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前不久,說姐發布的一篇揭秘北京7歲中產女孩日程表的文章(點擊此處即可回顧),引發了一些關注和爭議。文中,7歲小姑娘湯笑嫣被「虎媽」逼迫著學習,從小到大上過十幾個興趣班,每逢周末更像被上了發條的陀螺,尤克里里、聲樂、舞蹈、西班牙語……一個接一個趕場子般地去上課,連中午吃個飯都不能消停。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北京衛視紀錄片《起跑線》
有讀者在後台留言給說姐,說看到被興趣班包圍的孩子「麻木而順從」的神情,很是心疼;但也理解家長的苦心——為了孩子將來多一門技能,有更好的成就,拼盡全力。事實上,如何平衡「快樂童年」與「優異成績」這對矛盾共同體,不僅困擾著中國家長,也是西方父母時常縈繞心頭的難題。BBC第二頻道就曾拍攝過一部紀錄片《孩子的未來》,請來了英國知名演員大衛·巴蒂爾,親身探訪哈佛、斯坦福、劍橋等英美頂尖名校,試圖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有所不同的是,在如何培養下一代的問題上,大衛不再求助於那些只是拋出主觀回答的人,而轉向了客觀理性的科學實驗。那些我們所不知的,所誤解的,所誇大的,都在若干個教育實驗中得到了印證。或許,在眾說紛紜的教育理念與方法中,回歸科學,亦是一種可供參考的路徑。
閱讀與數學的「秘密」
1964年出生的大衛·巴蒂爾,英國老牌的導演、製片人與喜劇明星,他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劍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大衛有兩個孩子,在攝製紀錄片的那一年,他的一兒一女都還不足10歲。但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常問題上,他已經開始犯難。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大衛坦言,童年的自己曾在「虎爸虎媽」的陰影下成長,父母總是希望最大限度的開發自己的智力,在學校主要科目上取得優異的成績,但一個後果就是,童年很不開心。大衛本身並不願意做那種強逼孩子學習的家長,但也不得不承認,在為人父母以後,心態會發生些許微妙的變化。你會本能地開始期待孩子被表揚,關切孩子的排名,甚至希望他們處處都勝過其他孩子,斬獲第一。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在兼顧優異表現與快樂童年這件事上,家長到底該如何從小就為孩子打下基礎?大衛的答案是,回歸科學。眾所周知,在孩子從出生至步入小學的關鍵時期,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兩種能力,一個是閱讀,一個是數學。在這兩門科目上,天天念叨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能會讓孩子厭煩,而劍橋與哈佛的專家告訴我們,家長們完全可以用有趣又有效的辦法,一早就播種下讓孩子們學得更好更快樂的種子。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跑到英國的小學看一看,有很大概率會發現老師都在從基礎音標開始教誦讀,一堆孩子跟著反覆地念。這本與大衛的方法相悖——因為在家裡,他從不教孩子音標,基本上都是直接讓孩子跟著說單詞和句子。但來自劍橋的尤莎教授卻在長期的實驗中發現,區分並掌握單詞的基礎結構對孩子日後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在她的實驗中,11歲的女孩卡莎盯著電腦屏幕,耳朵里傳來機器發出的聲音,在看到P和B這種爆破音開頭的單詞時,她會聽到尖銳的嘀嘀聲;而在看到W和L這種舒緩音節開頭的單詞,則會聽到緩慢的嘟嘟聲。從小就鍛煉孩子對不同聲音結構的辨別,能讓他們日後讀書與說話時,變得靈活而敏感。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說起來很簡單,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和單詞的聲音結構有關。」 尤莎教授說道。「這個秘訣不僅僅適用於英語,首先建立強大的聲音結構系統,之後才能更好地學會閱讀。」尤莎教授經過多年研究後發現,像卡莎這種從小就接受相關鍛煉的被試者,其語言能力已遠遠超出同齡人的平均水平。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在遙遠的地球另一端,哈佛大學的柯林博士正在給連話都不會說的嬰兒進行「數學培訓」。屏幕上,五塊積木掉了下來,五塊積木又掉了下來,一張白板突然出現遮住了屏幕,撤走後,十塊積木在屏幕上搖搖晃晃。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被試嬰兒看了看,很快無聊地把頭扭開,這說明他們已經理解並認同了「5 5=10」這個基本的結論,只有在遇到錯誤的結果或不理解的事物時,嬰兒們才會本能地盯著看。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新一輪的「培訓」開始了,這次是五塊積木加五塊積木,最後還剩五塊積木。嬰兒們盯著這個「5 5=5」的荒謬結果看了半天,一眨都不眨的雙眼裡盛滿了困惑。從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到3個月、6個月、12個月乃至更大的孩子,科林博士所在的團隊都使用過這種辦法進行「培訓」。科林博士的導師表示,孩子們生而就具有的數學潛能讓人震驚,而通過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長大後的數學學習與數字表達能力會更加出眾。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這就是科學的魅力所在,沒有主觀色彩濃厚的個例,只有由數據支撐的結論。在如何教孩子閱讀與數學這件事上,大衛豁然開朗。
