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敏:甘肃行(7) 敦煌
《甘肃寻根,丝路古道行(7)--敦煌画院和结营晚会》
---中国寻根之旅甘肃丝绸古道夏令营纪实
全美寻根协会领队 若敏
自西汉“列四郡、据两关”,又经东汉“三通三绝”,敦煌一直处于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从而成为中西方文化文明交流的中心。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而使它更加绚丽多姿,闻名遐迩的莫高窟和无数的艺术珍品向世界展现了其雄厚的艺术底蕴。在对敦煌文化艺术继承与弘扬过程中,敦煌画院应运而生。
2019年7月6号,敦煌市开始下雨。司机说,敦煌每年的降雨量很少,大家都盼着下雨,你们给敦煌带来了福气。我们以为雨不久就会停,哪里想到,雨下了一天一夜。7月6日下午,大泉河发生洪水,将敦煌通往通往莫高窟唯一一条通道的桥冲毁,断桥的视频反复地在电视上播放,当天晚上就收到通知,被告知7月7日, 莫高窟将停止对外开放。莫高窟是这次古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我们最想去的地方。我们提前一个月预定了7月7日早上8:30,最好的A 票,有导游带领,可以看8个实体洞窟,还有两部电影介绍,人算不如天算,也许老天希望团员们再次来到敦煌,此次取消莫高窟的行程,不能不让我们深感遗憾。
7月7日 早上,将原计划下午到敦煌画院体验“古法临摹壁画体验”提前到上午,期待下午莫高窟会开放。早上,还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去莫高窟的希望更加渺茫。
敦煌画院离酒店不远,不一会就到了。赵朴初题写的“敦煌画院”几个字,苍劲有力,优雅灵动。一进画院,敦煌壁画的临摹画,挂在墙上。画院的屋顶有些漏雨,不少地方都用盆子接雨,滴答滴答的雨声,让画室变得热闹起来。
敦煌画院成立于1993年,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词。自此后,敦煌画院一直植根于敦煌本土文化,以莫高窟雕塑壁画研究为背景,创新文化艺术作品为补充,不断向外传播和输送真实的敦煌艺术文化。扎实广博的专业功底和坚持传统的创作理念成为它的立院之本,成为敦煌文化研究中不可小觑的先行者。
经过25年的发展,敦煌画院已从当年的由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国内外有志研究和发扬敦煌文化之艺术群体组成的学术机构,成长为拥有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提供全方位的艺术生活服务与艺术衍生品服务的文化机构。
敦煌画院为了将敦煌文化落地、生根、发芽的任务,推出一系列文化体验性活动,让人们能够短时间、近距离、多动手的感知触摸到敦煌文化,我们这次就是来听刘老师举办敦煌文化专题讲座,所有的学生进行敦煌壁画古法临摹体验。敦煌文化,在今天的敦煌画院就能够真真切切的亲身体验到。
每人有个画稿,需要将线条刻制复印在画板上。等复印完成,就可以填色彩。有十二种基本色彩,有些颜色是需要调制的,比如肤色,需要两种颜料调制。
有些学生有创意的天赋,即将去耶鲁大学读书的Kevin,做风雨雕时,他制作的是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是野兽的雕像,这次,他画的飞天图画,美女旁边都是一些卡通人物,惟妙惟肖。他是一个情商相当高的亚裔男孩,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和打交道。这一点很值得华裔的男孩学习,他的社交能力超强。
刘老师的讲座十分精彩,刘老师的英文十分地道,字正腔圆。后来,用中文讲述的莫高窟的历史和文物发现与保护,也是环环相结,生动而有趣。营员们被那些保护莫高窟文物的人们所感动.
