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

成長中,我們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孤獨、無助的負面情緒。

而在海外生活著的少數族裔、亞裔、留學生…他們所承受的可能遠比我們多上數倍,因為他們面對著新環境的疏離,生活中無時無刻存在的由於種族、性別、階層等差異而導致的衝突,甚至是刁難與排斥……

以生活在美國的亞裔為例,長期以來被「刻板印象」困擾的他們,通常只在公眾前留下黑頭髮、黃皮膚、勤奮好學、家境優越的印象,但實際上亞裔內部高度分化的結構以及橫跨社會各階層的現狀比這些標籤複雜得多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Kimberly Yam  圖片來源:Google

在美國就曾有這樣一位華人女孩,她從8歲開始,就告訴自己:

「不要當華裔……」

她的故事在互聯網上獲得了12萬評論、38萬贊,看哭了無數同樣遭受歧視的海外華裔,連BBC都注意到了。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但17年後,她又哭著告訴曾經的自己:

「金伯利·任,你應該慶幸你是一名華裔!

「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

女孩Kimberly Yam,長著一張典型亞洲人的臉,卻從小在美國紐約長大。

如今的她是美國新聞網站《赫芬頓郵報》亞洲之聲的編輯,2018年8月18日,Kimberly在Twitter上發了一條推文——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Twitter@  Kimberly Yam

今年你 8歲,就讀三年級,班上訂了中國菜而且是你爸爸送來的。

你一心期待在學校見到你的爸爸。他是你的英雄。可是別的小朋友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你爸爸不酷,他們嘲笑他並模仿他的口音。

於是,你不想再當華裔了。

Kimberly Yam  連推數則推文,繼續訴說接下來的成長過程:

當你9歲了,你參加一個芭蕾舞夏令營,有人告訴你,有一個女孩討厭你,因為她覺得你的眼睛的形狀很醜。

你找不到辭彙來描述為什麼這件事令你很受傷,只是自那以後,你開始討厭你的亞洲臉蛋。

你不想再當華裔了。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Twitter@  Kimberly Yam

當你16 歲了,萬聖節那天,兩位同學打扮成「亞洲觀光客」走進你的班級。他們用膠帶把他們的眼睛往後黏,脖子上掛著相機,這讓你感到不舒服。

當老師問你,這身裝扮有沒有冒犯到你,你只能說沒有。你不想讓人覺得你很生氣。你跟著其他人一起大笑。

你不想再當華裔了。

「第一次,你想做一名華裔。”

17歲那年,你上大學了。

在那裡,你遇到了其他亞裔,他們身上有著你從沒有過的驕傲。你認識的一個男孩問了你兩個問題:為什麼不說你的母語?為什麼你最喜歡的食物是乳酪而不是小籠包?

你說你們家的生活的方式不是那樣。

但其實你知道,從很久以前開始,你一直在抵制你的文化,你拒絕說中文,你曾經說過你媽媽做的食物「噁心」,你一直在自己欺騙自己。

你突然想通了,你想要重新找回那些曾經令你無比厭惡的東西,找回那些與你種族文化相關的東西。

第一次,你想做一名華裔。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Twitter@  Kimberly Yam

 20歲那年,你已經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去學習自己的文化,你將自己的中文姓氏紋在了自己的身上,它將永遠存在。

再也沒有人能令你產生過去那種感受,你愛上華裔這個身份。

25歲那年,你看了一部全是亞洲演員的電影(註:《瘋狂的亞洲富人》),因為一些原因,你哭得不能自已。

你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好萊塢電影,裡面的每一個亞裔演員都很出色。

你為自己是一名華裔而感到無比開心。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Twitter@  Kimberly Yam

Kimberly Yam 的8則推文發完後,賬號瞬間就被頂上了熱搜,也迎來37萬網友的按贊、近12萬次的分享,她從討厭自己到愛上自己,訴說著一位華裔女性在美國成長的艱辛。

亞裔女孩,你為什麼這麼不自信?

