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敏:情系芝加哥4,同窗,静听花开的声音
霞,自从29年前在校园挥手告别,就再没有见过面。自从有了微信,在大学同学的圈子里又见面了。去年,她接待了好几位大学同学在家里聚会,我们从照片上看到她和她的家人,还有美丽的家。
当她得知我们要送儿子上学的时候,就邀请我们住在她家里,这样,老同学还可以叙叙旧,聊聊家常。大学时,霞和我曾住在同一间寝室,她与Jack在同一个小组,而Jack是他们小组的组长。大学五年,同窗情谊。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却从未忘记!
回到霞的家,已经是夜里10点了,茶香萦绕着客厅,我们终于可以坐下聊天了。霞,当年是我们班最小的女生之一。文静,敏感,羞涩,少言,常常抿着嘴笑,大大的眼睛,闪烁着纯朴的光芒。29年后的今天,她已经凤凰涅磐,干练,睿智,沉稳,从里到外,洋溢着幸福的感觉。她还会抿着嘴笑,说话,还是如大学时一样,慢悠悠的,一点不急。
大学毕业后,她读了硕士,博士,远渡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从事研究工作。业余时间,也喜欢写作,作为美国华人文心社的作家之一,她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当她有了老二以后,毅然决然,回归家庭。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选择适合自己最好的路,在创业的同时,又照顾好家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选择,她做得很出色。这是她在一篇文章里对幸福的诠释:
“看着一双小儿女,心中溢满幸福,顿觉得家中四壁生辉。人们常常想诠释幸福,其实,幸福十分简单,它不是万贯家产,也不是高朋满座,更不是高官厚禄。真正的幸福就流连在我们身边,就是那些我们现在和曾经拥有的一切。”
她的舍得,真让我钦佩。用心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爱好自己想爱的人。她的真实,她的选择,让我深思。
他的先生查理,在美国工作多年。后来,海归。但是,为了家庭的幸福,毅然放弃了国内如日中天的事业,回到芝加哥,重新创业。一年过去了,新的事业风生水起,是金子就会发光,真是不变的真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查理,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睿智和淡定。他们夫妻的共识是,家庭非常重要,尤其是父母双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一定要陪伴,要付出,父母也要做孩子的榜样。
我们到芝加哥的时候,正好是西北大学开学之际,他们夫妻,承担了很多接送新生的任务,当时,家里就接待了一位来自新加坡,一位来自成都的女孩子。我们到达芝加哥的那天下午,有30多位新生,在他们家里聚会。看到霞,手脚麻利地招待学生,我真不敢与29年前的她联系到一起,她以前是不太会做饭的呀!霞,已经非常能干了!
感恩和怀旧,也是霞的一个特质。记得读过她写的一篇关于大学时代的随笔,其中在《段段情怀是人生》有这样一段:
”大学生活充满了色彩,无尽的同学友爱和师生情谊足可以绘出一部大学春秋。然而,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令我无法忘怀的却是一位解剖教师。他叫熊希凯,模样酷似朱镕基,严峻里透出正直。那时候,也许是我的纯朴和幼稚使他非常喜欢我,无论课内课外,他对我的关怀都是同样的慈祥,我也很喜欢他的风采:儒雅、幽默(很像郑教授的风格 — 我博士后时的合作导师郑振声)。我感觉,他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们,循循善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第一次接触解剖尸体,一群十几岁的大学生,怯怯生生,男生围着男尸体,女生围着女尸体。熊老师立刻明白大家的思想,微笑着走上讲台,挥动着双手大声的指挥我们:“交换,交换,男生看女尸体,女生看男尸体”。于是,大家怀着羞怯的心情各自走向异性标尸,羞怯的面布便从此揭去。我们开始从平常而又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人体及人体的每一个部位,医学学习的序幕也就从此拉开了。我最爱上解剖课,因为我可以看到熊老师那父亲般的慈祥,这在生活中也为我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快乐。这份心情和爱戴直到离开那所母校我也未能告诉熊老师,甚至也没给他留下任何信息和痕迹,而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却挥之不去。他也许没有感受到他那父亲般的慈祥和亲情般的关怀,曾经给一位十几岁的小女孩多大的帮助和激励,也给她带去多少欢乐和幸福。”
她的回忆,也把我带入医学院的那些日子。现在,想一想,都会笑出来。那时,是真正的无忧无虑,每个人都透明的像可以穿透的玻璃,没有功利,没有各种诱惑,剩下的只有甜蜜和欢乐!直到现在,我还非常感恩,能够在大学遇到Jack ,我一直觉得,这是我这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夜深了,霞和查理,我和Jack ,我们四人交谈着感兴趣的话题。我发现,霞和查理,举手投足,一直都有着默契。他们真是一对契合的伴侣。感恩,我们都寻觅到人生的真爱,其实,我们知道,这在茫茫人海里,又是多么的难得和不易。
