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若敏:阿根廷大剧院、法国广场、女人桥

《巴塔哥尼亚4:大剧院、法国广场、女人桥》

若敏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源自《罗马假日》: 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 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读书和旅行都是我最喜欢的事。其实,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说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该是如出一辙。旅途给人一些未知的体验和感受,每次出发前,我都是心潮澎湃。

1月28日周一,阳光明媚,坐上出租车去科隆大剧院,路上车辆很多,交通拥挤,用了20多分钟,才抵达目的地。其实周六下午,我们就曾来到剧院,只是这里参观必须跟团,而且周末所有的票都售完了,可见很热门。不得已,在窗口买到周一的英文团票,10:00 AM开始参观。票价是500阿根廷元。

七月九日大街广场上的科隆大剧院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拉.斯卡拉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歌剧院”。剧院于1889年始建,1908年建成。科隆大剧院的外表宏伟坚固,却不乏浪漫优雅,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有名的建筑之一。

参观的时间一到,在一位阿根廷姑娘的带领下,我们步入了剧院大厅。大剧院二十年的建造史,颇具周折。19世纪末,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南美文化生活的圣地,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激发了意大利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Francesco Tamburini)建造一座大剧院的创作灵感。他的设想是要超凡脱俗,让世界上所有的剧院都黯然失色。

不幸的是,剧院1889年动工,雄心勃勃的建筑师1892年便离开了人世。他去世之后,他的合作者维克多·米诺(Víctor Meano)将方案修改后,继续建造。四年后,米诺不幸去世,比利时建筑师朱丽奥·多尔莫(Jules Dormal)接过了工程,才最终完成了这个项目。1908年5月25日科隆大剧院正式开幕。

科隆大剧院是按照19世纪巴黎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欧洲大剧院的传统建筑形式设计的,具有浓郁的欧洲古典剧院风格。米诺本人是这样评价这座大剧院的: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为基调,在其法国式的建筑中,加入了雍容、华丽、多样以及一种异乎寻常的超凡脱俗,此外,还兼有德国式的坚固。可谓取其精华于一身而建。

入口的正门,有高大的前廊,其廊柱、门槛、墙面、台阶、扶栏等都是雕刻精美、有着花纹的大理石。走上台阶,二楼的大理石走廊里有镶嵌着耀眼金箔的圆柱,一尊尊精美的雕塑,彩色壁画和五彩斑斓的玻璃天窗,华贵和浪漫。

红色的天鹅绒帷幕绣满了典雅的图案,大厅的穹顶装饰着著名画家劳尔·索尔迪(Raúl Soldi)的音乐舞蹈绘画作品。精致的古典家具,一排排晶莹透亮的棱形吊灯,辉煌夺目,有踏入欧洲皇宫的感觉。

走进剧场大厅,包厢的外壁熠熠生辉,脚下踏着松软的红色地毯,一派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气息丝丝入扣。我们坐在包厢里听导游讲解,虽然没有演出,但其氛围让人声临其境。

剧场呈马蹄形,周围有三层包厢、四层楼座。剧场内的主调颜色是深红和金黄。乐池可容120人并可由升降机抬高到舞台水平,供大型交响乐或交响合唱队演出使用。舞台长35.25米,宽34.5米。1931年安装了转动舞台,便于更换舞台背景。这座剧院之所以闻名,声学品质也是重要的优势,这要归功于马蹄形剧场的设计原理,它制造了完美的反射和回声,令人叹为观止。

五十分钟的参观,只走了大剧院的一部分,大剧院里面还有很多功能,有音乐学校、舞蹈学校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声乐艺术博物馆、古乐器博物馆等等,剧院庞大的地下室中,有为演出而设的服装厂、制鞋厂等等,设备一应俱全,整座剧院拥有职工约1400人左右。

许多著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都曾来此登台演出,在剧院的大廊厅【金厅】还时常举行艺术报告会和小型音乐会。这里只允许上演音乐剧,歌剧、芭蕾舞剧和交响乐。可惜1月份是剧院整修的时候,二月份才开始有交响乐的演出,期待下次能够看一场芭蕾舞或者听一场歌剧。

在参观期间有个小插曲,一对中国来的夫妻,带着2个小男孩一同参观,孩子看起来大约3、4 岁,对参观完全不感兴趣,不仅又蹦又跳,还不停地用中文大喊大叫,甚至去触摸不允许碰的文物,让我想到熊孩子一词。至到保安出面,请母亲把孩子带出去,我们才能静下心听讲解。

