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話艾糍
身在亞城,那滿城飛舞的花粉正應了「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詩句,同時也提醒了我又是一年清明到,這清明節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較為隆重的節日,所以不管身處何方,怎麼的都要有所準備準備才好。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這個故事說起來就太長了,就是為了紀念幾千年前的介子推和他老娘的事迹,晉國國君下令清明這天不許生火煮東西,也就是說那天按傳統要求是要吃冷的東西啦,這就演變成寒食節。所以在我的故鄉這天基本上是不煮飯,就吃提前做好的糯米糍粑,因而在我的微信親友群里這些天上傳的圖片是這樣的:
這就是我所要準備的艾草糍粑,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我的家裡是絕對少不了艾糍粑的,在照片上看到親友們家家都在做艾糍粑,我自然也就坐不住了,趕緊得去采些艾草回來才是。
中國《詩經》里曾這樣說:「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我能感受到三月艾草飄香的時節。
好在亞城的氣候環境與我們桂北極為相似,在此之前我在這裡的樹林草坡上都能找到好多諸如野蔥蒲公英之類與桂北鄉村隨處可見的野菜,我想這艾草也不是太難找,正所謂春草青青萬頃田,此時春分已過,所有的花花草草彷彿一夜之間都從地里冒出來,那艾草也不會例外的,果然在林子邊上的地里就長著一樅嫩綠的艾草,雖不算多,還不像蒲公英之流隨處可見,卻已可以滿足我的清明節所需了。
要說這艾草吧,按中醫的葯書里的介紹是全草入葯,有溫經、祛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等一大堆作用。別的我不太了解,但用艾條熱灸散寒除濕我是做過,效果還不錯,特別是燃燒的艾條散發出的那股氣味,確實讓人安寧。就我而言,對艾草的鐘愛無疑只有這一年一度的艾糍粑,這倒不是因為故老相傳艾草可以驅邪,吃過艾糍粑這一年都可以順順利利的緣故,而是入口的那股芳香和總是令人防不勝防的從糍粑里冒出的芝麻花生餡,我以前時常會被流出的芝麻花生餡弄髒衣服,香香甜甜的記憶。
將採回的艾草嫩葉用清水洗凈,然後放水煮,這樣可以去掉艾草的苦澀。我沒辦法像村裡人家那樣用石坎合著糯米粉舂,在亞城沒石坎那玩意,只好把艾草煮熟透,使之易於搗爛,然後再把艾草與糯米粉合在一起用力揉,這可是純手工的幹活。
糯米粉在亞城的大中華超市、H-mart、大南門都有賣,有人喜歡加些粘米粉,大概是不喜歡糯米粉太黏,我喜歡純糯米的。可惜的是在亞城我是沒辦法找到廣西的靖西大香糯了,只好用泰國或者越南的糯米粉,說起來越南和廣西也還是山連山水連水的鄰居,用他們的糯米粉味道還算可以。
真正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在亞城我始終找不到月亮葉,上個月我去薩凡納,在薩凡納河邊的一小店疑似看到用月亮葉包著蒸的點心,以為這月亮葉在亞城也是應該有的,在好幾個山林里都沒有發現,這就很難達到完美,畢竟還是少了一道味。
糍粑餡我更喜歡花生餡,吃起來乾淨可口,本來芝麻餡也很好,還特別香,唯一的缺點就是那黑芝麻餡從嘴角不慎流出時黑乎乎的,不僅如此,連牙縫都會有些黑芝麻粒,比較難看。
沒有月亮葉包裹的艾糍粑,只好裸蒸了,不管怎樣它終歸還是艾糍粑嘛。這種蒸法是很講究火候的,一般用大火蒸上十五分鐘,時間不夠糯米不熟,會讓胃受不了,反胃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蒸的時間過長,這種裸蒸的糍粑團會漲起泡泡,相貌難看,人愛講究身材,糍粑也是要講究美觀的。
如果有葉子包裹,蒸出來會是這個樣子的,很淳樸的模樣。
打開後是不粘手的,還有些許獨特的香味,怎麼就找不到這樣的葉子呢?算啦,遠在異國他鄉的,只能將就點了。
剛出鍋的糍粑一般都是很誘人的,此時此刻,熱氣騰騰的滿屋飄香。聞起來確有草木之淡雅,入得口去,滿嘴留香,這是艾草與糯米的完美結合,那味道讓人實在難以忘懷。
如果想唯美一點,那就選好角度,用上好的相機精心拍下它的倩影,那樣是不是更加誘人?總而言之,在亞城依然能和家人享受到如此親切的味道,很春天的味道,這才是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