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美國在做什麼,這個西方記者比許多中國人清醒得多

來源:觀察者網(ID:guanchacn)

作者:約翰·皮爾格

編譯:馬力

  12月5日,著名紀錄片導演約翰·皮爾格的新作《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在英國上映。隨後,我們對此進行了初步報道,並對影片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紀錄片上映之前,導演約翰·皮爾格1日在《新國際主義者》雜誌上發表了同名評論文章,圍繞美國對華戰略,從菲律賓、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的角度,為自己的拍攝主題給出了佐證。

作者在文中還提到了毛澤東與美國互動的一些歷史。他慨嘆,「毛澤東曾給西方機會,這足以改變當代世界歷史,足以避免幾次美國對亞洲發動的戰爭,足以挽救無數生命,但在上世紀50年代,來自毛澤東的善意被無情地拒絕了。」

現在我們全文翻譯,供讀者參考。

  1967年,第一次造訪日本廣島時,我似乎還能感受到原子彈爆炸瞬間的灼熱。

在一塊大石頭上,我看到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做出稍息姿勢的人:雙腿張開,背部彎曲著,手放在身體一側,似乎正在等待銀行開門。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這個人的身體被熔進了岩石中。我盯著那個石頭上的人形看了一個多鐘頭,永遠都忘不了。很多年後我再次到訪廣島時,那塊大石頭不見了,被搬走了。在政治上,這是令人尷尬的。

《新國際主義者》雜誌客座編輯、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導演約翰·皮爾格在該紀錄片上映前發表同名評論文章

我花了兩年時間拍攝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The Coming War on China),影片展示了實實在在的證據,它告訴我們:談論核戰爭並非只是捕風捉影,核大戰的確是可能發生的。美國正在進行細緻的軍事準備,其規模自二戰結束以來前所未有。這些軍事力量出現在北半球,出現在俄羅斯西部邊境,出現在亞太地區,直指中國。

這裡面蘊含的巨大危險人所共知,但這種危險被消聲了,甚至被扭曲了:西方主流媒體的虛假報道鼓動著公眾內心的恐懼感,這一切貫穿了20世紀大部分時間。

如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復興,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正被美國視為對其主導人類事務「神聖權力」的重大威脅。

為了壓制中國的崛起勢頭,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了「重返亞洲」戰略,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美國海軍力量的三分之二部署在亞太地區。今天,有400多個美軍基地包圍著中國,這些基地里部署著炸彈、導彈,最為關鍵的是,還有核彈。這些基地分布在澳大利亞向北至日本和韓國,穿越亞歐大陸至阿富汗和印度,一位美國戰略家表示,這些基地構成了一個「完美的鎖鏈」。

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揭示出美軍基地在中國周邊的分布情況

美國蘭德公司自越戰結束以來一直在進行一項研究,名稱為:與中國之間的戰爭——規劃難以想像之事(War with China:Thinking Through the Unthinkable)。

該項研究受到美國陸軍委託,蘭德公司的專家們設想了冷戰的情境,當時就是該公司首席戰略專家赫曼·卡恩(Herman Kahn)提出了那句名聲不佳的說法:規劃難以想像之事。

卡恩還寫了一本書《關於熱核戰爭》,在書中,他詳細解釋了「如何贏得與蘇聯之間核戰」的方案。

今天,卡恩的末世觀點被美國實權人物廣為接受:軍國主義者和新保守主義者分布在行政部門、五角大樓、情報部門、國會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等各個機構裡面。

現任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曾表示,美國的政策就是必須打擊那些「對美國統治世界的絕對權威造成威脅的人」。

此種觀點幾乎與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完全一致,他曾在競選時對中國高聲謾罵,稱中國「強姦」了美國經濟。

12月2日,特朗普與所謂台灣「總統」通了電話,這構成了對中國的直接挑釁。在中國看來,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份,而美國一直向台灣出售武器。

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埃米泰·埃茨奧尼(Amitai Etzioni)曾表示,「美國一直以來都在為與中國之間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但如此重大的戰爭決策卻從未經過官員們的仔細審議,我指的是白宮和國會的那些人」。

其中蘊含的巨大風險在於,「對中國內陸的打擊可能被北京視為對其核攻擊能力先發制人的『摘除』。如此一來,就會將中國人逼到一個『要麼使用核武器、要麼核武器被摘除』的困境,這無疑將導致核戰爭的爆發」。

