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老印又高升 中国人应该向他们学什么

在硅谷,老印比老中混得好,这是有目共睹的。

其中的原因大家也讨论得很多。有人认为是印度的殖民文化让他们更能适应西方社会的环境,有人认为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强大和坚忍,有人认为印度的民主制度没有像中国的专制制度那样摧毁人的独立人格,也有人认为印度人的英语是母语因而有比华人更强的沟通能力。所有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也都有些隔靴搔痒。要改变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制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们在中国长大,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下了中华文化的烙印,这个烙印可能一辈子也洗不掉。即使是这些因素中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根深蒂固的语言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要把英语学好,也非下三年五载的苦功不可。因此,这些讨论和分析都让大家很心灰意冷,因为这基本上等于是说,与中国人相比,印度人就是有在硅谷取得更大成功的先天优势。我们与印度人的竞争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印度人跑在前面,赤着脚也赶不上。

但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注意到了印度人在硅谷的成功。很多别的族裔的人,包括印度人本身,也看到了印度人征服硅谷这一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Vivek Wadhwa是一个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受教育的印度人。在成功地创建了两家软件公司后,Wadhwa进入学术界从事创新、技术、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印度人在硅谷的成功也成为他的研究对象。他的研究结果与前面提到的各种分析有两点不同。第一,因为他不是华人,所以没有注意我们华人的苦恼。他的分析仅仅注重于印度人的成功,没有将印度人和中国人进行比较;第二,也许跟第一点不无关系,他关注更多的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没有太牵涉那些高深莫测的文化、传统等因素。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结果更浅显易懂,在指导人们的行动上也有更强的可应用性。

印度人在硅谷的成功,其实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印度人还被认为是只能在后台从事技术工作的工程师,不适合当经理,更不能做CEO。如果几个印度人想要为自己的公司筹款,风险投资公司通常都要把一个非印度人(通常是白人)加入他们的团队,作为团队的领导和形象带言人。当然我们都知道,这种现象今天已不复存在,印度人已经在硅谷的精英领导阶层占据了重要地位,印度CEO已经遍地开花,司空见惯。为什么印度人会有这么快的进步呢?Wadhwa认为,很简单,印度人帮助了其他印度人,不管这个“其他印度人”来自什么宗教、种姓和地域。刚开始的时候,能够打破玻璃天花板、在职场上获得较大成功的印度人只有寥寥数人,但这少数的几个人决定他们要跟后来者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他们意识到,同样作为印度人,他们在职场上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和挑战,前一代成功的印度人的经验,尤其是他们克服的那些障碍,对下一代的年轻印度人可以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这些第一代的成功企业家我们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像Sun Microsystems的创始人之一Vinod Khosla,微软的前副总裁和部门总经理 Vijay Vashee ,被称为硅谷印度黑手党教父的Kanwal Rekhi。这些最早的成功者不但像灯塔一样成为年轻一代印度工程师效仿的楷模,他们还亲自对下一代企业家和工程师们提供指导。很多这些工作是通过一些专业组织和协会来进行的,比如TiE(The Indus Entrepreneurs)。通过这些平台,老一代成功的企业家把雄心勃勃的下一代年轻人聚集起来,聆听他们的设想,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他们牵线搭桥,为他们的项目提供资金帮助。

而且这种对后进的提携和帮助并不局限于那几个大名鼎鼎的教父级人物。或许跟他们做出的表率也不无关系,这种“印度人帮助印度人”的做法也渗透到了整个印度社区中。印度人有很强的社区意识,社交活动也很频繁。除了办得热火朝天的种种专业协会外,印度人还通过很多其他社交方式,跟数量可观的其他印度人接触和交流,像婚礼、孩子的生日派对、女儿的印度舞表演会等。在所有这些活动中,相互的交流、协作、提携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对于整个社区的进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们非印度人也能观察到这种印度人互相提携和交流的现象。偶尔我们也会参加印度人的规模巨大的社交活动;周末去爬山的时候,也经常遇到三五成群的印度人,一边爬山,一边侃侃而谈网络,云,数据库。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察点则是在公司里。我们都注意到印度人很抱团,经常扎堆在一起聊天;两个说同样语言的印度人,很快就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当一个部门里有了一定数量的印度人之后,以后招进来的新人几乎全都是印度人。因为每有空缺,收到的简历就全部来自部门的其他印度人,申请者都是他们的亲戚朋友;偶尔有一两个非印度人来面试,往往也不对主持面试的印度人的胃口,最后统统被刷掉。

对于公司里印度人互相提携、有时候甚至互相包庇的做法,大家常常颇有微词。尤其是有些印度人甚至会毫无原则地启用自己的亲戚朋友,把自己的资历明显不合格的太太、弟弟用实习生或其他名义塞进公司里来,实在是有些过分。但不管这些做法是对是错,至少印证了Wadhwa的结论,也就是说,印度人帮助印度人,这是印度人征服硅谷的一个主要因素。

当然Wadhwa的研究仅仅提到了印度人帮助印度人的一些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例子。对于那些不太入流的做法,不知道Wadhwa是否了解;如果了解,也不知道他会如何评论。但不管怎么样,印度人互相帮助、互相提携,这是不争的事实,其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那些最早的成功者主动回馈社区,对自己族裔贡献巨大。通过这种成功者提携后进者的方式,虽然每一个个人不见得都得到了短期收益,但整个族裔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他们在主流社会心目中的形象,都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当整个族裔都得到提升的时候,每一个族裔当中的人都可以受益,很多过去不可想像的机会都会对这个族裔敞开大门。现在世界上的人都承认,印度人可以领导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印度人的创新能力出类拔萃。这些认识,都是印度人的宝贵财富,只会让印度人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如果我们中国人能够学习他们的这一点,我们在硅谷,或者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也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当然很多人都会指出,我们中国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丑陋的中国文化,我们永远都抱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人生哲学,尤其喜欢提防跟自己类似的人,最擅长窝里斗。指望我们和其他中国人一起互相帮助、一起进步,等于是白日做梦。但要扭转我们在硅谷的败局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把五千年的文化像沉重的躯壳一样背在身上的,把所有问题都推到中国文化身上,也没什么意思。所以,也许我们不妨把印度人的这条成功经验记在心上,在这个领域多向印度人学习。毕竟,比起改变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制度,这一条还算容易做到。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维立博客,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亚特兰大生活网 管理员

关注北美生活网,即时收取北美海外华人相关的各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生活资讯和实用信息。帮助你了解海外华人社区的各种新闻、活动,提供一个与其他同城华人随时无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