讲座提到最精华的莫高窟绢画和经卷在法国,最多的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她都去查过,保存得非常好。目前,要把现有的洞窟文物,将保护做到最好。
离开敦煌画院时,雨停了。蓝天白云下的敦煌,更美丽。导游联系了莫高窟,被告知路依然在抢修当中,确认7月7日 不会再开放了。带着遗憾,导游将预订票都退了。
7月7日下午,不能去莫高窟,就空出来一下午的时间。我打算出去走走,看看敦煌的大街小巷。虽然是周日,街上行人不多,导游说,敦煌市以游客为主,居民都是从事旅游的相关产业。我信步走到市中心,这里有一个反弹琵琶的大型雕塑,这是公认的敦煌市地标性建筑。这个转盘的路口,没有红绿灯,过马路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好在车辆不多,走进一个大商场内,一楼是服装和日用品,电动滚梯走向二楼,一片萧条。这里应该是敦煌市的黄金地段,可是生意看起来都不太好。网购让实体店生意难做。
回去的路上,经过一个水果摊,发现敦煌特有的李广杏,这种杏不大,甘甜,周期很短,是这里特有的土特产。品尝了一个,味道不错。但是,第二天我就要去上海,直接回美国,想到还有一大袋牦牛肉干等待消灭,就放弃了买杏子的想法。这些都不能带回美国。
酒店与敦煌的党河只有一步之遥,我走过去看看,河边的绿化和修缮都十分到位。总的感觉,敦煌游客多,居民少。
7月7日晚上7点,晚饭后举行了夏令营闭营仪式。不敢相信,10天,飞一样地过去了。由甘肃省侨联承办、甘肃芝诺研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甘肃丝绸古道营闭营仪式在敦煌举行。36名来自美国的华裔青少年相聚在敦煌润泽酒店的七楼会议室,结束了甘肃为期10天的丝绸古道“寻根之旅”。晚会由芝诺的领队老师李雪主持。
在闭营仪式现场,敦煌市委统战部侨务办公室王东升主任出席闭营仪式并致辞,他谈到,希望各位营员们能够以参加此次夏令营为契机,激发起学习和探索中华文化的兴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也希望各位营员珍惜此次夏令营的学习成果,记住自己的根,成为一名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融通中外的交流使者。
全美寻根夏令营领队黄香萍老师、学生代表李美琪和徐卓然分别代表领队和学生们发言。自由发言时间,由营员们推荐的庄西西、方语桐和张宇都介绍了夏令营的感受。
文艺表演第一个节目是赵天健和辜宇轩表演的安塞腰鼓,他们随着北卡的腰鼓学习班,专门在安塞学习,表演得十分地道,流畅和欢快。
徐卓然用一种非洲乐器,演奏了一首歌。
全美寻根夏令营的18位营员表演了《凉州词》,格外生动。
闭营仪式在欢笑中降下来帷幕,营员们纷纷在营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华夏文明八千年,丝绸之路三千里。甘肃地处祖国中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通道。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被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生态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休闲旅游的目的地”。10天的夏令营生活,丰富多彩,营员们领略了独特的西北风情,每时每刻,都让他们印象深刻。
在中国侨联的支持指导下,今年甘肃省侨联首次承接主办“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他们对这次活动格外重视和支持,此次活动在紧扣“汉语、文化、寻根”这个大的主题外,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基础知识,与国内同龄人联谊交流、参观历史文化名胜等活动,让营员全方位了解甘肃历史、文化、风光,增进对中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壮美山河、民族特色的了解。省侨联领队聂东岳老师,听到有营员生病,买不到坐票,从兰州上火车一直站到敦煌。一到敦煌,顾不上吃饭,就去探望生病的营员。
这次活动还要特别感谢甘肃芝诺研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公司的董事长蔡树军赶来参加闭营仪式。这次的活动是侨联和芝诺研学精心安排的。筹划和联系了很久,活动富有成效并且丰富多彩。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地,营员们,不仅看到了风景如画,气势磅礴的大好河山和文物古迹,还亲身体验在课堂上学习华夏文化的乐趣,亲自动手做牛肉拉面、酥油茶,学习剪纸、书法、武术、刻葫芦、风雨雕和博物馆做模型,以及敦煌古法临摹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最让学生感动的是与酒钢三中的同学面对面地交流,敞开心扉,互通友情。在草原放牧,是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感受到当地牧民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风光。
感谢中国侨联、甘肃侨联和芝诺研学,给予36位营员最好的体验。这段美好的经历,一定会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感谢侨联的徐妍丽主任,聂东岳领队,芝诺研学的蔡树军董事长,最美最辛苦的领队李雪老师,营员们都超喜欢她,感谢导游贺玉霞和章清花,还有司机马师傅,特别辛苦。那天,从嘉峪关去敦煌,司机换上了白衬衫,装扮十分齐整,我说马师傅今天不一样了,他说,今天可以回家了,穿得好点,让老婆和孩子看看。
还要感谢在兰州的摄影老师马乐刚和王昶力,负责接站和送站的任飞和张璐老师等,酒钢三中的李主任和校长,感谢领队同事黄香萍、罗蓉晖和王立蓉老师,最后,要特别感谢全美寻根协会的麦老师和李老师,让我有机会担任领队,与营员们度过一段难忘而美好的时光。
大家相约,下次再见。甘肃,是离开还念念不忘的地方。鸣沙山的驼铃,月牙泉的涟漪,祁连山上的雪峰银装,七彩丹霞的神奇瑰丽和嘉峪关的城墙,特别是热情的甘肃人和酒钢三中的学生们,长长久久地留在了全美寻根夏令营营员们的眼中和心里!
(感谢中国侨联、甘肃侨联主办、芝诺研学,全美寻根协会、全美甘肃联谊会协办此次活动)
如果想了解如何报名,如何参加寻根夏令营,请扫全美寻根协会麦老师的二维码。
(感谢芝诺研学李雪老师提供照片和资料,感谢36位营员和家长及领队老师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