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 | 空降美国当“小留”的那些日子(一)
数年前,我跟着爸妈移民美国,落地亚特兰大,做起了“小留学生”。 那时候的我,15岁。
时下,出国留学,移民在国内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一种趋势。而这么多燃烧着不同文化风采的国家中,咱中国人的首选便是美国。为啥?说法参差不齐。
按我们这辈的说法就是:
“美国听着就很高大上,社会言论自由氛围自由,课堂思想开放,即使与老师有相反的意见也可以大胆直说,再加上亚洲人有数理化特别强的脑子,没准自己也会被常春藤录取。”
照我爸妈一代人的说法便是:
“美国机会多,说句大实话,赚美元总比赚人民币划得来,而且发展空间很大。房价相对国内市场压力较小,而且下一代也不用在应试教育下苦苦挣扎。挺好的。”
大人们抿了一口酒,缓缓道来。
于是我们全家大小就怀着对祖国的眷恋,抱着对未来的憧憬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刚下飞机来到亚特兰大的时候,眼前的景象的的确确跟我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在中国,很多人,包括我过去都觉得美国是个灯红酒绿,生活节奏很快,汉堡薯条,半夜三更都还热闹非凡,一个“老大”一般的国家。然而到了亚特兰大,随处可见的是低低的平房,各种肤色和形态的人,各国超市门脸儿上甚至还有汉字与韩文。一片安居乐业,平和安详的景象。夜晚的时候如果没有车灯的照耀,几乎是暗黑得看不清路。餐厅也很少有24小时营业的。
我们全家落地的第一天,因为找不到夜宵,只好拖着疲惫的身子沉沉入睡。
日子渐渐从指缝溜走,我们的新家都布置的差不多了,眼看着就要开学了。我很紧张,几乎无法入眠,最害怕的就是语言这关。爸妈便介绍了几个在这里念书很久的同学给我认识,希望可以帮我过这一关。。
有位同学说,她初中时就跟着自己的父母移民到了这里。当时她的英文非常差。据她回忆,第一年是她最紧张的一年。那个时候的她战战兢兢,能不讲话就不讲话,心里经常默默祈祷不要有人来跟她搭话。
我不禁起了好奇心,便问她:“那你后来是怎么适应的呢?”
她坦然的说,“我后来也就习惯了,金发碧眼也好,黑发黑肤也好,大家都是人嘛,有什么好怕的。”
若是所有刚来美国的同学都能有她这份坦然,语言关卡也就并不如洪水猛兽那般可怕了。
“可是更重要的是......” 她默默停顿了一下,“我参加了一个乐团(Marching band)。加入了一个组织,那样真的帮了我很多,大家齐心协力参加比赛,互相融入,我也就慢慢的不那么紧张了。”
”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与参与感,这其实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不同皮肤、不同背景的人团结在一起的时候,一股暖流就会冲破各种阻碍,缓缓流淌在你心中。如果你找到了这种感觉,任何一个国家,一座城市,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家。“
我听到这里,也渐渐放松下来。马上就到开学第一天了,我只求平安度过,不要发生什么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