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都考上了哈佛,亚城这位父亲却说他感到深刻的愧疚
本文写于2015年冬天
作者:乔州山人
来源:文学城博客,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九年前当女儿获得佐治亚“明星”高中生并被哈佛、耶鲁等大学录取之后,就有朋友鼓励我写点名校申请及子女培养的经验感想之类的东西。
当时一来是太忙,二来这类文字在网上早已汗牛充栋。那本《哈佛女孩儿刘XX》等更是在国内引起洛阳纸贵。所以不想再凑那个热闹。何况我觉得女儿即使取得了一点成就,那也是99%归功于她自己。轮不到做父母来谈什么经验感想。如今儿子又要进入哈佛了,所以最近有点儿浮想联翩。此时正值一年一度的大学申请季节即将来临。那我就申请大学这个话题及其牵涉到的子女教育,中美两文化差异等聊聊个人多年积累的一些感想吧。由于这个题目复杂而广泛,足以让专家学者炮制鸿篇巨制,我这里不过是零零碎碎的个人见解,可谓以管窥天,以锥点地,还望专家不吝指教,也希望和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请求:请您耐心读完全文并且相信的确读懂了再发表高见 - 无论是“顶”还是“砸”。衷心感谢!
一
先讲两件趣事。
话说当年女儿刚到美国。我带她去我学校附近的一家托儿所注册。我一拉门, 差点撞上,准确地说差点踢到一个正在滴溜溜往外跑的小家伙。 这小男孩儿估计最多两三岁。鼻涕搭在嘴边,双手抱着个什么玩具。他一仰头看到我这个突如其来,比他高出两倍的陌生人。不仅毫无惊惧之色,反而把那玩具夹到腋下,然后伸出胖嘟嘟一只小手:“Let me shake your hand!” (这是一字不差的原话。因为印象太深刻,所以永远不会忘记)。那神态动作和我后来工作面试中碰到的向我伸出手的老板相差无几。唯一区别是后者打着领带,脸上没有鼻涕而已。我当时惊得目瞪口呆。久闻美国孩子不怕生,且aggressive,果真名不虚传!
第二件事是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当时恰逢中国春节将至。女儿的老师请我到班上给孩子谈谈中国新年和十二属相。我刚在黑板上写下“春节”两个汉字,还没张嘴开讲,一转身吃了一惊:全班总共十二三个孩子,此时十二三只手齐刷刷举在空中,都要发问。比我在大学课堂上见到的情形更积极、更无畏。其中许多孩子与其说是提问,不如说是要借机显示他们对十二属相的相关知识 。我当时注意到只有一个孩子坐在角落里没举手。我不说您大概也猜到了,就是我女儿。尽管她比在场任何一个孩子更了解春节和十二属相。多年后我得知,我女儿是那个班上唯一进入名校的,更是那个学校多年来唯一进入哈佛的。可是那个班上学习最差的据说自己做园林,开公司,如今至少是百万富翁。可是我女儿还在大学读她的文学博士,过着清贫生活。当然,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本可轻松进入任何一所法学院或商学院。这都是后话。
二
这两件事告诉我一个事实:中美两国孩子思想、性格、素质和能力的差异不能只从两国教育体制上找原因。两国教育体制的确有很大差异。这一点尽人皆知。无论在美国或中国,相关的讨论研究早已车载斗量。可是上述两个实例(相信我们每个定居美国多年的华人都能举出类似的例子)说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观念、传统和习俗的大环境才是更深层的原因。而这个大环境当然是浓缩于每个家庭中的。这样代代相传,造成了美国孩子几乎与生俱来的那种独立、进取、爱出头的性格。试想那个流鼻涕的小男孩儿和那些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都还没来得及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与之相反,我女儿与无数和她一样在美国长大,接受全盘美式教育的中国孩子。怎么看他们都还是中国孩子——即使他们一句完整的汉语也不会讲。我当然不只是说他们的肤色外表,而是他们举手投足,待人接物间显示出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痕迹。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尽管在学校接受美国式教育,可是他们始终生长在一个100%的中国式家庭里——至少对于我们这样已经完全成熟定型后才移居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家庭是如此。据说三代以后的华人家庭孩子就完全不同了。所谓“香蕉人”的说法也主要应该指的是这类华人。可惜这类华人我几乎没接触过,所以难以置评。总之我的结论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社会和家庭环境要重要的多。
三
当然还有所谓“天分”。但这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畴,因为我们对此无能为力(除了当初准备怀宝宝时戒烟戒酒,每天围着院子跑十圈儿外。呵呵)。而家庭影响对在美国的华人孩子影响尤其显著。因为我们第一代移民在美国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加上美国的居住特点和交通限制,孩子基本上就生活在学校和家庭这个两点一线的环紧中。至于普通美国家庭中社会影响的主要窗口——电视,则往往被我们这些华人父母加以很大限制。因而他们接受社会影响的主要途径就是同学,但是这个途径也很有限。因为一来学校一下课就一辆大巴拉回家,课外交流的时间本身就不多;二来稍大一点,有了族群意识的孩子就开始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触的依然是和自己类似家庭的华人孩子。 所以说社会环境对他们影响总的来说也不大。
