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喬治亞人買菜花了多少錢?超全美平均,華人家庭的錢都去哪了?

最近一份來自金融平台LendingTree的報告揭示了一個我們平時可能不太留意的細節——喬治亞州的家庭在買菜上的花費,已經超過了全美平均水平。

根據統計,佐州家庭平均每年花 $8,472 買菜,占家庭年收入的 8.2%,高於全美平均的 7.4%。在全美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中,佐州排在了第18位。

你可能會說,「我才不止花這麼多」,沒錯,對於很多華人家庭來說,這個數字可能只是「保守估計」。

華人家庭買菜錢都花在哪了?

如果你是住在亞特蘭大、Duluth、Norcross、Alpharetta這些華人相對集中的區域,你可能已經感受到:華人買菜不僅講究新鮮、豐富,還特別「挑剔」。相比主流美國家庭,我們在「吃」上的開支,確實高出不少。

來看看我們都愛買的:

  • 一袋好大米 $35左右
  • 火鍋牛肉片 $12/盒左右
  • 小龍蝦 $7.99/lb
  • 肉骨頭、排骨、雞腳、豬蹄……
  • 菠菜、空心菜、茼蒿、生菜、香菜
  • 豆腐、麵筋、豆腐皮、榨菜、金針菇……
  • 醬油、蚝油、花椒油、老乾媽……
  • 還有各類網紅調料、冷凍點心、中藥材……

別忘了,很多家庭每周還要跑幾次 H Mart、大中華、或者微信私廚買飯糰、烤雞、油條、豆漿、包子、滷味、便當……這些都是真金白銀。

說到底,我們在美國雖然生活節奏跟本地人不一樣,但胃口、味覺、飲食文化的「成本」,還是要自己承擔。

為什麼佐州比全國平均花得多?

有幾個原因可能解釋得通:

1. 華人吃得更「家裡做」。

相比美國家庭普遍靠冷凍食品、半成品、微波餐湊合一日三餐,華人更習慣每天做飯,甚至一日三餐現炒現煮。做飯雖然省餐館錢,但原材料、調料、用油量也更大。

2. 價格上漲真的「肉眼可見」。

雖然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3月的食物價格比去年同期只漲了2.41%,但實際走一圈菜場你就知道——很多蔬菜價格翻了倍。

特別是受禽流感影響的雞蛋,節前甚至一打賣到 $6.23。我們這種吃雞蛋灌餅、茶葉蛋、蛋炒飯、番茄炒蛋長大的人,怎麼可能不買?

3. 華人超市選擇少、價格浮動大。

佐州不是加州或紐約,中超數量不多,想吃到地道的菜只能「認命」,價格沒得比。再加上大中華、H Mart等大型超市也時不時漲價,很多人只能「閉眼買」。

如何節省買菜支出?

幾個實用小貼士:

1.跟朋友拼單團購。

很多人已經在做,特別是拼 Costco、微信團購牛奶蛋糕、私廚大禮包,量大便宜。你可以和三兩個家庭固定結伴拼單,輪流提貨,也不那麼累。

2.認準季節性蔬果。

例如夏天買西瓜、黃瓜、玉米一定便宜。冬天白菜、胡蘿蔔、蘿蔔根類也划算。用當季菜做「食譜排布」,省錢又新鮮。

3.冷凍蔬菜別看不起。

美國冷凍蔬菜如玉米粒、西蘭花、三色豆,真的又便宜又方便。口感不差,價格也更穩定。

4.自己種一點香料/菜

陽台小香蔥、薄荷、九層塔、小青菜,種起來不難,還能順手用用,省下買一整把卻只用幾根的浪費。

5.多關注超市打折/返現。

下載幾個超市的App(比如 Kroger、Publix、Sprouts),經常有買一送一、返券、積分折扣等優惠。

如果你也覺得現在買菜越來越貴,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

每次看到賬單時可能都會懷疑人生:「我怎麼又花了$150?買的都去哪兒了?」但轉念一想,餐桌上的每一口熟悉的味道,其實是我們在異國他鄉生活得安心的原因之一。

你家一個月買菜花多少錢?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