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独家专访 | 育两儿进哈佛和斯坦福,助丈夫战胜癌症(终结篇)

编者按:李俊英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13 年以前,丈夫癌症晚期, 淋巴结转移,放疗后遗症,中风, 病痛的折磨,…全家在折磨中学会感恩, 黑暗中看光明,不然无法活下去,生活是用来感恩的。我希望这篇文章的登出能给社会正能量,帮助那些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家庭和在育儿路上辛苦摸索的家长,希望你们不要放弃,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在无求中有所得,生活终将美好!”

很早就听闻咱亚城有一位育儿传奇—李俊英(Linda)老师, 在丈夫罹患癌症晚期的情况下,她将两个儿子分别送进了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光培养一个孩子进世界顶级名校已令我们钦佩不已,更何况是俩孩子?而且,大儿子Andy还曾是2009年美国佐治亚州“高中生总统奖”和“诺贝尔高中生奖”获得者(全州仅一个男生名额),小儿子Albert曾获Savanna学者艺术和写作两项金奖,刚又从15万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今年“可口可乐”奖学金和“诺贝尓高中生奖”。于是,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如无数家长一样对育儿真经的渴望,很荣幸采访到了李俊英老师。由于机会难得,在采访前我特意搜集整理了身边很多中美家长对育儿十分关心的问题,采访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我将以访谈录的形式呈现。虽然问题较多,篇幅较长,但读完后的你一定会有所感悟。

一、关于李老师家庭和孩子的介绍

请点击此处查看

二、关于择校和兴趣培养

请点击此处查看

三、关于作息习惯和家长预期

四、关于名校情结和潜能开发

请点击此处查看

五、关于孩子上名校和父母的关系

1. 您觉得孩子上名校和父母有必然关系吗?

李俊英老师:有关系但也不是必然联系。不能说你投入了就一定有成效,如果没有成效孩子该如何面对你呢?所以还是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包袱和心理压力,不要让他们觉得亏欠父母太多,不然他会感觉还起来很累。你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不指望赚回来的,我现在总是这样想:孩子是你生的但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把他带到这个社会是在造福这个社会还是祸害这个社会?你不能要求他对你无条件服从,甚至一个“不”字都不能说。他是人,具有我们拥有的一切品性,喜怒哀乐他都有,他要跟你抱怨时你也要静心地倾听。你要把他看成人格完整的个体,尊重他,当成邻居家的孩子,有问题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有时别人说我们可能最不懂的是自己的孩子,距离近并不代表你们的心也很近。有时跟孩子产生分歧时,你想说服他,他想说服,这时就会产生伤害,所以冷静一下,过后事情就会变小一点,尽量跟孩子多亲近。我们做家长的其实并不是一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我们有时工作繁忙,焦头烂额时也会抱怨。所以要多多理解孩子,宽容他们。

李老师丈夫(左)、老二Albert(中)、李老师(右)

2. 父母的教育程度对孩子读名校的影响大吗?如果父母学历很普通呢?

李老师:其实我和我先生也不是特别了不得的名校毕业。学历只是一张纸,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神圣。有时我们家人会互相调侃自嘲自己只是三流学校毕业的。呵呵~我们家把这种比较神秘的话题看得很轻松,用自嘲的方式缓解孩子的压力。我爸爸是清华毕业的,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在学历上超越他,但我爸爸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子女就不如自己。

不过我觉得我曾经学医的背景对从生理结构上分析教育孩子还是有帮助的。比如孩子青春叛逆期顶撞家长,我觉得可能并不是孩子故意的,这也和孩子生长期荷尔蒙分泌和大脑发育有关系。当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健全,再加上外界的压力和对自身期待等内外因素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孩子有时会爆发一下。所以孩子顶撞你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你或有多恨你,当他静下来时自己也会反省,但顶撞你的时刻他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其实美国的孩子,特别是好学校的孩子比中国孩子压力更大,他们活动多,机会也多,大家都想抓住机会,所以必须拼命往前奔跑。美国学生阅读的深度也是大大超于国内的,经常还要做研究 写洋洋洒洒好几页的论文,所以孩子压力是很大的,我们要多多理解他们。

