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亚裔学生易抑郁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期望的是什么吗?

哈佛大学校报《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20日刊登该校4名亚裔学生合著文章。作者们在文中表示,作为哈佛校园的亚裔学生,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压力和精神疾病在他们自己和同伴身上呈现。

这4名亚裔学生写道,他们注意到近年来有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那就是亚裔青少年自杀的消息越来越多。

对于来自于东亚移民家庭的许多学生来说,假日里的家庭聚餐并不像是一种庆典,反而给了父母一个八卦年轻一代的好机会。他们会尽情比较谁家的孩子更加优秀,这使得自己孩子的任何缺点都不容原谅。不管是在外社交,还是家庭内部讨论,关于上大学和高分的话题永不停歇,但却很少有与孩子情绪缺陷相关的讨论。这种对完美的过分追求使得孩子很难展现出内心的不安定,包括情绪斗争甚至精神疾病。

在南亚移民家庭中,对于精神健康的忽视现象同样普遍。该校学生Sara Surani记得有一次她在家中提到了“抑郁症”,家人却回复说:“你觉得你抑郁了?不,你只是没睡好觉,你只是累了。”

“焦虑?噢,不。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足够努力,所以你才担心。你继续努力的话会变好的。”

Surani说,她听到过一些关于自杀的故事。然而,如此令人震惊的故事换来的却是流言蜚语。许多人都表示这种事情只会给家人和族群蒙羞。

在亚洲移民家庭中,患有精神疾病似乎就等于是耻辱。这在各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在中文中,精神疾病与表示神经错乱的“神经病”是同义词。在韩国,为了保全家族荣耀会隔离家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而且“精神病人”也是一个侮辱性词汇。在印度,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自杀”都与“自作乐”谐音,因为社会普遍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这种文化气氛常使得学生难以获得来自家人的支持,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亚裔精神疾病患者增多了。有研究表明,亚裔学生比白人学生更容易感到抑郁,但亚裔却又是最不愿意寻求精神健康援助的人群。

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曾刊登一系列漫画,生动描绘了当亚裔青年向父母倾诉时父母通常会给出的回复,以及他们期望得到的回复。

实际发生的:

7ae97d7a91e5e2f016162e96693a6d99

孩子期望的:

4f97194c32169af33e8e3bdda7015f69

实际发生的:

894bf0dfee58b60a1933422eed2a8964

孩子期望的:

ae5d4079e7dc9c3d170b334e26ecec51

实际发生的:

4b11b9d1c8fb90be7438e1e91e93b928

孩子期望的:

cde090fbb0473a10905d0aa41603b856

实际发生的:

ab2ededcca43594ba4e1f65a992789f8

孩子期望的:

82ffb20301be0009ea9440cb23f11d91

实际发生的:

b61995ca4c504ecf73ce528cbeb695c1

孩子期望的:

55579808d85b091c1df41fea27dfd388

实际发生的:

1ed6564291a2599f2be2677c0a55fa64

孩子期望的:

508b0ac5e4cc57045853ea05483ad768

实际发生的:

4254815db69ed4bfb8bb0ce10fa9df18

孩子期望的:

ee9c0e6ee1946f818eec8228d45a0b9a

实际发生的:

ecf1a6465e69ebafdebbc8caeef50344

孩子期望的:

62ef69fefe5e587071b5cbc5817d949c

除了家庭因素,哈佛这4名亚裔学生还呼吁学校能够为亚裔学生提供拥有多样性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学生还建议,哈佛应向耶鲁学习,建立多文化中心,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长期帮助。

不仅是校方,学校所有成员都应为此尽一份力。文章建议,学生们应继续奋斗,为探讨精神健康问题创造更开放、更包容的环境。哈佛亚太裔校友尽力促进更多的亚太裔心理顾问加入其中。同时,拥有亚太裔背景的教授和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指导。

e5921a55b1251c5dd80eb3021aa20375

5946476b9f38e16cb127b24c65aedc54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无法注明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娅认领(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作出单独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