2015年,五角大樓發布了《戰爭法手冊》(Law of War Manual)。這本手冊指出,「美國並未簽署過任何旨在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國際條約,因此對美國來說,使用核武器是合法的」。

一位中國戰略學者曾對我說,「中國並非西方的敵人,但如果西方以我們為敵,我們就必須為此做好準備」。與美國相比,中國軍隊及武器的規模還很小。

但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格利高里·庫拉基(Gregory Kulacki)表示,「事實上,美國的核武政策一直是影響中國提升核力量響應等級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美國海軍作戰部顧問泰德·波斯托爾(Ted Postol)是核武方面的權威,他曾對我講,「在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想讓自己顯得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咱們也得厲害點……美國不應羞於秀肌肉,我們本來就是個壯漢。美國一直以來的確在炫耀武力,而且這是出於某種頂層設計(orchestrated from the top)」。

對此,我回應說,「可這看起來還是太危險了」。

2015年,美國秘密舉行了自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代號為「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美軍艦隊和遠程轟炸機預演了「針對中國的空海一體戰」(Air-Sea Battle Concept for China),將中國從中東和非洲進口油氣和生產原料必經的馬六甲海峽完全封鎖。

雖然美國注意到中方在南海一些島礁上修建機場跑道,但「護身軍刀」這一演習極具挑釁性。今年7月,一個仲裁庭認為中國對上述島礁的主權聲索沒有根據。雖然仲裁申請由菲律賓發起,但律師卻來自美國和英國,而且這一切還可以追溯到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身上。

2010年,希拉里飛赴馬尼拉。她要求這個美國前殖民地重新向美國開放於上世紀90年代關閉的軍事基地——當年由於發生多起美軍對當地女性的暴力事件,該基地迫於民眾壓力不得不關閉。希拉里稱,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要求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這個群島距離美國有12000公里)和航行自由造成了威脅。

時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與中國終止了雙邊會談,與美國秘密簽署了加強版防務協定(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並從美國那裡購買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武器和軍用設備。

這意味著菲律賓向美國開放5個軍事基地,而且美軍和美國分包商可以不受菲律賓法律制約,防務協定里的這些條文深具殖民地性質。

新當選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今年4月自稱為社會主義者,讓華盛頓大感緊張。他宣稱,「在處理與世界各國關係問題上,菲律賓將遵循獨立的外交政策」。他還提到美國尚未就殖民歷史道歉,「我會與美國人分手」,他甚至表示將美國軍隊從菲律賓趕出去。但目前,美國人尚未離開菲律賓,兩國聯合軍事演習也未停止。

2014年,在「建立信息主導權(information dominance)」的名義下,五角大樓拿出40億美元用於操縱媒體(media manipulation)。奧巴馬政府甚至啟動了一項宣傳計劃,將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貿易國描繪成一個對「航行自由」的嚴重威脅。

在這項宣傳計劃里,CNN沖在了最前面。CNN國家安全事務記者搭乘美國海軍巡邏機飛過南沙群島時興奮地發出了報道。

而BBC記者在節目中建議菲律賓飛行員駕駛單發動機的賽斯納飛機飛過有爭議的島礁,「測試一下中國人將會怎樣反應」。這些記者從未細究過中國為何在這裡修建機場,也從未想過美國為何將軍事力量擺在中國的家門口。

擔任這一宣傳計劃總負責人的是美軍太平洋司令亨利·哈里斯。他對《紐約時報》說,「我的工作內容涵蓋從好萊塢到寶萊塢的電影藝術,還包括北極熊和南極企鵝」。在我看來,帝國統治從未獲得如此簡潔有力的描述。

五角大樓安排了兩個人向經過篩選的、思想易被操縱的記者們發布消息,而哈里斯上將就是其中之一。五角大樓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將可疑的潛在威脅描述為現實威脅,當年小布希總統和布萊爾首相曾將對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的破壞性戰爭合理化,他們也是如此處理那些所謂的「潛在威脅」的。

今年9月在洛杉磯,哈里斯宣稱他「已經準備好應對復仇的俄國人和固執己見的中國人」。

他這樣說道,「如果我們今晚要進行決鬥,公平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規定用刀,那我們就要帶上槍;如果規定用槍,那我們就要準備好大炮,不僅我們自己,我們所有的盟友都要炮彈上膛」。他這裡所說的盟友包括韓國。