矛盾一定是存在的,解决办法也不一定是完美的。有一点很适用:把自己家的孩子当成邻居家的孩子或朋友的孩子,这样他要是冒犯你了你只会觉得他不懂事,不会去计较。自己家的孩子你就会用放大镜去看他,渴求他完美。如果你把他看成社会中的一员,你要做的只是给他一些劝导,他能听多少是他的事情,这就没太大问题了。

很多朋友都说我先生患癌症时孩子都没出现精神上的问题,也没因为担心或压抑而退学实在幸运。我觉得对先生患病这件事要一分为二来看,正因为先生患重病了,所以我们把精力都放在照顾先生上而没精力跟孩子去纠结。如果孩子学习业余的东西跟我们发生了冲突,我们就说保爸爸,把精神都用来对付爸爸的病,其他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我一直在做人生的取和舍,这很不容易。

六、关于培养专注力和学习自觉性

1.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

李老师:我家老二学习就不专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刚开始是需要陪伴孩子,跟他一起学习一起读书,刚起步时家长是要引导和陪伴,之后孩子自然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当他打好了基础比你学习还快。

2.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家长有必要陪娃写作业等等吗)?

李老师:父母亲刚开始要了解你孩子在目前的年龄段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读写能力、科学、数学等基础的知识),这是父母亲需要做的功课。特别是启蒙的时候,多去图书馆、书店借书买书读;你要多安排时间和孩子一起读,要多多陪伴他。

我以前考医生执照的时候,去图书馆就把Andy带上,我就在那儿刷医生考试的题目,他就在那儿自己看书,很快乐,这就给他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会叫“书香门第”?因为书是香的,那是一种享受书香的美好感觉,让孩子爱上这种感觉很重要。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很痛苦的事。一旦孩子上道了,培养好了这种学习自觉性,家长就不用天天陪了。但刚开始的时候需要陪,要跟孩子一起读书。记住你不要让孩子感觉你在陪他,而要让他感觉你也很享受,这很重要!

我爸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给孩子讲知识的时候很耐心,一点也不枯燥。你跟孩子一起读书要装作跟他们一样不懂,很天真的样子, 我爸爸就可以做到。他作为大学教授,总在孩子面前装作不懂,经常会说“哎呀,你懂呀,那你教爷爷吧!”,你都看不出他是在装不懂,有点像老顽童的心态。但我先生会站在制高点去说“你这都不懂”。我家孩子小时候做不出题目,我爸爸会说“哎哟,我这个也不懂,我要去查一下啊,明天再跟你一起讨论” 其实他懂得很。 有时他会说“这个爷爷今天没给你讲清楚,那我们明天再温习一下”,他不会让孩子觉得尴尬,孩子跟他在一起不会有压力。

我总说自己是C学生,让孩子没有压力。老二经常跟他的小伙伴说“连我妈妈这种C 学生都能找到现在的工作,我们都没问题的,不要担心”。后来比他大的一个小伙伴对他说 “你妈说自己是C 学生是让你没有压力,你知道吗?我妈妈总说她是A学生时把我们气死了。

所以在孩子面前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特别是当孩子小时各方面不理想的时候,你说你是A学生就等于把他逼到狭缝里去生存,他会很难受的。所以刚开始你要看孩子是什么水平,然后让他感觉你是他的伙伴跟他在一个水平上,这样他就不会那么难受。

七、关于学习方法和上辅导班

1. 您觉得有什么特别适用的好学习方法吗?