哥大教授跟蹤40年發現成功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當然,閱讀也好數學也罷,都只是具體的科目與能力。一個孩子要取得成功,還需要更多其他方面的內在品質與外在條件。在哥倫比亞大學,大衛見到了主導了一場歷時40年跟蹤實驗的教授沃爾特·米歇爾。40年前,他在一群4歲孩子的身上實施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在實驗中展現出某個共同特質的孩子,在人生中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時至今日,我仍然對此感到驚訝。」已逾古稀之年的教授向大衛展示了那些成功孩子的人生檔案——事業有成,婚姻幸福,身體健康,他相信這不僅僅是巧合。40年前那場「決定」人生的實驗叫做「棉花糖實驗」——一群4歲孩子被帶到一個封閉房間,面前擺著一顆散發香甜氣味的棉花糖。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孩子們被告知,如果他們能忍住在15分鐘內不吃這顆棉花糖,之後就可以得到三顆棉花糖的獎勵;如果忍不住,也可以搖鈴鐺表示中止實驗,但只能吃到一顆棉花糖。三顆與一顆的分別,所有的孩子都心知肚明。從一開始,大家都拚命地與原始慾望做著鬥爭,但大部分孩子都沒能忍住誘惑,僅有幾個孩子扛到了最後。而他們,正是在後來的人生中過得順風順水的典例。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這個有趣的實驗,在無形中揭示了自制力、意志力與延遲滿足的重要性。在這些方面優秀的孩子,未來總歸不會太差,但大衛也頗有些疑慮——對於那些成年人怎麼引導都難以在這些方面做好的孩子,又該怎麼辦呢?對此,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蘭·弗萊爾採取的對策是,內在沒有的,就用外在來補!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羅蘭教授出生在一個富庶的書香門第,進入哈佛後,他發現同學們也大多是與自己背景相似的精英。在精英的圈子裡,外在激勵與榜樣作用是時時存在的,那是一個底層老百姓難以想像並難以復刻的世界。但對於大多數遊走在邊緣的、水平糟糕的公立學校而言,孩子們缺少自控力與意志力是常事,而且家長們根本沒有在這方面進行培養的意識。因此,羅蘭提出了一個「創新激勵計劃」,在28所落後的公立學校推行。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華盛頓光明鎮小學是參與試點的28所學校之一,每周四早上,老師會給過去一個「結算周期」內努力學習、嚴守校規的同學發放現金。表現越好,獎金越高;如果連續幾個周期內一貫優異,獎金還會翻倍。大衛隨便問了幾個同學,新計劃實施以來拿到了多少錢,得到的答案從幾十到幾百美元不等。一個攢到330美元的女孩給大衛看了獎金單據,這筆錢是在一項項「成績」、「品德」、「體育」的加分細則中累積而來。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為了引導孩子們奮發努力,和20年後虛無縹緲的「考上藤校」的目標相比,這種激勵似乎更加直接也更為有效,這恰恰不是「延遲滿足」,而是善用「提前滿足」的一種智慧。對於先天條件不足的孩子來說,現金激勵遠比想像中作用更大。大衛本以為將錢與教育掛鉤,是一種褻瀆,但在得知試點學校各方面表現已趕超其他公立,尤其聽到孩子們說著「要存錢上大學」的話語後,他被觸動了。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這也讓大衛重新思考,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可以著手的內在與外在部分,有了科學實驗與創新計劃的背書,教育的具體實施將會有更為清晰的路徑可以遵循。
三個詞,毀掉一個孩子
在紀錄片的最後,大衛造訪了斯坦福大學。醉心於兒童研究與教育實驗的卡羅爾教授,正將自己多年來的心得成果娓娓道來。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你只要說出這三個詞,就能毀掉孩子!當卡羅爾拋出這看似有些聳人聽聞的觀點,大衛不由得為之一振。但在詳細了解來龍去脈後,發現教授的話並非全無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總是將「你很聰明」、「你很棒」掛在嘴邊當作表揚孩子的口頭禪,認為這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表達尊重。但「你很聰明」(You Are Clever)三個詞,並不一定帶來的都是理想效果。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在一場對照實驗中,卡羅爾教授將各方面條件都類似的孩子分為兩組,給他們一模一樣的題目去解答,並即時提供答案與評價。在第一組孩子中,每當孩子做對題目,成年人只是表揚「你的態度/方法很好」,做錯題目則指出不足,表示「可以繼續努力」;而第二組孩子,每當做對題目,成年人都給出「你真棒」、「你真聰明」等類似評價。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結果,第一組被表揚態度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期待挑戰,充滿激情地投入下一個難題;而被肯定結果的孩子,則越來越關注自己答案的對錯,對解決新問題則態度渙散。卡羅爾教授解釋道,當「你很聰明」之類的評價被不斷重複,會潛移默化地成為孩子們自我評價的標準,為了符合這個評價,他們會隱藏起自己的錯誤,乃至不再接受挑戰。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勸告父母不要總是把「你很聰明」掛在嘴邊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大衛想到,自己在以往家庭教育的實踐中,確實有表揚孩子「聰明」的習慣,現在,他若有所悟:「我不會再跟孩子說,你真聰明,而會告訴他們,必須非常努力地學習。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探訪完若干個教育實驗,大衛好似經歷了一場洗禮。有關如何平衡「快樂童年」與「優異成績」,科學已然給出回答。沒有一廂情願的臆斷,也沒有指手畫腳的規劃,只是實驗、數據、結論,反倒讓人耳目一新。
BBC走訪哈佛劍橋斯坦福後發現,成功的人,從小都有這個特質...
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大衛表示,他仍然深信教育的力量,並希望兩個孩子都能成長為熱愛且擅長自己所做事情的人。在如何培養孩子成材的問題上,他思緒萬千,始終未改的,卻是那份堅定。
作者: 克里斯,精英說90後小編,香港傳媒小碩,一個脫離高級趣味涉獵廣泛的嗷星人。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圖片轉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無法註明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小婭認領(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確認後我們會在後續文章作出單獨聲明。如覺侵權,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編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