五角大樓已經選定韓國作為其終端高空防空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ir Defense system,即THAAD,「薩德」系統——譯者注)的發射平台,此舉表面上假託為了防範朝鮮的攻擊,美國海軍作戰部顧問泰德·波斯托爾(Ted Postol)指出,其實該武器系統的目標是中國。

在澳大利亞悉尼,哈里斯敦促中國「拆掉在南海建設的萬里長城」。中國在南海進行建設的衛星照片被放在了悉尼當地報紙的頭版。

澳大利亞是我的祖國,也是對美國最巴結諂媚(obsequious)的「夥伴」。這個國家的政治精英、軍事機構、情報機構和新聞媒體都是所謂「美國聯盟體系」的一部分。

美國政要訪問悉尼時,封閉悉尼海灣大橋僅供美國人的車隊通過,對澳大利亞人來說早已司空見慣。

雖然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大利亞國民經濟的大部分都要依靠中國,但「對抗中國」是這個國家從華盛頓接到的必須服從的命令。

堪培拉為數不多的幾位持異議者忍受著默多克媒體上麥卡錫主義般(麥卡錫主義,是1950—1954年間肇因於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的反共、反民主的典型代表,它惡意誹謗、肆意迫害疑似共產黨和民主進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見的人。「麥卡錫主義」也被認為是政治迫害的同義詞——譯者注)的咒罵。越戰策劃者之一麥喬治·邦迪(McGeorge Bundy)說,「你們澳大利亞人跟我們坐在一條船上」。

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美國軍事基地是位於愛麗絲泉(Alice Springs)附近的松樹裂谷(Pine Gap)基地,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建立,主要負責監視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華盛頓利用無人機在中東地區進行的殺戮行動也有這個基地一份功勞。

今年10月,澳大利亞主要反對黨工黨的國防事務發言人理查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表示,在南中國海地區作出對中國「作戰決定」的應該是軍方將領。換句話說,澳大利亞民選領袖或國會不應該做出與中國這個核大國進入戰爭狀態的決定。

五角大樓在為自己划下新的底線,對於任何一個自詡民主的國家來說,這都是一種對民主原則的歷史性背離。

五角大樓在華盛頓的影響力已經過大,據丹尼爾·埃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美國社會活動家,前軍方分析員。1971年受雇於蘭德公司時,他曾將一份事關越戰政府決策的五角大樓絕密研究報告泄露給了《紐約時報》並由此引發了一場全國性辯論——譯者注)的觀點,五角大樓正在進行一場靜悄悄的政變。

根據美國布朗大學的一項研究,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以來,美國已經花費5萬億美元用於發動各種戰爭。伊拉克戰爭已經導致上百萬人死亡,來自四個國家的難民仍在逃亡。這一切就是五角大樓在華盛頓影響力的證明。

日本沖繩有32個美國軍事基地,美軍曾從這裡出發對朝鮮半島、越南、柬埔寨、阿富汗甚至伊拉克進行過攻擊。今天,這些基地的主要目標是中國,而歷史上沖繩曾長期與中國保持著文化和貿易聯繫。

沖繩上空時刻盤旋著美軍的飛機,有時候軍機甚至會墜毀在平民的住宅或學校里。當地人忍受著噪音難以入睡,學校里也難以正常上課。這是沖繩人自己的家園,但這裡四處有被圍欄封鎖的地區,圍欄上的牌子告訴當地人「請遠離此地」。

1995年,一群美國士兵輪姦了一名12歲的沖繩女孩,以此為契機,反美軍基地運動聲勢越來越大。但這也只是成百上千罪案中的一起,很多此類事件甚至都未能開啟法律程序。

外界鮮為人知的是,沖繩人的抗爭終於選出了一位持反基地態度的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這給東京的日本中央政府出了一道從未遇過的難題,而民族主義首相安倍晉三欲修改「和平憲法」也受其掣肘。

已經87歲的島袋布美子女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倖存者(當年有四分之一的沖繩平民在美軍佔領過程中喪生),她也加入了這場反美軍基地的運動。1945年美軍進攻時,她曾與數百名同鄉躲藏在沖繩島北面的邊野古灣(Henoko Bay),如今她在為保住這個美麗海灣而抗爭。美國人想填平邊野古灣,造出新的陸地,以便為其轟炸機延長跑道。