得出这个结论的目的是想告诉所有和我一样的华人父母:不要认为您的孩子在美国长大就成了地道的美国人。就算排除肤色因素,他们至少还有六七成是中国人,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事业也不要抱不切实际的期望。只要他们将来能和我们一样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衣食无忧就应该满足了。
四
中国人讲“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西方人说:“The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 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遗憾的是,我们华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也是千古不变的,而且我们往往把这种望子成龙的希望全寄托在学校教育上:希望孩子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乃至最好的大学。当然,还有选择最有希望挣大钱的医学、法律等专业。而为了最终能够进入名牌大学,我们不仅要求他们成绩优秀,而且让他们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参加他们并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体育活动,以及各类补习班。总之是不计一切代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以及在孩子身上实现我们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样做的结果是给孩子很大压力,而这种压力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孩子如愿进入名校。但是仍然继续背负着这种压力,因为前面还有继续深造和选择事业的问题;二是未能如愿者,他们往往长期心怀着辜负父母期望的愧疚和“失败者”的阴影。这对他们未来的事业和生活都极为不利。
我现在这么说,可是我和妻子当初也是这样的父母。我们的女儿也正是在我们这种设计和期待下长大。当然,我的女儿算是幸运者之一,她如愿进了哈佛。可是多年后我无意间看到一篇女儿在大学写的文章,使我对过去十几年为女儿设计的道路是否正确,所付出的一切代价是否值得产生了怀疑。她在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大意是:
“······我的父母只手空拳来到美国,艰苦努力地完成了从几乎一文不名到中产阶级的转变。作为他们的女儿,我一生下来的宿命大概就是要完成从中产阶级到上流社会的跨越。否则我的一生就会被认为是失败。”
看到这段话,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眼睛湿润了。不知是出于深深的自豪,还是更深刻的愧疚!
五
很多年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故事。
话说美国某个大公司总裁退休后到佛罗里达海滨度假。一连几天他都到海边垂钓,发现有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貌似墨西哥移民的人也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垂钓,不同的是对方的衣着和鱼具都相当简陋。于是他和那个墨西哥人攀谈起来,得知对方虽然很小就来了美国,但是高中都没毕业就辍学打零工,而且终身没有什么固定职业。如今年纪大了,做不了工了,就靠政府救济生活,没事儿也常钓鱼打发时间。这位总裁于是感慨道:你看,我和你大致同样年龄到美国,不过我努力读书,进了名牌大学,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最后一直做到公司总裁。现在退休了来这里度假垂钓,多轻松自在?你要是当初好好念书,完全能和我过一样的生活。那墨西哥人扬了扬手里的鱼竿,笑笑说:我现在不就是和您过一样的生活吗?那位总裁一时竟哑然无语。
看到这儿,有些人大概要说了:按照你的逻辑,我们大家就该一切顺其自然好了,何必为儿女教育问题烦恼,你还有必要在这儿发表什么关于名校申请的高论吗?我的回答是:您误解了。首先,我并不否认让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将来找到好职业的重要性,更没有否认进入名牌大学对孩子一生的积极影响。即便是多数美国人,甚至墨西哥人想必也不会否认。其次,我也不完全赞成很多美国父母对子女那种小时顺其自然,长大无论干什么只要开心就好的说法和态度。因为这种态度也许对一部分人是对的,甚至是最理想的。例如那些某些方面有天份或者特殊爱好的孩子。这种顺其自然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天份和特长发挥到极致。最后在某个领域取得超常的成功——尽管其中某些人甚至连大学都没上过, 比如那些球星、 影星。当然,还有人们津津乐道的大学辍学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等等。可是您想想这些人占多大比例呀?恐怕不到千万分之一吧?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孩子,这种放任自流的方式无疑是有害的。
