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華裔家庭又一悲劇 大年初一孩子偷壓歲錢 結果……

春節本該是全家歡聚一堂的日子,但最近發生在紐約的這件事卻讓這家華人十分鬱悶。

事情發生在紐約的布魯克林,一名九歲的華裔男孩於2月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那天,兩個孩子都拿到了紅包,但小兒子的紅包之後不翼而飛,大兒子死活不承認是他偷的。李女士急了,用藤條對孩子進行體罰。本來李女士沒有打孩子的臉,但在他躲避藤條時,正好打到他的臉上。

華裔家庭又一悲劇 大年初一孩子偷壓歲錢 結果......

2月6日,當他上學時,學校的教師發現了他臉上的傷痕。隨後,學校將孩子送到醫院驗傷,與此同時,校方將此事報告給警方。警方最後將這位媽媽逮捕。

這位涉案的媽媽是一位華裔媽媽,姓李的女士。

據悉,李女士和老公平時忙於工作,老公自己一個人在外州打工。在九歲的大兒子很小的時候,孩子就被送回老家,一直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著。大概在4年前,孩子被送回美國。在孩子來到美國後,很調皮,服父母的,怎麼說都不管用。李女士知在美國打孩子是犯法,所以一直都是在說教孩子。李女士的九歲的兒子到了美國後有幾次偷過家裡的錢。

華裔家庭又一悲劇 大年初一孩子偷壓歲錢 結果......

李女士的老公得到通知後很快就趕回家,兒童服務管理局(ACS)雖然介入此案,孩子暫時由孩子的父親照顧著。可憐天下父母心!事到如今,李女士由於擔心對孩子以後的影響不好,至今她也沒有告訴學校和警方她打孩子的原因是什麼。

教育孩子真的要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5歲的時候任由他放縱,等到他15歲時,你再想管教的時候就由不得你了。

華裔家庭又一悲劇 大年初一孩子偷壓歲錢 結果......

美國兒童相關法律

在美國,各州處理虐童案的方式雖不同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裁決:

  1. 允許孩子繼續留在父母身邊,但定期有監管人員監督抽查;
  2. 州政府把孩子從父母身邊帶走;
  3. 終止父母撫養孩子的權利,把孩子交由其他家庭收養。

在美國打孩子,即使是疑似案例,也會留下終生的污點,後果十分嚴重,幾乎等於自毀前途。

在美國合法的懲罰方式

難道美國就沒有熊孩子嗎?美國的家長如何處理?主要的指導思想是,要有合理的原因,適當適度的懲罰,不能存在報復和惡意性質。美國普遍認可的懲罰方式,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限制孩子遊戲時間和零花錢。

比如沒收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不允許看電視里的幼兒節目動畫片,還有減少或取消當月零花錢。

另一種是站牆角面壁思過,媽媽們常說的 time out。

當小朋友之間出現紛爭時,錯誤的一方經常被拉到旁邊不允許繼續玩耍和參與。清楚的告訴孩子哪裡做的不對,現在要受到懲罰,少則10分鐘,多則半個小時,一旦孩子承認錯誤並且願意改正,即可表揚。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獎勵與懲罰並行,適當的懲罰是孩子學習各種社會規則的機會。

尊重平等的對待孩子是前提

想要孩子彬彬有禮,遵守規則,父母首先要如此對待孩子。立好規矩是第一步,遵守規矩卻是最重要的一步。

很多家長雖然立了規矩,但遇到孩子犯錯時,又心軟心疼,於是給了孩子「鑽空子」的機會。不出幾次,孩子就會明白,即便自己不遵守規矩也不會受到懲罰,於是規矩便毫無意義了。家長破壞規矩在先,孩子鑽空在後,家長給孩子貼上「不聽話、不守規矩」的標籤,不經意間也會強化孩子這種行為。循環以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熊孩子」和心力交瘁的父母。

有一些孩子在學校里喜歡捉弄其他小朋友,要麼揪一下頭髮,在別人後背推一下,或者把人家正在玩的東西拿走,讓老師家長很是頭疼。孩子這種行為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家裡長輩和家長沒有界限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就主動幫助,或者隨意抱抱摸摸孩子。很多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覺得這是親昵的表現,但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如果在家裡,長輩能夠對孩子進行禮貌的詢問,「我可以用一下你的剪刀嗎?我可以抱抱你嗎?我可以幫你把這個打開嗎?」那麼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學會並將其運用到和小朋友們的相處之中。

只有平等對待、尊重他人,堅持原則,和遵守規則,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交際和生活,也是家長最應該以身作則示範給孩子的。

如果家長經常使用體罰或相對武力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那麼孩子在將來的交往中也只會運用這種方式處理問題。這是政府和法官最不想看到的,所以才會重重懲罰那些對孩子進行體罰的家長。

了解此案的律師表示,這位媽媽應該向警方如實說出事情的起因,配合兒童服務管理局的工作,儘快洗清自己虐童的罪名。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送給家裡老人們養育,孩子很可能養成不好的習慣。老話兒說:隔輩親。大部分國內的老人都對孫輩過度溺愛,容易對孩子的性格和生活習慣產生負面影響。為人父母,對孩子要負起全面責任來生孩子,養孩子是一部分,教育好孩子是更重要的一部分!父母更是在怎麼才能把孩子教育成品德高尚的好孩子上多下功夫。您是怎麼教育管教自己的孩子呢?請留言與大家討論分享。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圖片轉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無法註明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小婭認領(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確認後我們會在後續文章作出單獨聲明。如覺侵權,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轉載請註明出處!

海外新聞小編

關注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即時收取美國亞特蘭大市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亞城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