從因為種族身份自我厭棄,到接受自己的血統,愛上自己的血緣,Kimberly用了17年時間來治癒自己。

但同樣的故事,其實曾在不同的人身上,不斷地重演…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有學術研究表明,亞裔女性群體更容易患上形體焦慮,並感覺自己在吸引力上不如白人。

據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的調查,亞裔女生對自己的外表評價過低的比例為24%,是白人女生(12%)的兩倍。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加州知名私立大學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針對美國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和UCLA的303名亞裔女性和367名白人女性的外表滿意度進行調查,研究發現:

相對於白人女性,

亞裔女性對自我外表的評價要低得多

這種對自身臉部、體重以及整體形象的不自信,以及對於自我吸引力的不自信,幾乎貫穿了許多亞裔女性的一生,這讓研究員們十分詫異。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不知為何,亞裔女性總是趨向於遭遇關於自己身材的自卑感。

而來自美國媒體BuzzFeed的調查同樣顯示,相比於非洲、歐洲、拉丁美洲的女性而言,亞洲女性更不滿於自己的身體。

當我們就此話題進一步討論,形體焦慮所反映的,其實是自身評價、幸福滿意度過低與隨之而來的不安全感。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然而要知道,研究選取的對象都是出生在美國,或者是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很久的居民,作為同樣接受西方媒體和美國文化熏陶下的群體,卻產生了如此大的不同。

最初,研究人員趨向從文化因素解釋這背後的原因,例如女性隔多久會考慮一次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她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和其他同胞進行比較等等。但顯然這些原因好像都不是那麼重要。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意識到東西方文化在集體主義上的差異。

西方文化更傾向於通過個人主義來實現自我身份的認同,而東方文化則更傾向於集體主義,也就是她們更注重自己在所屬群體中的角色。

如果你對於團體規範更敏感,你就會更容易受到媒體信息以及同儕的影響。這也是亞裔女性對於自己外表的不滿意程度要高於白人女性的原因之一。」教授弗雷德里克說道。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比起白人,亞裔更加追求完美主義。這三種形態的完美主義分別包括了:來自父母的期待、來自父母的苛責、來自對犯錯更為小心翼翼的態度。

相比於白人女性,亞裔女性之間有一種相互依存的自我意識,弗雷德里克教授說道:「所謂相互依存的自我意識,指的是你傾向於更關注自己所屬的社會群體,將整個群體的要求放在優先地位,而不是個人的自我需求。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當人們努力剖析亞裔女性對自身的不自信現象,其根源一方面在於隱性的種族歧視,同時也存在於我們的東方文化、家庭環境和教育之中。

而跳出種族和膚色的局限,其實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在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如何學會愛上自己、接受自己,並且找到自己的價值,相信你我都藏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回首自己曾經刻意逃避或是否定的人與事物,如今卻幻化為茁壯成長的養分。

當你可以笑著回憶起往事,表示你已經能勇敢、欣然接受真實的樣子。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BuzzFeed

怎樣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米琪·麥瑟爾是一名家庭主婦,她擁有黃金的身材比例,每天等丈夫睡著後才卸妝,比丈夫更早起床化妝,賢惠又精緻,沒人不喜歡。

然而,丈夫卻跟大大咧咧的秘書小姐搞起了婚外情,說了一句:「你完美得太不真實」。

離婚後,她選擇了另一種人生。站在台上像男人一樣講段子,舞台上的她幽默風趣,光芒萬丈。在那個男權主義盛行的年代,生活賜予她一種從沒有想過的驚喜未來。而今天,我們有更多隨心所欲的可能性。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像Kimberly、「麥瑟爾夫人「這樣的人,最終完成了對自己身份認同的轉變,並為自己的根源而驕傲。

她說「爸爸,我再也不想當華裔了」,這個故事在美國獲12萬轉發38萬贊,連BBC也關注了
圖片來源:Google

如果你的心不自由,被現實枷鎖牢牢地桎梏、終日焦慮,那麼你是在害怕別人的看法,害怕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這個世界,因為人與人的不同,膚色與膚色的不同,語言與語言的不同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只有世界更加多元化,才會呈現它本來應有的美麗與和諧…

參考資料:
Kimberly Yam | HuffPost
www.huffpost.com/author/kimberly-yam
\’You don\’t want to be Chinese any more\’ – BBC News – BBC.com
HUFFPOST 美國亞裔健身教練Kevin Kreider 談論自己被歧視的
BUZZFEED 亞裔美國女性們分享關於身體的自卑感
www.youtube.com/watch?v=bk0rprbsPgY&index=2&list=WL
BUZZFEED 我是亞洲人,但我並不..
BUZZFEED 美籍亞裔談他們如何回應種族歧視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小林君,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