李老师:我注意观察到我家老大学习,那是一种很快乐很享受的过程,不管学什么他都坚信自己学得好,这种自信心是他克服一切学习困难的法宝。学习内容是不断变化更新的,但自信心和对知识的渴望是不变的。

一生都要不断学习,不只是为了上好大学,我们还要学习做人,学习提高自己思想境界,学习跟人打交道的能力和自我解脱驾驭生活的能力等这都需要学习。一个人要对学习有渴望并享受。

2. 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呢?介于B和C之间的孩子怎么办呢?

李老师: 我也在深层次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孩子心灵的窗户没打开,有社会、家长和孩子自身这三方面原因。

明确学习的目的是最重要的,做最好的你自己是学习的目的。这是精神上的追求,你对自己一直要有这种要求。父母亲可能并不懂你,可能是虎爸虎妈,但学习是为你自己。当孩子将这种意识转化为主观能动性,他的学习动力和效率都会提升。这样被我引导过的孩子大多都取得了进步甚至像变了一个人,这样比拼命压制,强迫要好。

我曾在这些孩子身上做过试验去贯彻我的理念。我跟他们说“你现在看你读书是为了上大学,是为了父母,是为了在同学间有好感觉,但在深层次来看,这个学习是一种能力,你一生都需要用,你现在的学习是为了让今后的生活更轻松,跟光宗耀祖没有太大关系,跟你自己被别人肯定也没有太大关系,提升自己的学习习惯,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习就像吃营养品,让自己以后驾驭生活的能力更强。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不一定能通过标化考试反映出来,也不一定能通过申请大学表现出来。你现在学的东西可能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才会派上用场,那时的你会感谢你现在学到的东西。即使是十年以后才用得到的东西,但只要你不断学习,你的明天一定比今天好,你不要跟别人比,你是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是学习的最重要动力。”

3. 如果想让孩子读名校,上各种辅导班是不是有必要?如阅读、写作、数学等。

李老师:我家的老二阅读和写作都上过辅导班,他是觉得学校的阅读和写作量不够,哥哥的写作方法教得非常好。因为老大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写手,他能拿到很难获得的奖学金就是靠写作,包括拿到总统奖也是最后靠一篇文章,他在哈佛写一些经济系的论文都是A或A+,他真的很会写作。

上一些辅导班,特别是听好老师的讲座,对提高阅读和写作技巧还是很有帮助的。包括标化考试也要考一些写作,他都会告诉你怎么去写,怎么在一二十分钟内写出东西来。

数学的话,如果孩子不反感多学学没问题。如果孩子很反感我就觉得没必要去逼迫孩子学,因为他们在学校也会学到很多。

八、培养孩子的一些建议

1. 孩子学习是门门成绩平均好,还是一门成绩独秀好?

李老师:最好都好。像阅读、数学、科学等科目一般很少有孩子是某一门特别好而另外一门差的。我家老大说现在的科学和数学也都重阅读,阅读好了这两门不会差。所以阅读是基石。一门成绩独秀的话,除非能到得奥林匹克奖的程度,如果数学、科学能得奥林匹克奖那阅读也不会差,因为很多题目是要读懂了才能做,而且要读得快。

2. 要上好大学是不是要拿一堆奖牌和证书?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老师: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我家老大是拿了一些硬东西,如州里第一、全国比赛的奖励等。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标化考试、GPA、老师的推荐信、你得的奖项、领导才能,这几个方面都很重要。

3. 除书本课堂外,父母最该提升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呢?家长应如何做呢?

