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轉貼 | 比語言這道屏障更厲害的是心理屏障

記得剛接觸心理學時參加過一個團體遊戲,問:如果你重回十幾歲,最想做好的事是什麼?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但有一項高度一致:學好外語。其實在座的人外語水平不一定有多差,但提到外語學習,卻彷彿是很多人的痛點。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留學、移民定居海外,在異鄉學習、適應環境不僅是語言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也涉及個人的心理成長。

在法國南部旅行,我遇上在此定居6年的英國人格拉姆。他大約70歲,同為外國人,我們聊起法語學習的經驗。他是6年前移居法國後才正式開始學法語的,作為學習法語不到兩年的我,想要向他取經。他告訴我他學習法語的重要經驗是——突破心理障礙,允許自己犯錯誤。

身為軟體工程師的他曾經在蘇格蘭的一個成長中心生活過6年,在那裡擔任廚師,每天為七八十個人做晚餐。因為要做的工作太多,所以沒法讓每個人都滿意。「我從那時起,開始放下對自己的完美期待」。

他把這個啟示移植到了法語學習上,不再試圖取悅於每個人,允許並接受自己犯錯誤。「與法國人對話時,對方知道你是外國人,對你的法語水平並沒有高期待,重要的是你要放下對自己的苛求,允許自己發聲。」這個允許使他有更多機會練習法語,所以在他70歲時,能夠用比較流利的法語交流,更好地融入了當地生活。

所以,表面看起來似乎是語言學習能力的強弱,背後卻是個人心理成長水平的高低——你是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用一種新的語言表達自己時,可能出現不連貫、詞不達意甚至結結巴巴的現象。

籃球巨星姚明在2016年入選名人堂後作了一場精彩的英文演講,演講過程中掌聲陣陣。雖然在末了,因為卡殼說了句「對不起,瞧我這英語」,但全場還是報以熱烈掌聲,因為不論是籃球還是英語,他都足夠優秀。有人說從姚明這篇演講中看出了他的高情商,的確,他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裡一人不落地感謝了生命中所有的重要他人,感恩與尊重滿溢其中,而且不乏幽默。

實際上,姚明剛進NBA時幾乎不會說英語,教練講解戰術都要靠翻譯人員傳達,但剛過一個賽季,他已能和媒體用英語交流。姚明是這樣回應人們的疑問與好奇的:「開始學習一門新語言,不要試圖力求完美。這會讓你不敢說話,你要放下這個念頭。」

網球巨星李娜同樣有過類似的表達:「英語學習,我覺得就是要臉皮厚,不管對不對,直接跟老外說。慢慢老外也能聽懂,有時候還能教教你。」

這兩位贏得良好國際聲譽的中國健將,不僅是因為在各自專業領域表現突出,同時他們良好的英語水平及人格魅力也是重要因素。他們學習英語的重要經驗就是破除心理障礙,在外語環境、公開場合敢於去說。

我的先生是個比利時人,他發現在中國和中國人說中文時,對方往往首先回應:對不起,我不懂英文……這也許說明,我們一些中國人在面對外國人時,心理的本能反應首先可能是「我英語不好」,至於對方是在說中文還是英文,已經無暇顧及了,因為心理能量都放在應對自身的緊張上了,總在關注「我不懂」「我英語不夠好」「我無法勝任這個對話」……

在異鄉生活,語言本身就是一道巨大的屏障,比語言這道屏障更厲害的其實是心理屏障。比如格拉姆,他看到自己的變化和成長,能夠更好地接納自己,他和自己、和外界的關係更加友好和諧,所以作為聯結關係、溝通交流的工具——語言,也就相應變得容易掌握。

母語給我們一種確定感和安全感,面對新的語言或文化,則需要我們放下原有的語言及文化圈裡的固有的自我形象,突破心理舒適區,進入一種尚未完全掌握的新的語言文化,這時候,積極開放的心態直接決定了你的學習及融入進程。

在北京生活了15年的法國朋友紅在見到我時說:「你看我在中國生活了這麼長時間,我很喜歡中國,但我的中文並沒有進步,所以不是生活的時間越長,語言就一定越好。所以去法國,你要抓緊這開始的幾年。」

這是另一個提醒,對異邦文化心懷開放,突破心理屏障後,還要抓住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如同孩子生命早期的語言敏感期一樣。所以,你同時還要擁有清晰明確的意願以及實際的行動,透過新的語言及文化與當地生活深入互動融入。

所以,我的目標是什麼,你一定已經看出來了,作為一個學了十幾年英語的中國人,我至少不能比格拉姆落後,畢竟我比他年輕那麼多。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Haiwai,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