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若敏:《亞城慈濟:Sharleen老師的棗泥酥餅》

《亞城慈濟:Sharleen老師的棗泥酥餅》

若敏

2025年10月27日 週一

一場秋雨一場寒。連日的陰雨,把亞特蘭大從夏天直接帶入冬季。清冷的空氣中,卻有一處地方洋溢著溫暖的香氣——那是慈濟亞特蘭大分會的香積廚房。

剛從旅行歸來的我,推開廚房的門,耳畔立刻傳來陣陣笑聲與揉麵的節奏聲。窗外雨聲滴答,屋內卻熱氣騰騰、充滿愛心的溫度。今天的主題,是「心素食儀」課程之一——學習製作 棗泥酥餅。

【一場以心為本的「香積修行」】

Sharleen老師站在操作台前,細緻地講解製作步驟。她的語氣溫柔而堅定,每個動作都帶著一份「精進」的專注。

「水皮要鬆弛十五分鐘,油酥要揉到剛剛好,包酥的時候不能破。」她邊說邊示範,學員們緊緊跟隨,神情專注。

香積廚房的「小美機」在角落裡低聲運轉,幫忙揉麵、熬棗泥,彷彿一位勤奮的小幫手,默默陪伴大家修心。空氣裡瀰漫著奶油與棗香的氣息——溫柔、厚實,像一段被慢慢打開的心意。

「做酥皮最怕破酥,要有耐心。」Sharleen老師提醒。學員們小心翼翼地包著棗泥,折疊、擀平、刷蛋液、送進烤箱。等待的二十分鐘裡,大家彼此交流心得,也分享生活中的點滴。烤箱門打開的那一刻,酥餅帶著暖香,彷彿整個秋天都融化在那一抹甜中。

 

【烘焙的不只是餅,更是愛】

這批棗泥酥餅將成為慈濟義賣的產品。當天,剩餘的棗泥酥餅全數被志工們搶購一空,所得將用來幫助需要的人。每一片酥皮、每一份棗泥,都是志工們用心揉捏的祝福,蘊藏著滿滿的能量與愛心。

除了棗泥酥餅,琬玲師姊也帶來芝麻大餅的教學。

香氣撲鼻的芝麻餅,層次分明、外酥內軟。

學員們一邊動手、一邊笑說:「這香味要是傳到外面,肯定馬上就賣光!」

廚房裡接著嘗試包素菜餃子。那天的素餡,是由「一凡餐廳」的王凡老師慷慨提供。

感恩她的大方與無私,特地將自家餐廳的素餃配方分享給慈濟。

一凡餐廳現在一週營業七天,雖然王凡老師無法親自到場,但得知我們要試作素餃義賣,立刻送來一大盆調製好的餡料。

有人手擀麵,有人用壓麵機。餃子包好後,大家還實驗冷凍保存的效果,計畫未來能推廣至義賣或大型活動中,讓更多人品嚐到慈濟的愛心滋味。

【心素食儀:從廚房到心田】

「心素食儀」,不僅是一場烹飪課,更是一場生活修行。

在慈濟的廚房裡,食物不只是滋養身體的材料,更是修心與感恩的載體。

每一次揉麵、每一滴油、每一段等待,都是在練習的功課。

外頭的風雨絲毫沒有影響這方小小廚房的熱度。相反,雨聲成了最好的陪伴。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爐爐熱餅烤出的不只是香氣,更是團結與善的能量。

當最後一盤棗泥酥餅從烤箱取出,志工們齊聲歡呼。金黃的餅面閃爍著微光,就像每個人心中那份純淨的願——

以香積為修行,以素食讓愛與善在廚房中繼續發酵。

【美食共饗,感恩滿堂】

課程結束後,志工們紛紛拿出自家準備的美味料理,讓這個雨天的廚房更加溫馨。

Annie一如往常地準備了各色繽紛水果;

於琬玲帶來了健康的涼拌菜。

羅師姊帶來香氣四溢的水煮花生與蘿蔔乾;

書尋分享了家鄉風味的福州點心;

Jane則帶來親手製作的布丁,香滑可口。

陳師傅更是現場煮了一鍋熱騰騰的蛋花湯,並炒了可口青菜,為大家送上溫暖的午餐。

吃完中餐後,大家又繼續把餃子包完。窗外仍是淅瀝細雨,屋內卻是笑語盈盈。那一刻,香積廚房不只是廚房——它是一方修心的道場,一處讓人感受到人間溫暖與善意的所在。

香積有愛,心素同行。

從一顆棗泥酥餅和芝麻大餅開始,將感恩的味道,烙印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裡。

【心素食儀,是家的味道】

今天的心素食儀,不只是一堂烹飪課,更是一場慈濟家庭的溫馨聚會;不僅滋養了身體,更溫暖了心靈。

感恩Sharleen老師與於琬玲師姊的無私傳授,感恩所有志工的用心付出與熱情參與。

參加活動志工名單:

Sharleen老師、Annie、梁師姊、陳師兄、采榮、翠芳、琬玲、東貝、豔梅、若敏、荷花、小娟、越紅、慈姍、Mia、羅慧珠、Michelle、Jane、Lili、Yeah

(完稿於2025年10月29日,美國亞特蘭大)
(攝影:若敏,感謝Mia 提供部分照片)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