李老师:我觉得学习能力、接人待物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很重要。但每个孩子不一样,天资不一样,性格也不同。不能拿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孩子的短处。有的孩子很善于交际,不用教天生就会,但学习就不能那么集中。有的孩子是“宅男型”,很专注于学习但接人待物方面就没那么强。这个时候你就要肯定他的长处,提醒他注意自己不足的方面要努力提高。但你要把握分寸,不可能要求孩子尽善尽美。

我家两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不错,这跟我们刻意培养有很大关系。

4. 名校都要求孩子各项都是非常优秀,您的孩子在学校里参加了哪些社团?您觉得哪些是孩子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李老师:我家老二参加了跑步、篮球、乒乓球、报社;老大是参加百科竞赛、科学俱乐部、电脑俱乐部。电脑俱乐部是他创立的。

技能这个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看,不能把A孩子的套到B孩子身上。刚开始根据孩子的兴趣都可以试一下,然后做选择。做选择的时候要理性,你要看他的时间和精力,不能说别人会的你都要学。因为有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就是觉得轻松,如果你的孩子学得不那么轻松而你又不做出选择,你和孩子就都会痛苦的。

5. 您觉得培养孩子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平时要特别注重哪些细节?有什麼是需要堅持的?有什麼是要避免的?

李老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交流,你能够理解他,平等地对待他,包括他低谷的时候。要避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他差的时候你觉得羞愧,好的时候觉得特别荣耀。父母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他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属于这个社会而不属于我们,所以要尊重他。你对待朋友的态度应该用来对待孩子,你对朋友说错话了你还会说对不起呢!

6. 如何加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李老师:数学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很好的方法;多读一些书,通过读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写作也能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段落之间都要有逻辑联系。

7. 我们的小孩是生在美国的中国孩子,怎样来看待他对中国和美国的定位?怎样来权衡他的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怎样能有机结合?

李老师:在美国出生的孩子绝大多数思维方式都是美国式的,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个事实将会和孩子有很多冲突。虽然你的孩子会讲中文,但你要把他看成你的美国同事来相处。我们经常会给他讲一些成语让他说是什么意思,还有中华传统美德中的节俭、勤劳、感恩、助人为乐等等。他觉得你讲得挺有道理就能够吸收进去。

他的中文讲得也很好,小时候经常跟家里的老人讲中文,在家里不管他听不听得懂,都一定要坚持跟他讲中文,要给他多创造中文语言环境。不要因为他听不懂就迁就他,一两句听不懂没关系的。

8. 孩子遇到瓶颈的时候怎样去陪伴他?

李老师:小孩子有小时的烦恼,长大了也有大时的烦恼。你要学会分析最差的情况会出现什么,然后做到能坦然面对最差的情况。比如我家老二腿受伤做手术,最差的情况是可能这一学期都没法去上课了,甚至可能要休学一年。面对这种情况老二当时非常紧张。我们安慰他说“没那么糟糕,如果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陪伴你一起承受,不要相互指责。不就是一年嘛,这在人漫长的一生中不算什么,一年正好也休息一下,你也学得很累了,可能上帝觉得你太累了想让你休息一下”。最坏的跟他讲清楚了他就没那么恐惧了,这就是瓶颈的时候。他那时很难过,我们自己也很担心,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心态调整好了再去帮他调整。

所以把最黑暗的东西先想明白,自己先说服自己接受了再去帮助孩子接受。指责、埋怨没有用,偶尔换个方式活一下也不见得是坏事啊,相信天下没有白流的汗!

老二Albert在长跑比赛

9. 孩子整个高中阶段是不是都很忙?

李老师:高中阶段不光孩子很忙,家长也很忙。老二每个月一版报纸,还有各种标化考试。我经常跟很多家长说一定要有取舍,孩子是为他自己活着而不是为你,他做事情的目的是高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自我的认可。你若要他面面俱到他做不好就会自我否定,他否定了自己然后再否定你。所以一定要取舍,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别人做得好不代表他做得好,上帝给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10. 孩子胆小没主见,应如何改善?

李老师:我家老大有主见;老二小时候没主见,但高中时什么都自己拿主意。这个问题不用过度纠结,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以后会越来越有主见的。

11.您从没给孩子过多的心理压力吧?