「我們必須做出選擇,要麼活下去,要麼保持沉默」,島袋布美子女士說。我在施瓦布軍營(Camp Schwab)外採訪了她,而當時美軍的直升機就盤旋在我們頭頂,顯然它並無訓練任務,只是在向抗議人群表達威懾。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韓國濟州島,是一個度假勝地和世界自然遺產,被稱為「世界和平之島」。然而,就在這座小島上,卻建有世界上最具進攻性的軍事基地,該基地距離中國上海僅有600多公里。濟州島上有一個寧靜的小漁村,名為江亭,現已被韓國海軍建設成為供美國航母、核潛艇以及宙斯盾導彈驅逐艦使用的基地,其目標直指中國。

人們對上述戰爭準備活動的抵制已經在濟州島上持續了10年之久。每天一次,甚至一天里有兩次,當地村民、天主教牧師以及從世界各地趕來的支持者,在美軍基地門口做彌撒以示抗議。在這個國家,這種抗議策略為人們展現出頗為鼓舞人心的場景。

一位韓國神父對我說,「我每天在基地門口唱四首歌,無論颳風下雨,甚至刮颱風我也堅持來。為了建設這個基地,他們破壞了環境,毀掉了當地村民的生活,我們都是見證者。美國人想控制太平洋,他們想把中國孤立起來,美國人就是想當世界霸主。

隨後,我離開濟州島,搭乘航班飛往中國上海。我已經幾十年沒到中國去了,上次去那個國家還看到街上涌動著自行車大潮,當時毛澤東剛剛逝世,城市裡氣氛冷清,對未來的不安和期待飄蕩在空氣中。

僅僅幾十年,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對於此次中國之行所受到的震撼,我事先的確心理準備不足。

在上海,我看到了毛澤東和他的同志們1921年秘密開會、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那棟房子。今天,這棟房子矗立在富有商業氣息的街區中心,不遠處,我看到了星巴克咖啡店、蘋果手機專賣店、卡地亞手錶店和普拉達奢侈品商店。

毛澤東曾多次提出在白宮見羅斯福、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等幾任總統,但均被粗暴拒絕,或被故意無視。毛澤東曾給西方機會,這足以改變當代世界歷史,足以避免幾次美國對亞洲發動的戰爭,足以挽救無數生命,但在上世紀50年代,來自毛澤東的善意被無情地拒絕了。

「冷戰的緊張態勢讓美國似乎變成了一個攥緊的拳頭」,時評人士詹姆斯·納萊莫說。出於同樣的心理,美國主流媒體也將中國描繪成對西方的重大威脅。

世界的重心正向東方轉移,這是無法阻擋的大趨勢,但在西方,還很少有人能深刻理解中國對亞歐大陸的宏大設想。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將把中國和歐洲用貿易活動、港口設施、輸油管道和高速鐵路聯通起來。中國,這個世界鐵路技術的領袖正就一個鐵路項目與28個國家協商,這項計劃將把中國和沿線28國用時速400公里的高速鐵路連在一起。這種對世界的開放心態展現了對全人類的包容。

「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深信『美國例外主義』」,奧巴馬說。這種對國家優越感的狂熱追求可以用「美國主義」(Americanism)一詞加以概括。

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信奉弱肉強食、具有強大優勢的食肉動物。自冷戰結束以來,歷任總統都未像奧巴馬這樣使核武器相關支出上漲如此迅猛,而他竟然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甚至還開發了名為B61 Model 12的小型核彈,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詹姆斯·卡特萊特(James Cartwright)曾對此表示,「核彈小型化導致其使用方式充滿了想像力」。

今年9月,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發布了一份報告。該報告指出,「世界秩序正在崩潰,有暴力色彩的極端主義和持續不斷的戰爭將成為未來世界的特徵……復興的俄羅斯和日漸強硬的中國將成為新的敵人……只有信奉英雄主義的美國可以拯救這個世界」。

從這種販賣戰爭的言論中,我讀出了某種焦慮感。「美國世紀」似乎已經落下帷幕,卻沒人有勇氣告訴這位昔日的皇帝:「該拿著你的槍回家了」。

  作者簡介: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1939年10月出生在澳大利亞悉尼。戰地記者、電影導演,現定居英國倫敦。他認為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外交政策都受帝國主義驅使,以強烈批評這些國家的外交政策聞名。他曾兩次獲得英國新聞界最高榮譽「年度記者」獎,還曾獲得「聯合國媒體和平獎」。2016年12月5日,他最新執導的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在英國上映。

附《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片段:


觀察者網譯自12月1日《新國際主義者》網站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人民日報,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編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