法国广场与酒店一步之遥,邻接着(Centro Cultural Recoleta)展览和文化活动中心。不仅中心的外墙,被粉刷成壁画,里面还有现代雕塑和绘画展览,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会、艺术展示和研讨会。我们目睹了在中心里苦练霹雳舞的青年男女。

中心的小广场上,音响地动山摇,阿根廷的青年男女们闻歌起舞,快乐潇洒。观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这些表演是他们展现自己技能的场所,表演结束时,如果愿意,可以给他们一些金钱上的鼓励。

文化中心所在的建筑是由建筑师Juan Krauss和Juan Wolf设计,而外墙和内饰的设计是由Andrés Blanqui完成,于1716年捐赠给教会,1732年才终于完工,这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随着五月革命的到来,这里变成了一所美术学校,随后在19世纪70年代,它成为穷人的庇护所。

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一任市长Torcuato de Alvear把它变成文化中心; Juan Antonio Buschiazzo创建了目前用作礼堂的小教堂。中心于1980年左右由Clorindo Testa,Jacques Bedel和Luis Benedit进行了重要的改造,从此文化中心获得新生,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们周末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Plaza Intendente Alvear是中心所在的广场,在20世纪60年代因周末集市而闻名。 参观者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如皮革制品、雕刻、饰品、熏香、精油、香料、书包、蜡烛、土著乐器、摄影作品等,应有尽有。我十分喜欢探戈舞的木刻雕塑和皮革制作的马黛尔茶杯子。

中心里的现代艺术多种多样,有一间房子铺满地毯,高低起伏,如浪花般,必须脱鞋才能进入,有不少孩子在里面嬉戏。还有好几间现代艺术的展览,其想象力让人瞠目结舌。展览和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流连忘返,至到日落时分,才走回酒店。

另外一个特别的建筑是阿根廷钢花,位于北区联合国广场花园内。2002年4月13日建成后,吸引了数百万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成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广场里孩子在草地上嬉戏,有的家庭铺上毯子,在此野餐。不远处,还有男孩子踢足球,奔跑和争抢,在阿根廷,足球渗透到男人们的血液里。

FLORALIS GENERICO, 意思是百花的代表。花朵高23米.花的直径:关闭时16米,开放时32米。花朵由6片大花瓣组成,总重18吨。 花朵的基座是一个直径44米的水池。

这朵花主要由不锈钢和铝材铸成,花朵早晚开放和关闭由人工电动控制。节日此花就不关闭。此花的设计者也是捐赠人是阿根廷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爱德华多(EDUARDO CATALANO)。设计师旅居美国多年,早已功成名就。布大的大学城,美国驻阿根廷、驻南非和纽约林肯中心的部分规划都出自其手。

旁边巨大的建筑物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法学院,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居住的酒店。

提到阿根廷的现代建筑,必须要提到女人桥。阿根廷女人桥(Puente de la Mujer)位于马德罗港(Puerto Madero)第3堤坝,由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设计的,桥长160米,横跨两岸,桥面宽6.2米,重约800吨。女人桥自1998年开始修建,花费三年耗资六百万美元,最终于2001年落成。

看过《花样姐姐》,对林志玲在女人桥上找到探戈老师的剧情印象深刻。女人桥独特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从远处看,桥身纤细婀娜,通体白色,像一个穿着白色长裙的窈窕淑女,其结构,由两条简洁的线条组成,一条横跨河的两岸,一条从桥的中央斜射出去,像一个少女舞蹈时张开的双臂,而这两条线合起来加上桥墩,形状又酷似跳着探戈的女人脚上的高跟鞋。如此浪漫的设计,符合阿根廷的特有风情。

高跟鞋”的鞋跟(桥墩)为支点作90度的旋转,可以打开桥的中央,让船只顺利穿行,可惜我们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壮观场面。女人桥是一座设计巧妙,造型精美,风格独特,有文化内涵非常独特的桥梁。

寻找女人桥费了一番周折,这一带在修路,问了好几个人,可惜会英文的人不多。拿着地图比比划划,终于找到了这个地方。静静的港口,停泊着几艘帆船,没有什么游客,不少鸽子在此觅食,游戏,弥漫着岁月静好的气息。我静静地倚着栏杆,看着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潮起潮落。

人生如同旅行,一直在寻寻觅觅,却总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其实幸福就在身边,沐浴的暖阳,家人的关怀,困难时亲友们伸出的手,以及一桩桩一件件的雪中送炭,感恩的心在清风的吹拂下,升腾、飘扬。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独家约稿、原创。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