李老师:是的,我还经常在心理上疏导他们,孩子会有他自己的压力,他们的竞争很激烈,譬如当主编就没那么容易,一个组里就有60几个孩子很善于写作。当孩子告诉你他的压力时你要帮他疏通。青春期心理问题比较多,我觉得人生一定要跟自己比,每天挑战自己,昨天做不到的今天能做到就是快乐。

我觉得心理健康很重要,即使表面阳光型的孩子也会遇到问题。所以有篇文章说学会独处的大人或孩子,他们内心的定力是很强的。有不少妈妈跟我诉苦,说很担心孩子不善于社交会太宅。后来我就跟那些孩子交流,给他们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让他们分析作者写作的角度。我觉得孩子们并不像他们妈妈所说的那样宅,孩子们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本身在想什么,做什么。如果孩子在做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只要不是发呆发傻就不要过于担心。

12. 您会拿两个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或两个孩子之间互相比较吗?

李老师:我们很少拿孩子跟别人比,他们很不喜欢,我们也很少这么做。但有时不经意间拿他们跟别人比了,他们会很敏感,反应很强烈,我们就马上打住,还要跟他们真诚道歉。家长做错了事情也要真诚道歉并及时补救。两个孩子之间也不会比,老二的兴趣和特长跟哥哥不太一样,拿来跟哥哥比是肯定行不通的。拿哥哥的东西去要求弟弟,弟弟会受不了,他会活得很累。所以我们经常会跟弟弟说“你就是你,做你自己。”

九、关于孩子叛逆期

1. 孩子在叛逆期间,家长应如何看待和处理和孩子间的问题或矛盾?

李老师:这个问题很多人问,我们自己也在经历。我家老大几乎没有叛逆期。老二有些叛逆。

我们总结了一个方法,就是要学会把最差的情况想明白,我和先生时常能坦然下来想最差能差到什么状态,如果最差的状况发生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么想就不会那么恐惧了。我觉得生活跟心态有很大关系,跟你身边的人没有关系。当你能想到最差的情况,你是否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得与失,高与低。你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

当和孩子发生矛盾,要冷静一下,让时间去解决。我先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急于说服孩子,他认为只有去说服孩子才是尽到了父母亲的职责,可你越尽职,孩子就越不领情。还不如你有时就说“我已尽我的能力了,我说服不了你了”,然后约着朋友出去散散步、看看电影、吃个饭缓解一下。孩子并不是你的一切,你把他当成你的一切,他就会把你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你只给予他生活1/5的地位,然后过好这剩下的4/5。过好了再去看那1/5,可能你不需要说什么孩子自己就想通了。

2. 如果孩子不听你们的,在你们劝说后仍然坚持他的,你们会怎么办?

 李老师:我们就让他自己去碰壁,我们也很坦然,因为我们说了没用,当他自己去碰壁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吭声了。哪怕孩子做的是蠢得要命的决定,他坚持不回头就让他自己去做,有时甚至会浪费钱,浪费时间你也让他去做。浪费钱和浪费时间表面上看是失去,最后得到的东西会比你浪费的时间和钱还值。以前只听别人说过,但后来运用到自己身上觉得很有道理。

十、关于家庭关系

1. 你们家的家庭氛围一定很和谐吧?

李老师:我们家也吵架,不过吵完后大家都谦卑下来。有时候也吵得很激烈,但我们家有个特点:虽然都是有个性的人,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都能走到一起来。 个性最强的是老大,但最先低头的也是他,因为他最想把事情做成,所以他必须低头。如果他太强了就伤害到别人,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经常要先低头。他低头的方式就是像没事似的,他不是嘴甜的那种人。但对待弟弟真是有大爱,不管弟弟怎么反对他,说他不好,他都不会计较。他还帮助弟弟学习,规划他的发展,而且弟弟还不一定领情,但只要弟弟还继续跟他一起学习,他根本不计较,他的心胸很宽广。

2. 你们家如果爆发了家庭矛盾,是如何处理的呢?

