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的哭穷,富的哭富,中产哭高不成低不就,不同阶层娃的教育难点在哪里?
前几天,我们发了一篇《仨00后娃子的故事:哈哈哈科技业已经是我们的天下了》,里面讲了个三个小娃创业的事迹,然后后台收到一些讨论留言:
“父母的成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这话说的没错,酷娃那样的家长成功案例对大多数人好像不具备参考价值,毕竟这种家庭还是少数。
那难道普通人家的娃子就没出路了吗?
我Bing接触的家长超多,几乎每个都在抱怨娃不好教育。穷的哭穷,富的哭富,中产哭高不成低不就——人啊,就这尿性。
其实啊,实在太简单了,就是:遵从主要原则,然后该干嘛干嘛。
今天就来侃侃大山,讲讲不同阶层鸡娃的主要原则。
穷孩子
大家都说,如今阶级固化寒门难出贵子。认命还是翻身?
其实,社会上也不缺寒门逆袭的例子,翻身还是有可能的,虽然概率小。具体怎么操作?
穷孩子其实最好教育。因为选择不多。按照孩子类型分类,可以对号入座。
1 )是读书料的
教育重点就是死读书。
有些甚至是读不好就打,往死里打。
你自己看身边出身农村,身居大中城市中产甚至高产的人,没几个不是这条路走出来的。
有个朋友家里两姐弟。他姐姐都读初中了,还被打得钻床脚。弟弟头年高考失利。他爸啥都不说,从厨房拖把菜刀出来,在院子里的洗衣池上磨:“老子非要把他杀了!”
他复读这一年一直神经衰弱,是要吃药的。高考如愿以偿考了个北京的好学校。
现在这家人肯定混出来了呀!
姐姐毕业做老师,嫁了一个军人,后来当了镇长。弟弟,北京读完大学,毕业面试的西服的钱都是贷款买的。绝对的白手起家,现在某国有银行基金大区经理,负责几个省。
也不是非要大家这么极端,这只是一个案例。但我的意思是,既然没那个兜底硬件,就不要搞什么岁月静好了,只剩下苦读书一条路,就把这一条路走到黑,翻身几率还是很大的。
2)不是读书料的
教育重点:一是学手艺;二是勤劳、肯干,别做白日梦。
书不是每个人都读得出来的,如果早早看出娃子没那个潜质,不是那块料,打到屁股开花还是无心向学,干脆趁早学门手艺补贴家用。
基础版的,学泥工、翻砂......只要肯干,总有回报。
初级版的学开车、理发什么的,虽然要花钱交学费,但学会了活轻松,收入比基础版的高。
进阶版,就学个木匠、模具、电工......有一技之长,不愁没饭吃。
反正就是在社会底层摔打,过些年头,当个包工头或车间组长啥的,还是有可能的。
虽然很多人鄙视“学校门口卖鱿鱼”、“上门开锁”、“蓝翔拖拉机”,但其实很多非高学历的,只要有一门精湛的手艺,月入3-5万不在话下,赚实在钱过实在的小日子,不管别人BB。
那么问题来了,穷娃教育难点在哪里?
大家还记得《中国版56UP:跟踪3个阶层孩子10年人生轨迹,结论是。。。》提到的农村女孩吗?
小时候眼睛总是亮亮的她,一边干农活一边刻苦学习,在土坡上念着自己的作文,念着自己的梦想:“长大后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给家里买面,因为面不够吃,还要挖水窖,因为没水吃。”
三年后家里还是让她退学了。结束了小学生活,她在街头游走,寻找务工机会,却一次次碰壁。
对她的命运,爸爸盖章定论:“除了嫁人,再没有别的出路。”
后来,16岁的女孩,嫁给了她表哥。
一个少女,像大婶一样,挺着肚子谈论孩子、尿布和丈夫,讨论谁的肚子大。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穷娃除了靠自身的努力,一路拼杀过关斩将,还得跟周围环境、父母的眼界搏斗。
如果摊上坑娃的爸妈,女娃卖嫁人,听天由命。男娃?像《穷人家的小孩,生来就没什么娃权!》的杀鱼弟,注定悲剧。
穷孩子的教育难点在孩子身上吗?主要在爸妈身上。
富孩子
城会玩的圈子,娃的路就太多了。
第一条路还是刷学历。
这条路穷人叫读书,富人叫刷学历。虽然在结果上,都是刷学历,但穷娃是自己读书读下来的,富娃除了自己读,后面还有爹妈各种运作。
例如,娃成绩不好怎么办?首先是教师节把老师请出来吃个饭吧,送些什么让人血脉喷张的意思一下也应该吧;
培训班——只能算标配;
请个私教是必要的。。。更有钱的嘛,外教上门,清北博士生、省级名师了解一下?
这么折腾一番下来好像还是不行?
那就艺体特长吧?现在的家长都聪明了,这些东西要从娃娃抓起。广撒网,总能捉到“鱼”。
然后高考的时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跑关系走路子。
最不济,送出国啊!出去了也还是得回来,找工作,还是得靠老子。首选政府机关铁饭碗,次之央企国企大企业……
这是刷学历的路子——至今很少有失手的。
实在不是那块料的,有塞部队的,有塞机关的,有塞个起始资本做生意的,你别说,做生意混出点名堂的几率感觉还挺大。
总之,折腾一通下来有用么?
分人。
最好的,能够守业,就相当不错了。我眼界所及,凤毛麟角。
孩子能自食其力,一辈子衣食无忧,这样父母就感觉是烧了高香,祖宗保佑了。
更多的,孩子毁了。
这么好的条件,怎么给毁了呢?!怎么可能呢?!!
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容易“毁”了?
