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从哈佛先开始……
2024年秋季,哈佛大学大三学生安吉丽娜发现,她原本计划选修的一门研讨课突然从课程表中消失了。
起初,她以为是系统出错,但很快得知,这并不是个例——整个秋季学期,哈佛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其中绝大部分是文科课程。
被取消的课程名单令人唏嘘,比如“从莎士比亚到杜阿·利帕的英国软实力”“全球资本主义历史”“购物中心的马克思:消费文化及其批评”等。对学生而言,这些课程几乎无法找到替代品。
哈佛大学调整人文学科方向的信号并非突然。今年早些时候,学校便开始逐步整合小语种专业,而从202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仅7%的哈佛新生计划主修人文学科。这种趋势让研讨课、小语种等小众文科课程愈发边缘化,最终走向消亡。
文科危机在美国蔓延
哈佛的调整并非孤例。近年来,美国高校的人文学科入学人数持续下降。从2010年到2020年,美国文科专业的学生比例整体下滑了17%。而在哈佛,过去15年间,英文专业的学生人数下降了近四分之三,2020年仅剩不到60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工科和应用学科的蓬勃发展。2020年,哈佛耗资10亿美元建成了“奥尔斯顿科学与工程综合楼”,为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提供了更多支持。而在整个美国,类似的资源倾斜也在加剧。一些高校甚至直接砍掉文科项目,以应对财政压力。例如:
-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2023年宣布削减28个专业(约占总数的8%),包括世界语言系的所有教职岗位。此举引发师生的强烈抗议,但最终调整方案几乎未作改动。
- Marymount University :取消包括英语、人文科学在内的10个专业,并终止相关硕士学位项目,尽管该校以文科教育为基础。
这些削减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效益。文科专业因其就业市场回报率较低,被视为“不可持续”的投资。相反,STEM学科更容易吸引资金支持,并带来更高的社会和经济回报。
文科的边缘化
美国文科的边缘化并非始于教育领域,而是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就业市场重塑,技术型人才需求激增。疫情期间,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甚至通过调整学费结构,引导学生选择“就业导向型”学科。在澳大利亚,文科学费上涨了113%,而科学和数学学费则下降了20%-62%。
就业市场对文科的“冷遇”也得到了数据支持:2024年初,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薪资最高的职业几乎都集中在STEM领域,而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这种现实让Z世代(1997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不得不放弃对文科的浪漫想象,转向更加“实用”的职业选择。
务实选择背后的无奈
年轻人的务实不仅体现在专业选择上,还渗透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中。金融行业逐渐成为他们的新宠,约27%的Z世代学生计划攻读金融硕士,而这一比例在千禧一代中仅为13%。
与此同时,许多年轻人推迟结婚、减少消费,更倾向于储蓄。然而,尽管他们更注重经济安全,许多Z世代仍深陷高额债务,学生贷款问题尤其严峻。
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博德指出,18至25岁的年轻人是美国最抑郁、最孤独的群体之一。这种情绪不仅源于他们过去的经历,更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密切相关。
许多年轻人认为,教育和职业选择无法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和意义。
文科有意义吗?
文科的衰退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现象,更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人文学科价值的重新评估。
传统上,文科被认为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摇篮,但在一个强调技术和效率的时代,这些价值被逐渐边缘化。即便如此,一些学者仍在努力为文科正名。例如,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安德鲁·纽曼创建了“Humanities Works”网站,试图用数据证明文科在就业市场上并非一无是处。
然而,现实是冷酷的。当STEM学科继续吸引资金和人才时,文科必须找到新的定位。如何将人文学科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如何让它在科技主导的社会中重塑意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回答。
文科还有希望吗?
文科的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美国只是缩影。当大学资源不断向理工科倾斜,社会对文科的关注逐渐淡化,这不仅是对教育结构的调整,也是对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或许,正如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所说:“艺术不是谋生的方式,它是让生活更加可承受的一种方式。”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文科或许无法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它仍是帮助人类理解自我、文化和未来的重要工具。
然而,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选择比这些理想化的价值更加简单而直接:“我需要工作,我需要稳定。”
「亚特兰大生活网」的读者们,你们觉得文科还有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