李老师:要说跟孩子之间没有矛盾也是不可能的。有时对孩子讲话尺度过了也会吵起来,但我喜欢从冲突中学习,然后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会经常反思。我觉得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在于他不做错事,而在于他做错事后能够静下来分析总结,避免下次再犯,这是做父母亲一个很大的智慧。有时孩子犯错误不要马上跟他对立来激化矛盾,而是自己先定住,平和地将矛盾解决好,然后让它过去吧,不要再纠结,双方也不要自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3. 你们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吗?

李老师:这个确实要向西方人学习,最好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我们中国人比较直率,吵架经常不分场合,但不是为了钱财,主要是教育小孩,不过吵过了就不要记恨。就如圣经上说的“当天吵架不带到第二天”,他没有说永远不吵架。吵架是避免不了的,不要记恨变成仇恨。

4. 中国家庭一般推崇慈母严父,在您家里教育孩子时是如何分工的?您建议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父母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老师:我家是先生在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可以讲道理,出现大的摩擦时就得我来讲,而且效果还可以。我一般不拘于小事,我会把小事上升到生活的哲理,然后再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有时也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但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不断升华自己的灵魂,我觉得升华自己的灵魂是生命的意义和最高目标。我会努力去工作,努力给自己创造好一点的生活条件,但如果生活很艰难,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我也会让我的灵魂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所以在教育孩子上我一般不自我折磨。我觉得当心静下来的时候看周围一切事物就会觉得很和谐,哪怕有时候孩子烦躁不安,跟你抱怨。

我在书房挂了一个座右铭:Life is for celebrating(生命是为了庆祝)。我跟先生说生活本来就是不平等,你不需要反应太强烈,好也好,坏也好,好没那么好,坏也没那么坏。好的时候不要太得意,实际上这个好不是你创造的,是神给你的,是神的大能,是他的作为不是你的作为。我也跟老二说,你能上斯坦福是神的作为,不是你的作为。我们人很渺小,都做不了这些事,是神怜悯你,在你这么困难的时候不放弃你。我现在就通过这些方式不断传达我的思想,跟他们分享我的人生观,他们现在也开始慢慢相信我说的话。

我时常也跟先生说孩子上哈佛也好,斯坦福也好,如果人家让我们去分享育儿经验,我的着眼点是我们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能有这种比较好的结果真应该庆幸,我们要用这去鼓励那些在挣扎中的人,放弃希望的人,给他们一点点信心,而不是借这个机会来招摇自己,这样我的心灵才能平静。过度高兴也是一种伤害,糟糕的时候其实有平安,福祸相依。你必须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

好也好,坏也好都跟生活共存,我一直这么想,这才是教育的精髓。你的孩子不管是笨还是聪明,你能做的就是把笨得极度的孩子变到中度,笨到中度的变到轻度,轻度变到聪明。我爸爸曾跟我说“老二就没有老大聪明,我教了他多少遍,他就在那里玩,一句都没听进去”,我就说“我的目标就是让他不要到社保的阶层去谋生,能让他有个生存的能力”。这实际上就是自我安慰,先给自己找到一个最低点,只要把最低点达到就很好啦,社保问题解决了,然后继续往前走,哈哈~现在再跟老二洗脑说“等到大学去了你会发现一大堆都是聪明得不学习就能考A的人,所以你不要惊讶,你没有那么强也没那么差”,我先给他打个预防针,不然他去了大学以后会失落。

5. 可能您对孩子的影响会远远大于您先生?

李老师:对,我先生有时候在我没时间坐下来陪孩子的时候就陪孩子看看书,提提问题,复习一下等等,尽他能力去做点事吧!你指望多了就失望大,所以指望不了太多,他自己的身体已经是泥菩萨过江,所以要有好的心态。上帝给了别人10种颜料,给你的就3种颜料,那你就用好这3种颜料画出一幅还不错的画吧。

很多妈妈自己心态没调整好,抱怨日子过得太苦了,你自己心态没调整好怎么去调整孩子的心态?孩子比先生复杂多了。先生慢慢走向老年,可孩子才十几岁,未来都是他们的,你看到他们在挣扎你难过呀!所以你真的为了大局不要计较跟先生的关系。

6. 您觉得在一个家庭中是母亲扮演慈爱的角色好还是严厉的角色好?

