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吵翻了!游客丢失儿童电话手表,环卫工高温下花4小时翻8吨垃圾找回

7月6日下午,广东游客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抵达山西大同,因孩子在列车上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后遗忘,次日通过定位发现手表仍在大同南站被当作垃圾处理。

经拨打12345市政服务热线后,大同两名环卫工人在高温下花费4小时,徒手在约8吨垃圾中成功找到遗失手表。

此事虽赢得游客及部分民众称赞,但也引发了网友关于“是否值得”和“环卫工人权益”的广泛讨论。

卢女士回忆称,孩子在列车上玩耍时将手表放入一只干净的纸质垃圾袋,列车到站后遗落车厢。

出站后她立即报警求助,利用儿童手表的定位功能发现手表位置仍在大同南站,推测已被当作垃圾处理。第二天,她预约去云冈石窟旅游,但因手表未找回感到焦虑,遂拨打12345热线请求帮助。

随后,大同环卫部门调派两名环卫工人在烈日炎炎下,徒手在数吨垃圾中反复寻找。最终,在4小时后,手表被成功寻回。卢女士对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曾试图以红包表达谢意,但被对方婉拒。

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表示,类似帮助市民寻找失物的举动并非首次,是环卫工作的一部分。“做啥是值,做啥不值?这是我们该做的事情。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他强调,不应把此事过分拔高或贬低。

然而,这起事件一经报道即引发网络热议。部分网友质疑是否有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一块儿童手表,有人担忧环卫工人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是否得到应有的保障和补偿。

也有声音提出,公共服务应综合考量成本与效益。有人建议此类额外搜索工作可由失主自行承担费用,或者环卫工人应获得相应的加班报酬。

广告图片推广 精彩内容继续

公共管理专家指出,公共服务中平衡群众需求与资源配置是挑战。虽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基本原则,但任何行动都应考虑合理的成本与效益。若无限制响应所有诉求,可能导致公共资源浪费及工作人员负担过重。

此次环卫工人为寻找手表所做的额外劳动,既体现了责任心,也暴露了基层工作人员在高温等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强度和潜在权益保障问题。相关部门应完善加班报酬机制,确保工作人员的合理权益。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华人生活网,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