家长都忙着挣钱去了!爸妈不在,娃心智就不好抓。
毕竟,钱那么好挣,世上哪还有穷人?!
其他不说,单说一个时间:你挣再多的钱,你一天也就24个小时。而且通常情况是,你挣的钱越多,你需要工作的时间越久。
不论是当老板,还是打工,都一样。个别高人什么都能兼顾的——是有,但不多。
比方我家Bing公特别屌丝,就是因为成长关键时期爸妈都忙公司。。。不过幸好他是个读书料,还是把学历啃了下来,不然肯定沦为999纯屌丝。
孩子是要花时间陪的。
假如你问孩子,你是喜欢一个很有钱但是没时间陪你的爸爸,还是一个没那么多钱但能陪着你的爸爸?
孩子肯定会说喜欢常陪着自己的爸爸(因为他们还不知道钱的重要性)。
而三观还没形成的富娃,缺乏父母关心、正确引导的富娃,他们比普娃更容易“长歪”,更“危险”。
人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一定是要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父母给不了的,娃就会用另一种方式填补空虚。父母没时间教?社会会教他。
中产孩子
中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顶层人群玩转规则、不受影响,底层人群放弃希望、降低预期,他们都有相对轻松的心态。唯有夹在中间的中产,如临大敌、困于瓶颈。
过去十几年来,中产父母鸡娃往往是都是靠两个字,一个是“砸”,一个是“刷”。
砸——即“砸钱”,砸学区房,砸补习,砸留学,砸才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咱不用别的,每花一笔钱,都有把钱塞进了功德箱的安慰感。
刷——荤鸡素鸡荤搭配刷标指南,语数外体艺美一个不拉下,一个个level拿下。
最后希望收获一枚荤素全能,blingbling闪闪的高素质人才,真·精英。
看上去富人鸡娃路子差不多对吧?但中产鸡娃的难点是,不能像富人一样不计成本,所以就有了一个第一个问题:性价比严重不足。
上层社会的娃,根本不用在意学啥,人家的教育重点是:素质教育,能上多少上多少,想学啥就能学啥。不想学了也不用考虑试错成本。
因为人家本金大,可以把把ALL IN,但咱中产可奉陪不起啊,我们还是要以务实为根本的。
什么叫务实?就是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找饭吃的,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就好比你娃网球3岁打到高一还一塌糊涂,学费还贵,眼看要高考,你还继续烧学费烧时间吗?不可能哒。
娃的第一次重要分流考试——小升初,就能筛掉一大波“假精英”,任何上流社会的兴趣爱好到小学六年级就必须要考虑产出比了,没产出的,这个时候都要被舍弃。
第二个难点,也是重点,就是我反复提到的,要能“变现”。
能变现,说白了就是能赚钱,更本质上,是指可以产生社会价值,换句话,就是有真正抢夺社会资源的真·实力。
前面说了,精英子女,他们的社会资源是继承来的。就算不是去爸妈那里接手产业,而是自己创业——起始资本,人脉等等,都是继承来的。
中产子女不一样,他们的社会资源,必须是自己从别人盆里亲手抢夺来的。
这就注定了两条道路根本上的不一样。中产子女是需要自己杀出血路的。
在《“凤凰男”狙击“白富美”》,我就说过:
“真正的实力,不是一大堆标签——学历标签,才艺标签,气质标签,身份表现,而是财富的生产过程:如何抢食、如何占据分割利益的有利位置、如何分配利益让大家满意、如何让自己在利益链中不可或缺、如何让自己成为人际关系网络中的结构洞。”
上流社会可以做花瓶,毕竟,咱啃老,啃得光荣,啃得尊贵。
但中产娃不可能当花瓶,因为你不经啃。中产娃必须杀出自己的血路。
第三个难点,就是找到和上层社会的联结点。
比如,全面掌握技能教育、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
技能教育是什么?和学历教育有些不同,学历教育侧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技能教育注重某项技能的提高。比如电脑技能培训,软件开发技能培训,英语技能培训等等。
华丽丽通过技能教育(英语)翻身跃进上层社会的例子,如我们爸爸。
而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到了近代,人文和科学都成为了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产鸡娃大军们,除了给娃报传统的“琴棋书画”兴趣班,还瞄准了近年来大热的STEM教育。
这些技能都是向上联结的纽带。
我一朋友,世界500强外企高管,她部门来了2个管培生,两个都是来自985大学。一个是寒门逆袭的学霸男,一个是中产家庭的小姑娘。
有一次,公司让他俩协助行政部组织年终员工大会。中产家的小姑娘主意多多,帮忙出节目,组织其他员工排练节目,最惊喜的竟然还能主持节目。
寒门逆袭学霸男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闲情”之事与他无关,也不懂,只能帮忙搬搬桌椅,打打下手。
还有一次,总公司来了一位荷兰的总监,听取项目进展报告,两个管培生协助招待。午饭期间,荷兰总监说起对中国画感兴趣,中产家小姑娘流利英语侃侃而谈,寒门学霸男低头不语。
实习结束后,他们谁被留下?用屁股想都知道。
不过呢,穷娃比中产娃,也有自己特有的优势——能吃苦:给的多,要的少。
穷娃起点低,珍惜每个机会,比中产娃更拼、能吃亏,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哪个领导会不喜欢?这是他们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优势。
这个优势都没有的话——穷娃在现代社会,真心没竞争力!所以啊,穷娃绝对不能富养!
说回中产娃,全面掌握技能教育、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这些知识看起来不实用,但却是连接上层社会的纽带。
Bing总结:
教育确确实实能够改变命运,但不要指望每一个人都能从最底层一下子飞跃到最顶层。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红利,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局限。不同阶层,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认清自己所在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利用时代红利,“因材鸡娃”、“理性鸡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