读了霞的《情人节的礼物》,我忽然明白,他们夫妻的同行,是早有共识的,幸运里孕育着必然。霞在文章里说到:
“幸运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遇到,但争取幸运的权利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你具有怎样的素质,你的爱情就会达到怎样的境界。彼此的欣赏是建立在双方都愿意塑造自己更加完美基础上的。多年来, 我对理想爱情的认识就是能够“与我同行”,能够“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彼此欣赏,彼此关注。正如徐志摩的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矫情,如果用心去体会,就会理解,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矫情,它是诗人敢于用生命去追寻性灵上的真挚与自由的见证。”
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陪伴,是两情相悦的一种习惯,懂得,是两心互通的一种眷恋。我和霞都非常幸运,在茫茫人海里找到了懂得自己,陪伴自己的另一半。
人生的路途风风雨雨,坎坷不平,我们会累,我们会痛。幸运的是,累了。有一个拥抱可以依靠。痛了,有一句懂得可以舒缓。这其实也是幸福的陪伴。
第二天早上,霞早早起来,为我们准备早餐,葱油饼,煎鸡蛋,米粥,燕麦粥,榨菜等等,十分丰富。查理说,如今家里几十人的聚会,霞都应对自如。真是能干的女主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十分感谢霞和查理对我儿子的关照。有他们在,我非常放心。
记得老大在西北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冰上摔倒,送到急诊室,缝了4针。老大怕我们着急,就没有告诉我们,直到保险公司的账单到了,发现有手术,打电话时才知道,他已经好了。
非常感激能够在29年后,与霞再次相聚。她的生活,也让我自己反思。
霞现在的日子,也是我曾经憧憬的日子,喝茶读书,不争朝夕,沐浴着阳光,静看日落烟霞。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的太复杂。好的画卷都有留白,人生也是如此,给自己留白,从容转身,总有一处风景,会因为我们而美丽,这就够了!
我其实也应该放慢脚步了,全职工作,照顾生病的母亲,家中的杂事不断,有时真觉得疲惫。
感谢霞,对我的关心。我想,我应该会在心中修篱种菊,培土育苗,等待花的绽放,期待花的芬芳。任往事如烟,涛声依旧,都不会纷扰我的心境。每一天,都阳光明媚,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最爱的人,静看花开的笑颜,静听花开的声音!
我们毕业30年的聚会方案已经出来了。每天大学同学的微信群热闹非凡,大家都很期待相聚的时刻,我想,当我们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就更加珍惜我们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
所有的经历,都伴随着懂得,所有的遇见,都是生命里最难得的缘分。如我和霞的再次相见,让我感激和感恩!
再一次谢谢霞和查理!
雨林 (2014-11-17 13:12:39) |
霞的笔名是“晨溪“, 对吗? 到文心那边看到她的作品, 最喜欢这一篇短文, 顺便录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父亲的玫瑰园 by 晨溪 "父亲年轻的时侯曾经有过一个女朋友叫玫,大学时代两人相爱,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走到一起,后来听说她去了台湾,父亲也因此放下了这件心事。 不久父亲认识了母亲,她们是在朋友的聚会上相识,当时两个人各自落单,就那么彼此相视一笑,没经人介绍就一见如故,畅所欲言,互诉心声,曲终人散时两人已经情如故知。没有什么曲折父亲就顺理成章地娶了母亲为妻。 两年后有了我姐姐,再后来有了我和弟弟。父亲北师大生物系毕业,在一个中学做校长。婚后母亲调到了那个中学做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指导,工作上互相协持,非常和睦。 我家住在学校家属院,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父亲在后院开了一个玫瑰园,种了红、黄、白各种玫瑰。每到黄昏,父亲就会在园子里侍弄,松土、打枝、浇水,一片深情。母亲在父亲背后看着也无限深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黄昏母亲会把小桶灌满水和小锄小铲一起放在玫瑰园的旁边。父亲来到玫瑰园也总会深情地望着小锄小铲好半天。日日月月,就这 样过去了十几年,文革结束了,父亲平反成为医科大学的副校长,父亲在新家的后院又开了一片园子,但园子里种的却是母亲最喜欢的桃花。
无论父亲曾经做什么,母亲从来没有责怪过父亲,母亲对父亲的爱使母亲认为,父亲纪念的只是那段美好时光,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值得纪念的过去,事实上,母亲对父亲的这种尊重和爱即成全了父亲也成全了母亲自己"。 |
海伦 (2014-11-17 21:05:49) |
若敏的美文,情深意浓. |
若敏 (2014-11-17 21:44:21) |
哇,你好厉害,一下找到了。 |
若敏 (2014-11-17 21:44:46) |
谢谢海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