李老师:有六年时间是老大和爸爸都不在家,我单独作战一个人面对老二的青春叛逆期,所以红脸白脸都是我。我还是把最坏的结果想清楚了,那时我的目标就是不让老二离家出走。如果管教过严了他离家出走是谁都拉不住的,所以只要他不出走,生活还能继续就是我的目标。至于其他东西,如考试成绩等都可以慢慢再来梳理。

李老师和老二Albert

7. 您是不是觉得民主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李老师:是的,和专制家庭比起来民主的家庭氛围可能对孩子更有效一些。我们见得比较多,相对来说民主是要好一些。

8. 家里是不是要有一个人很凶,让孩子怕?

李老师:我觉得要平等,还有你的“凶”不要随便用,偶尔用一下管用,用多了孩子们就不在乎了。

有特别不可理喻的事情发生时要凶一下。但如果是得个D这种情况,你就不能凶,而要安静下来问他为什么,是怎么发生的。他得了D本身就很难过,这时你要问他“我们能谈谈吗? 是什么问题?是课没听懂?我怎么帮你?”这比你凶他一下效果要好,他会觉得做了这么难堪的事情都依然能被父母亲接受 ,他自己会觉得不好意思。当然,有时你本来计划要温和地问,结果一下按捺不住情绪就跳起来了,我们也有过这种经历,那么就要一个人红脸一个人白脸,两人要打配合。

9. 您自己也有工作,也不轻松,那您是如何平衡家庭生活、孩子的培养和自己的事业呢?

李老师:我把工作看作是生活的一种状态。尽管我自己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但我的孩子很少会看到我咆哮、抱怨。可能有时会不经意,但我一意识到马上打住。我尽量给孩子树立榜样不去抱怨。我经常会跟孩子说生活不可能永远是放松的状态,松弛有度对人生才是更完美的。教育孩子方面,我最在乎的是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没有对学校有特别高的期望和苛刻的要求。我要求他们好好学习,享受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而不是只将考一个好学校作为人生奋斗的终点。我经常跟孩子说“学到的知识会跟你一生,包括生活的技能和其他技能的发挥。而大学的好坏不能定义你,你的自信应该来源于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学校。”

人的精力很有限,精力只能用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有几件事一定不能做:抱怨、攀比、妒忌,爱虚名,爱面子,这些只会浪费精力。要时刻保持精神的平静,才能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

采访后记:

 李俊英老师告诉我,当全家得知他先生身患癌症晚期和脑梗塞,可能只能存活3-6个月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但很快李老师静下心来调整好心态,一边安慰鼓励先生,帮先生重树信心对抗病魔;一边照顾安顿好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就这样在近6年的“抗争”中,先生的病终于逐渐康复,孩子们的生活也在平稳中向前推进。走过了那段最苦难时期的李老师衷心希望她的这段经历能像黑夜中的明灯,照亮那些在生活中也遭遇挫折和痛苦的家庭,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强地克服困难,迎接光明和未来。

整个采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了7个小时,其间李老师妙语连珠,深入浅出,经常让我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之感,加上她爽朗的笑声和幽默的话语,充分展现了她过人的智慧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令我深深折服,我相信她所具备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一定也是培养出优秀孩子的重要因素。非常感谢李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并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我搜集的这么多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传经送宝,倾囊相授,着实令我受益匪浅。也衷心希望所有看完此访谈录的家长们也和我一样大受裨益。

作者采访李老师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独家约稿、原创。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溪林

不爱品茶的旅者不是好汉语教师~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