多歲的魏先生此前從未想過,「種族歧視」會在2018年的這個夏天來敲他的家門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華人生活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