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TikTok上火了的Duluth购车经历!不是个例,而是高发风险
最近一段“预约试驾、到店车已卖”的视频在本地圈里传得很广。
据传在Duluth及周边的“汽车走廊”(Pleasant Hill Rd、Satellite Blvd 一带),这类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常常伴随一串连环套路。
给刚需购车的本地人提个醒:以下都是在本地常见的真实场景与高频风险点,品牌不限,店家不限,凡是热销车型与热门车源集中地,都可能遇到。
常见套路一:预约无效、车源滞后
线上“在售”、电话“确认”,到店“刚卖掉”。原因通常有三:
- 1)周末/月底库存周转太快,聚合网站、门店 CRM 没来得及同步;
- 2)“先到先得”是默认规则,预约并非保留;
- 3)个别门店故意用“热销车”引流,现场再导向其他库存。
防范要点:要求“付小额可退订金+车辆状态书面确认”(写明 VIN、里程、到店保留至某时),拿不到就当车不存在。
常见套路二:落地价临门一脚“长高”
口头报价很好看,到签单突然多出“整备费 / 车漆保护 / 轮胎氮气 / 安保蚀刻 / 车联网激活 / 市场加价(Market Adj.)”。
防范要点:只谈 OTD(Out-The-Door):车价+税+牌照+一切费用,要求邮件/短信书面确认;到店只认书面 OTD。若临时加费,直接走人。
常见套路三:钥匙找不到、车在整备、车被“临时外借”
你在门店,人在车旁,却试不了。原因可能是钥匙上交、PDI(新车交付检查)未做、刚被别的销售“外出试驾”。
防范要点:在出发前要销售 拍钥匙牌+里程表+VIN 的同屏照片;约定到店后 30 分钟内试驾,否则订金全退。
常见套路四:历史不透明、报告选择性披露
“有 Carfax/AutoCheck 很干净”,但只给截图不肯给完整 PDF;或避谈轻微事故/调表嫌疑/租赁车源。
防范要点:自己付费查完整报告;看“连续年检里程曲线”“多州迁移”“出租/车队使用”“报废/洪水区”。必要时做第三方检测(PPI)。
常见套路五:融资“被加点”、利率与银行批文不一致
门店把金融利差当利润来源,给的年利率高于你的资质水平;或使用“Yo-Yo/Spot Delivery”(先把车开走,几天后以贷款失败为由要求重签高息合同)。
防范要点:提前在银行/信用社拿预批,带着批文比价;合同签字当场确认 APR 与期数;拒绝“先提车后批贷”。
常见套路六:置换车被压价、评估口径频繁变化
线上估值一套、现场小瑕疵就“腰斩”;或把税差(Trade-in Tax Credit)玩成店方让利。
防范要点:多拿几家书面评估(CarMax/Carvana/本地批发商),谁价高卖给谁;置换计算分行展示:置换补贴 vs 税抵扣,避免混淆。
常见套路七:强制“店内加装”
脚垫、膜、行车记录仪、喷涂包等已装,宣称“必须买、不可拆”。
防范要点:在谈价前就问清Add-ons 列表与单价;书面确认“非自愿加装可拒绝或等额减价”。
本地购车实操清单(到店前后必做)
1.到店前
- 要 VIN、里程、钥匙牌照片;
- 书面 OTD(含全部费用);
- 小额可退订金+“保留至×点”书面确认;
- 自查 Carfax/AutoCheck;
- 带上银行/信用社预批;
- 预约第三方检测(二手车强烈建议)。
2.到店时
- 按 OTD 核对费用,任何“新名目”一律划掉;
- 试驾前快检:冷车启动、异响、渗漏、制动、直线刹车跑偏;
- 新车核对 MSRP 窗口贴 是否与广告一致;
- 二手核对 轮胎 DOT、刹车厚度、电池健康;
- 置换价与税差分开写清;
- 不允许把“店内装潢”自动并入价格。
3.签约时
- 合同页逐项核对:车价、税额、牌照、Doc Fee、加装项;
- 融资 APR、月供、期数与预批一致;
- 拒绝 Yo-Yo:贷款未批不提车;
- 索要完整交付清单、两把钥匙、随车手册、维修记录;
- 所有口头承诺写进 We-Owe/ Due Bill(例如补漆、补钥匙)。
总之尽量保留证据——短信、邮件、报价单、车源页面截图、监控/接待录音(在佐治亚州,一般需对方知情同意,尽量以文字为主)。
优先和总经理/集团投诉:门店层面很多问题能当天解决。
向佐治亚州消费者保护部门投诉:Georgia Department of Law, Consumer Protection Division。
向 FTC 提交欺诈/不公平行为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