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从韩国城到中国城:亚特兰大商圈的悄然变迁

在亚特兰大,如果你想找正宗的韩国烤肉,20年前的答案一定是Doraville,但今天,大家会直接推荐Duluth或Suwanee。

这个变化背后,藏着一个移民社群发展的典型路径——而华人在亚特兰大的发展轨迹,也在不知不觉间与韩国人重叠。

韩国人的北迁之路

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韩国移民沿着Buford Highway扎根,在这里开餐馆、超市、服装店,把这条公路打造成亚特兰大最早的“韩国城”。那时候,韩国经济刚刚起飞,韩国政府在佐治亚州设立经贸办事处,带动了更多韩国人来此投资、定居。

90年代初,Buford Highway的韩国餐厅多得数不清。那时候,几乎所有韩国人都住在Doraville,餐馆开在哪儿,人流量就在哪儿。

但到了2000年代,Buford Highway的韩国商家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越南、墨西哥和中国商家。

与此同时,韩国人开始向北迁移,进入Duluth和Suwanee。这些地方房价更低、学校更好,商业发展空间也更大。今天,Duluth已经取代Doraville,成为佐治亚州乃至整个东南部最大的韩国城,不仅有正宗的韩式炸鸡、烤肉店,还有高端韩式美容、K-pop主题咖啡馆等,吸引着来自整个东南部的顾客。

华人商圈的成长

韩国人在亚特兰大的发展,多少也反映了华人社区的成长轨迹。只是虽然是同样的路线,但不同的方式。

90年代之前,亚特兰大华人以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移民为主,他们多是来美求学后留下的高学历人士,或者是制造业、贸易行业的商人。最早的华人商业区在Chamblee和Doraville,主要是几家中餐馆和亚洲超市。

但从2000年后,大陆华人移民迅速增加,他们带来了更雄厚的资金和更强烈的创业精神。Buford Highway上的华人超市和川菜、湘菜、粤菜馆迅速崛起,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

和韩国人一样,越来越多的华人家庭开始往Duluth、Suwanee、Johns Creek迁移,原因很相似:这里有更好的学区,房价也比亚特兰大市区更友好;社区治安更好,更适合家庭生活;商业发展空间更大,创业成本相对较低。

2010年左右,大部分华人都集中在Buford Highway上开餐馆,但2015年后,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搬到Duluth和Suwanee。目前甚至有华人愿意进军Johns Creek和Alpharetta——这些地方,将目光瞄准了白人群体,这些地方也正在成为亚特兰大华人的下一个“聚集地”。

在亚特兰大,韩国人开的补习班一直是行业的“天花板”,韩国家长对教育的投入是出了名的,几乎每个Duluth和Suwanee的商圈里,都能找到韩式数学班、SAT培训和韩语学习中心。但近年来,华人也在补习行业迅速崛起。

移民社群的成长逻辑

无论是韩国人还是华人,在亚特兰大的发展轨迹其实都遵循着一个逻辑:

1.最初的扎根点 —— 选一个价格相对低廉的区域聚集,比如Buford Highway。这里地租低、创业门槛低,适合第一代移民打基础。

2.随家庭成长迁移 —— 经济条件改善后,移民社群会寻找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更好的学区,促使他们搬迁至更高端的郊区,比如杜鲁斯和苏万尼。

3.商业生态升级 —— 进入新区域后,移民社群不会只是开餐馆,而是逐步发展教育、金融、医疗等多种产业,形成更加完整的商业网络。

华人能否走得更远?

韩国人在亚特兰大的影响力已经扎根了三四十年,他们的商业模式相对成熟,甚至已经进入了资本化运营,比如连锁汗蒸房、韩式超市、韩式医疗美容等。而华人的商业版图虽然迅速扩张,但相比韩国人,华人企业的品牌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未来十年,华人在亚特兰大的商业模式,可能会从目前的餐饮、零售,向更高端的金融、医疗、科技等领域延伸。

亚特兰大的华人商圈,下一步能走多远,就看华人企业家们怎么布局了。

Ref:
https://www.ajc.com/news/business/atlantas-koreatown-has-been-shifting-north-heres-why/I3WBZPNLPZEFNN4V3EYPECUQZE/
https://www.ajc.com/news/local/koreans-find-home-gwinnett/MVI4s0BPRIIBh6SFnvydBN/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独家约稿、原创。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