六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钱钟书《围城》里那段著名的“吃葡萄”寓言:人生就如吃一串葡萄,有人喜欢挑其中最大的吃,有人却喜欢挑最小的吃。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就属于钱先生寓言中的第一种人:永远挑最小的葡萄吃,把最大的留到最后。
而很多美国人则正好向反。多年前,网上有个流传很广的寓言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三十年前买了房子,退休才还清贷款。于是她享受了一辈子;一位中国老太太攒了三十年钱退休后终于买了栋房子。于是她辛苦了一辈子。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样不同的态度反映在子女教育上:我们从小到大鼓励督促孩子努力上进,就如同迫使他们永远从最小的葡萄开始吃。这样虽然眼下似乎不快乐——因为总吃最小的,但是知道最大的还在后面 ,希望永远存在。许多美国父母(主要是中下层)则对孩子从小放任自流,孩子童年倒是快乐无比,可是成年后一无所长时,才开始体会生活的艰难(所以才有美国是“儿童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一说)。他们就只有回忆,而没有希望。正所谓“少小不努力,老大图伤悲”。
这个“吃葡萄”寓言和上面的“钓鱼”故事正好相反相成:人生的最终结果就如同吃完一串葡萄。也就是说,无论人生贫富贵贱,都是那么几十年,结果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在于整个人生的过程,应该如何选择取舍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也许并无对错之分。但是我个人觉得,在教育培养下一代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家长只有一种选择。这不仅是自孔老夫子以来几千年的传统。即使我们移居美国,我们的孩子,如前所述,还是更像中国人。他们还会带着我们的传统和习惯去生活。其中就包括出人头地,相互攀比的心态。如果我们像美国人那样放任自流,有些孩子恐怕连普通大学都进不了,将来势必落入社会底层(我见过这样的例子),那时他们会非常痛苦和懊悔。
说真的,我个人尽管非常羡慕西裔等族裔那种贫贱不惊,安于现状,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遗憾的是,流在血管里的中国人的血让我们无法效仿这种生活态度。就如同我非常羡慕那些虔诚的基督徒(或者别的教徒)一样。因为人家到了人生终点就还可以等待进天堂,而我这个无可救药的无神论者却自知连地狱也不对我开放,只有灰飞烟灭了。所以对我和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我们的孩子必须努力学习,必须上大学,从而保证他们将自食其力,衣食无忧,维持中产阶级的生活。这是我们最低限度的希望和要求。既然如此,那么能让孩子进入一流名校当然更是我们所有家长的理想。
七
我之所以绕这么大个弯儿只想说明,人生道路可以多种多样,不必让孩子都往一流名校这根独木桥上挤,更不该把孩子未来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名校身上,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毕竟只有少数人能挤上这根独木桥,而且即便是那些侥幸过了独木桥的人,将来也未必一定比没上独木桥的人更成功。这一点,美国有关机构和学者早就作过研究。除了个别领域外(比如政界),常青藤名校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精英阶层中并不比普通大学毕业生占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对我们这些一代移民来说,当年插队落户到农村感觉不见天日。恢复高考后其中的幸运儿哪怕能够考上一所中专,全家人都会欢天喜地,甚至喜极而泣。那么我们的子女如今如果能有机会进入哈佛这样世界一流的名校,难道不值得骄傲自豪?不仅我们骄傲,相信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同样会为自己的父母骄傲。这个自豪是永远的和无价的!不是吗?
总之,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学习且成绩优异,而且对某项课外活动非常投入,那么尽量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注意,这四个字至关重要)的条件,让他们发挥自己所有潜力,将来能够进入名校何乐而不为?即使未能如愿,也已经尽力而无憾了。如果您的孩子不爱读书,更不想弹钢琴,却对电脑和网络颇有兴致,何不鼓励他向这个方向发展,将来进工学院,当个工程师有什么不好。或者您的孩子虽然各科成绩平平,却喜欢写点东西,那进个普通大学将来做个自由撰稿人也是很好的归宿。至于在体育、音乐和绘画上有特殊天份和热情的孩子就更不必说了。进入名校,乃至上大学都不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总之一句话,上名校固然是孩子成才的一条理想途径,但绝非唯一途径。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