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九个月后重启降息,亚城人民在这几方面会感受到影响
近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4.25%区间。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结束了九个月的观望。
消息传出,华尔街股市短暂冲高,但很快因美联储内部的分歧而回落。这小幅降息,像是给美国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却也让普通民众——从洛杉矶的咖啡师到亚特兰大的房主——在希望与担忧间摇摆:就业会稳吗?房贷能降吗?物价还涨吗?
就业优先,通胀隐忧
鲍威尔在记者会上直言:“就业市场压力正在加大,尤其是年轻人、少数族裔,找工作越来越难。”
数据显示,失业率已攀至4.5%,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招聘放缓,解雇却未激增。投资经理Isaac Stell分析:“这次降息不是为了压通胀,而是救就业。”
美联储预测,年底失业率可能持稳4.5%,但通胀要到2028年才可能降至2%的目标。这意味着,短期内,降息或许能保住部分工作岗位,但物价高企的阴影仍在。
华尔街的反应如过山车。降息公布后,道琼斯指数一度上涨300点,但美联储“点阵图”显示,七名委员反对年内再降息,另有少数人预计10月和12月可能再降两次。
分歧导致市场震荡,股价盘中回落又反弹,投资者情绪如坐针毡。新任理事、特朗普亲信斯蒂芬·米兰主张一次性降0.5%,认为大胆刺激能提振经济;另一名委员则反对任何降息,警告通胀已53个月超2%目标,降息或火上浇油。
房贷降温,物价难消
对普通美国人,这0.25%的降息带来了微妙变化。洛杉矶的咖啡师玛丽亚·桑切斯,26岁,刚刚大学毕业,找工作四处碰壁。她在社区咖啡馆兼职,月薪仅2000美元,租房占去一半收入。“
听说降息能救就业,但我投了50份简历,还没回音,”她叹息。鲍威尔提到的“边缘群体”困境,正是她的写照。降息或刺激企业招聘,但玛丽亚们仍需等待涓滴效应。
在亚特兰大,房主陈先生一家感受更直接。他们2023年以6.8%利率贷款买房,月供2500美元。降息后,30年固定利率从6.81%微降至6.5%,月供有望省100美元。
“有点帮助,但房产税和保险费还在涨,”陈先生说。他所在的华人社区微信群里,讨论热烈:有人期待再降息,有人担心通胀推高生活成本。2024年,鸡蛋涨30%,汽油每加仑4.5美元,降息虽缓解贷款压力,却难平物价之痛。
房地产大亨格兰特·卡多恩直言:“美联储动作太慢,利率高企伤了中产和创业者。”他提到,建筑业因高利率停滞,2024年新房开工量跌15%。
特朗普总统多次呼吁利率从4.5%砍到1.5%,称能刺激消费、股市和401(k)账户,但批评者警告:大幅降息或让通胀失控,超市货架上的价格标签只会更吓人。
白宫与美联储的博弈
特朗普的影子笼罩着降息。2024年,他公开威胁起诉鲍威尔,指责持异见的理事“金融犯罪”,并加速安插亲信如米兰进入美联储。白宫希望低利率释放资金,刺激房地产和消费,但鲍威尔坚持独立性:“我们以数据为依据,非政治压力。”
这让民众如玛丽亚和陈先生陷入两难:支持大幅降息,可能换来短期甜头,但长期通胀风险谁来担?经济学家警告,白宫干预或动摇美联储公信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最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