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佐州越来越多年轻人中风,华人家庭别掉以轻心

在很多人眼中,中风是“老年病”,但最新研究显示,这种观念正在被打破——中风,已经开始悄悄瞄准了年轻人,尤其是20至40岁之间的群体。

而对于重视子女教育、拼搏事业、习惯“忍一忍就过去”的华人家庭来说,可能正是最容易忽视警讯的那一群。

年轻中风病例激增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发布的两项研究报告,年轻人中风的风险正急剧上升,背后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 酗酒/社交性暴饮(尤其是每日4杯以上)
  • 偏头痛(特别是伴有视觉先兆的)
  • 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PFO)
  • 不明原因中风(cryptogenic stroke)
  • 生活方式疾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高、久坐

这不是遥远的数据。仅Emory Healthcare一家医疗系统,就在过去一年看到18-44岁中风患者增长7%。Wellstar Health System报告称,10年内年轻中风病例增长达25%,过去一年治疗了约200例年轻中风个案。

另外,根据佐治亚州公共卫生部的数据,佐治亚州被认为是美国东南部“中风带”的一部分,该地区的中风死亡率比美国其他地区高出约 30%。

华人高风险行为

根据多位神经科专家分析,以下这些行为可能已经在华人群体中非常普遍:

1.周末“聚会式喝酒”:

不论是学生聚餐还是职场人应酬,许多年轻华人习惯“喝个尽兴”,殊不知,一晚喝下四五杯就已属于“暴饮”级别。长期这样,会大大提升中风、心律不整和血管硬化的风险。

2.忍着偏头痛不看医生:

很多女性习惯性偏头痛,却只是简单吃止痛药了事。但AHA指出,伴随“光影、闪光”先兆的偏头痛,是年轻女性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3.忙得没时间体检:

即便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华人年轻人依旧认为自己“健康得很”,每年拖延体检,有高血压、高胆固醇也毫不自知。

为什么华人更容易“轻视中风风险”?

  • 文化观念根深蒂固:“年轻人扛得住”“哪有事就是病”
  • 重视成绩、忽视身体:尤其在学生和家长中,身体被放在了成绩之后
  • 习惯“拖一拖再说”:偏头痛、心慌、手麻等早期症状常被当作疲劳忽略

这些中风征兆,不分年纪

不论你多年轻,只要出现以下任意现象,都要立即就医:

  • 一侧脸部或身体突然发麻或无力
  • 突然说话不清或理解困难
  • 一只眼睛或双眼突然视力模糊
  • 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恶心或呕吐
  • 手脚无力、走路不稳、晕眩

记住急救口诀 FAST:

  • F(Face):脸部是否对称?
  • A(Arms):双臂能否同时抬起?
  • S(Speech):语言是否清晰?
  • T(Time):时间就是生命,立刻拨打911!

中风不只是“老年病”,也不是“体质差才会得”的疾病。它与我们的生活方式、身体小问题密切相关。对于许多努力生活的华人家庭来说,不能等到“突然倒下”的那一刻,才意识到健康不能透支。

广告图片推广 精彩内容继续

现在就行动:

  • 预约一次体检;
  • 正视偏头痛、暴饮、熬夜等风险行为;
  • 把健康教育写进家庭计划,而不仅仅是“孩子升学计划”。

因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影响你和家人的未来。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独家约稿、原创。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